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帕尔.杜特最近心情很坏,奥兰加巴德的工厂里又发了一起安全事故,还是当着前来考察的日本人的面。
Videocon正在和东芝洽谈更深一步的合作,野心勃勃的杜特想引进东芝的全套生产线,包括显像管、电路板、总成线在内的所有工序。
他的公司早在八九年前就成立,最开始做电子谐振器,一种收音机里的零件。
工厂逐步扩大后,又开始做自己的收音机品牌。
那是杜特第一次尝到电子消费品终端利润的甜头,他野心变得更大,开始瞄准前景广阔的电器市场。
他远赴日本去谈技术引进,说服对方投资印度。但日本厂商不信任印度政府,更对印度人能否掌握真正的技术感到怀疑。
那时候印度的政策还在延续赫努努时代的方针,进口替代、国资为主。
可口可乐的前车之鉴,让大多数技术公司都对印度市场极其谨慎。
没办法,杜特只能退而求其次,生产东芝的贴牌电视机。
其中大半零件全靠进口,Videocon能做主的只有外壳和旋钮这些无关紧要的部分。
这种畸形的生产方式,势必导致东芝在整个市场循环过程中,拥有极大的话语权。
Videocon每生产一台电视机所能赚到的利润少得可怜,最开始只有几十卢比,近两年本地化占比提高后,才突破三百卢比。
不过杜特依旧不满足,他想把电视机的每个生产环节,都掌握在自己手里。
去年苏尔电器和NEC签约时的风头,很让杜特嫉妒。
当时媒体都在说这是整套的技术引进,很快苏尔电器就将有自主生产电视机的能力。
苏尔园区作为配套的产业园,更是担负振兴孟买工业的重任。
那些光环,杜特也眼红啊。
于是受到苏尔电器的启发,杜特准备重新走技术引进这条路。
正好现在时机已经成熟,印度政府大大放宽了外资引进的审核条件。
凭借这几年为东芝做牛做马的功劳,杜特自信Videocon能拿到全套生产线的引