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天可汗回忆录 > 第482章 苟利国家

第482章 苟利国家

    听着祖珽的话,崔凌怒气几乎压抑不住。

    “这么做于你有何好处?”

    祖珽一笑,道:

    “崔公不是说我贪么,既如此,贪金银是贪,贪前程也是贪。若是将崔公这国之蠹虫踩在脚下,那在下这身朝服将会换色了。”

    说完,祖珽便袖手一挥,缓缓离开了。

    崔凌怒极反笑,道:

    “好,果然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老夫倒是要看看,你这服色将会如何去换!”

    此时,崔凌身边的心腹提醒道:

    “崔公,若是祖珽真的查出什么,该如何?”

    “这小子能比宇文泰更厉害么?”

    “可万一呢?”

    崔凌摸了摸胡须,道:

    “拖!”

    “拖?”

    “入秋之后,诸部可汗汇聚上林观,到时秦王必定回长安。拖到那时,便好办了。”

    ……

    欢泰坊。

    从内城东南的宜寿里到西北的欢泰坊,祖珽费了许多的功夫。

    重要的是,他是被人连人带行李赶出来的。

    如果说内城东南的宜寿里到处充斥着公卿们那精致奢华的影子,那么金镛城旁的欢泰坊便是另一种风格。

    粗放、实用,不尚奢靡。

    魏郡公府。

    祖珽拿着一份拜帖,想要求见高欢。

    高欢本来还很高兴,有士人来拜见他这渤海高氏,可一见到是祖珽的名字,眉头就是一皱。

    高欢本不想要见,可高澄拦住了他。

    “阿爷,我看这祖珽并非善茬。你若是不见,万一他嚷嚷着不走,便不好说了。好歹见一面,弄清楚他的来意。”

    高欢面色一变,最终还是让祖珽进门了。

    祖珽进了高欢的府中,看了高欢、高澄这爷俩,心中也是震惊。

    无他,这爷俩太帅了。

    “参见魏郡公!”

    高欢挥了挥手,道:

    “祖法曹为何而来?”

    “为魏郡公而来!”

    高欢一奇,问道:

    “为我而来?”

    “魏郡公危矣!”

    这话出口,高欢忍住了要打人的冲动,问道:

    “如何说?”

    “今天下以安,全赖秦王不世之功。然社稷久蒙烽烟,黎民困苦,国之巨蠹,贪墨不法,败坏社稷之根基。魏郡公身为河北道大行台,掌河北数州之地,却全然不知,岂不危矣!”

    这关我屁事!

    高欢心中不满,可脸上还是要留出足够的尊重。

    “若非祖法曹,我庶几误矣!”

    不过高欢承认错了之后,却没有问他怎么改错,甚至都没有留他吃一顿饭。

    高欢表示,他将提供援助以外的一切援助。

    一顿好话,将他糊弄过去之后,看着祖珽远走的身影,高澄问道:

    “阿爷,他就这么走了,来此是为何?”

    “自是为了借势。”

    “借势?”

    ……

    金镛城。

    “大王,那个祖珽近来到处乱窜,不知为何?”

    侯景站在李爽身边,很是不满。

    李爽一笑,问道:

    “怎么,他没去拜见你么?”

    侯景面色一变,道:

    “臣倒不是为了这,臣只是觉得这祖珽如此乱窜,实在是有碍观瞻!”

    很显然,宇宙大将军对于祖珽拜访了一众大佬,唯独漏了他的行为很是不满。

    “他这是在借势!”

    “借势?”

    侯景听了,面色有些疑惑,却听李爽道:

    “祖珽一个外来的法曹,若不借势,如何能对付得了崔凌这般宦海沉浮的老狐狸?”

    侯景点了点头,道:

    “如此说来,这祖珽年纪轻轻,也不是善茬。”

    侯景反应过来,问道:

    “大王,那要帮他么?”

    “别急,他最后会来找你的。”

    ……

    梁郡公府。

    “主公,祖珽来了!”

    侯景刚刚回府就听王伟如此道。

    侯景一喜,道:

    “大王还真是料事如神啊!”

    说着,侯景就本能向着金镛城的方向一拜。

    “臣对大王的敬仰犹如滔滔江水,绵绵不绝。”

    王伟看着侯景如此模样,不觉得有些奇怪。

    “主公,这里也没有人,你这做给谁看啊?”

    侯景看向了王伟,摇了摇头。

    “你不懂,大王的目光无处不在。”

    “……”

    侯景日常做完了一套动作,看向了王伟。

    “让那小子进来。”

    祖珽走进了屋中,看着坐在主位摆着架子的侯景,态度谦卑接近谄媚。

    “梁郡公之威名,响彻南北,在下今日得见,实乃三生有幸。”

    “你小子挺会说话的!不过你不怕这话传出去,别人会说你谄媚么?”

    “得见梁郡公之威仪,在下心中感佩,俱是心中所言。”

    侯景听了,微微一笑,道:

    “说吧,你来找我为何?”

    “乃为崔凌贪墨一案。”

    “你找到证据了?”

    “没有!”

    侯景见如此理直气壮的祖珽,不禁笑了。

    “没证据你找我作甚?”

    “敢问梁郡公,是社稷重要,还是区区一个崔凌重要?”

    “自是社稷重要。”

    “敢问梁郡公,辽东百姓为高句丽摧残日久,是收复辽东故土重要,还是崔凌重要?”

    “自是收复辽东重要。”

    “敢问梁郡公,是梁郡公的功业重要,还是崔凌重要?”

    “那自然是我的功业……”

    侯景被这一问,本能的说了出来,可说到一半,却反应过来。

    “你何意?”

    “如此,岂能为一崔凌,而置社稷百姓以及梁郡公的功业于不顾。”

    “……”

    侯景看着祖珽,问道:

    “可你没证据啊!”

    “没证据,咱们可以编证据啊!”

    “……”

    侯景盯着祖珽,却听得他侃侃而谈。

    “梁郡公向为士人所轻,如今,真是振奋之机。若只因没有证据,就放任此贪蠹之虫祸害社稷,岂非人臣之所失。”

    侯景拍了拍大腿,道:

    “说得好啊!”

    侯景与祖珽畅谈良久,商议好了种种细节,这才依依不舍的与之分别。

    看着祖珽远去,侯景啐了一口:

    “呸,奸臣!”

    王伟一愣,道:

    “主公,那你还和他说这么久?”

    “和他聊这么久,乃是看看他有没有真才实学?这小子还真是个坏种啊!”

    “如此一来,岂不是有损主公之声名?”

    侯景嘿嘿一笑,反问道:

    “我有声名么?”

    “……”

    “本来就没有,有损什么?”

    侯景叹息,道:

    “我等忠臣,偶尔也要和奸臣携手,才能共卫社稷!”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