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我在印度当老爷 > 第259章 狗大户

第259章 狗大户

    只短短十天,苏尔电器提前备货的3万台电视机,就被抢购一空。

    销售的火爆程度不仅让新闻媒体争相报道,就连苏尔电器自己都吓了一跳。

    公司的很多管理人员想过产品会很受欢迎,但没想到会卖的这么快。

    四千卢比的家用电器绝对算是大件,结果卖起来就跟卖糖水一样,顾客都不带眨眼睛的。

    其中有一半的销量,还都是孟买这里贡献。

    作为印度最发达的城市,也是消费之都,孟买的很多商场直接来苏尔电器门口提货。

    从产线上下来的电视机刚包装好,还没进入仓库就被拉走,完完全全的供不应求。

    很多急切的消费者因为抢不到货,甚至去黑市加价买。

    印度的黑市什么都卖,越抢手的东西,就越有人倒腾。

    那些小贩连夜在商场门口排队,或是对一些小批发商威逼利诱,以期拿到更多的货源。

    原本商场里标价3999卢比的苏尔电视机,被他们喊到6000卢比。

    有人买吗?当然!

    六千卢比也比另外两家本土品牌,便宜一大截啊。

    眼瞅着商场里的货根本抢不到,有些心急的人就会去黑市买。

    贵就贵一点,谁让苏尔电视机看起来高档又漂亮呢。

    那些黑市商人为了制造更大抢购恐慌,他们还派人散布谣言,有说苏尔电视机即将断货、有说工厂遇到问题暂时要停产、有说苏尔被抓起来了

    总之各种小道消息五花八门,别说这种谣言还很有效果,有些大经销商都忍不住打电话来探听消息。

    最后罗恩不得不亲自站出来对媒体记者澄清,苏尔电器的产能马上就将实现飞跃式的提升,大家不必恐慌。

    消息报道出去后,风波总算平息。

    不仅仅苏尔电器的管理层,就连罗恩自己都小瞧了这场史上最空前的营销广告,所造成的轰动效应。

    它先利用悬念来引导舆论,接着慢慢发酵成社会热点,引起整个印度次大陆的讨论。

    在最高潮的时候,它又用最华丽的姿态揭晓答案,全称海报、热气球、电视.

    印度历史上从来没有过这种营销手段,它让每一个参与讨论的人,都成为广告的宣发人员,无死角的向整个社会渗透。

    不过最重要的是苏尔电视机的价格,对得起那句广告词。

    人人都买得起,多么美好的愿景。

    罗恩做到了,他把印度电视机的价格打到了历史最低。

    媒体歌颂他,民众称赞他,就连马邦部长也称,“苏尔先生为印度的电子工业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这波啊,这波属实是名利双收。

    3万台电视机,罗恩此时正在办公室里忙着数钱。

    “孟买这里的回款已经全部到账了?”

    “是,他们为了拿到货,全部付的是现金,一次性结清。”财务哈鲁斯回答。

    “不错,利润有多少?”

    “总计5400万卢比,孟买的3000万已经入账,其他地区会在下个月内结清。”

    十天的时间,净赚5400万卢比,很不错。

    果然,还是这种高端家电赚钱。

    得卖多少台水空调和电风扇才能有这么多的利润?完全不能比。

    “车间那里怎么说?”罗恩又问生产主管。

    “新订的7万套显像管已经到货一半,剩下的这个月内也会全部抵达。”

    “新车间的进度也盯一下,我们要趁胜追击。”

    “是。”生产主管阿尼斯恭恭敬敬的答应。

    没错,苏尔园区里新的厂房正在拔地而起。

    它们就在黑白电视机生产线的隔壁,罗恩准备打造一个产业集群。

    嗯,这件事阿希什在负责。

    “东大呢,我们订购的八条生产线什么时候到?”

    “老板,这次我们买的太多,可能要花点时间。不过已经有两条启运,本月就会开始安装,剩下的也会在半年内逐步交付。”

    阿希什最近也忙的脚不沾地,新房已经装修好了,却来不及搬进去。

    罗恩的胃口很大,一次性要买八条生产线。算上现有的两条,那就是十条黑白电视机生产线。

    当接到印度这里的订单后,东大都快笑歪了嘴。

    他们正寻求产业升级,准备淘汰落后的黑白电视机生产线。

    这些破烂货很难处理,农村市场也有饱和的时候。

    没等他们犯愁,突然冒出来个印度狗大户,妙啊。

    足足八条生产线,好几家电视机厂都盯上了这块肥肉。

    送礼的送礼,走关系的走关系,都想把手里的破烂货尽快处理掉。

    最后有关部门协调后,苏尔电器以二十五万美元的单价买走了六条14寸线,又以五十万美元的单价买走了另外两条18寸线。

    是的,苏尔电器已经准备上马18寸电视机。

    趁着印度国内市场一片大好的情况下,早点吃下更多的市场才是正理。

    这次大采购总计花了两百五十万美元,妥妥的大单。

    带工业银行行长拉詹去了趟蓝宝石后,罗恩的3亿卢比已经顺利出境。

    瑞士银行只花了三天,就把这笔钱换成了美元,效率高的出奇。

    不得不说用离岸账户来进行海外贸易真的很方便,罗恩想怎么花就怎么花。

    整个交易过程没任何审核,只要东大那里谈妥,他付钱就能发货。

    这个机制相当于绕过了印度政府,规避了所有的监管。

    正是因为如此,苏尔电器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搞定另外八条生产线。

    否则以印度政府的效率,等着吧,半年后能不能拿到手续都还两说。

    “探探他们的口风,愿不愿意提前把显现管生产线给我们。”罗恩已经在想电视机彻底本地化的事。

    “老板,按照当初的约定。我们得采购他们的显现管两年后,才能再谈生产线的技术转让。”

    “按照合同,两年我们要进口多少套显现管?”罗恩手指轻敲桌面。

    “20万套,这是最低要求。”

    “我们已经买了10万套,剩下的一半现在就给他们发传真,全部拿下。”

    “啊?”阿希什惊呆了。

    “20万套不是齐了吗?”罗恩摊手。

    “这这.”

    “跟他们谈,我们想在今年就把显像管生产线落地。”

    核心零件的供货,当然是掌握在自己手里才靠谱。

    现在罗恩可以依靠和海关的关系,对东大来的船只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以后呢,没人说的准。

    政治环境这种东西,变幻莫测,尤其是两个邻居。

    如果哪天遇到突发问题,那岂不是他的电视机工厂得停工?

    这怎么能行,印钞机生产线绝对不能停!

    按照目前的市场表现推算,一个月就能赚一亿卢比的生意,足以让罗恩花大价钱去维护。

    把显现管生产线放到苏尔园区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可以有效的降低成本。

    从东大采购20美元一个,确实便宜。

    但如果放到印度国内,规模化后只要12美元就能搞定,合计400卢比左右。

    这可以让14寸电视机的利润上升到2000卢比,太多了!

    罗恩没道理放过,更何况国产化,还可以省下贸易所用的美元。

    “老板,其他邦供货也有压力,我建议在印度多建几家工厂。”销售经理达门德拉开口。

    “哪里的需求最多?”罗恩问。

    “旁遮普邦、古吉拉特邦、西孟加拉邦,还有泰米尔邦最迫切。”

    这都是印度有名的几个富庶邦,它们有相对完善的基础设施,民众的识字率也高于平均水平。

    这样的地方确实可以考虑建分工厂,苏尔电器趁着电视机这波东风,也应该迈向全国了。

    “这件事内部先做一份规划,尽量在明年把分工厂开到几个富庶的邦。”

    “我们的园区还在建设,这样扩张压力会不会太大。”有人表示忧虑。

    “放心,以苏尔电器的名声,那些邦政府会欢迎我们的。”罗恩笑笑不以为意。

    这不是他自吹自擂,因为这次史无前例的营销,苏尔电器真的算是在全印度人面前露了脸。

    生产电视机后,他的品牌知名度比以前只卖水空调和电风扇时大得多。

    娱乐相对匮乏的年代,电视机人人都爱。

    办公室里的会议还在继续,他们主要在讨论接下来园区的车间布局问题。

    按照当初的规划,去掉办公楼、员工社区等地方,整个苏尔园区预计可以建设150条生产线。

    黑白电视机占去了十条,彩色电视机刚开始建设,以后两者必然还要再加。

    如果再实现配套的显像管等核心零件本土化,预计会有五十条左右的生产线专为电视机产业服务。

    水空调和电风扇也要继续扩张,这种电器虽然受季节影响比较明显,但也算是某种刚需产品。

    把这些全算进去,苏尔园区预留的工业区差不多就被使用了一半。

    剩下的地方怎么办?当然是继续丰富产品种类。

    罗恩的目标还是集中小家电市场,最好便宜点,大多数人能消费的起。

    在印度中产阶级没有显著的增加前,低成本的小家电更好卖。

    众人讨论的产品五花八门,从搅拌粉碎机、咖啡机、微波炉、烤箱到电饭煲,应有尽有。

    还等大家讨论出个所以然,有助理在罗恩耳边悄悄禀报,NEC的小田又来了。

    小田现在都快气炸了,他觉得罗恩是在耍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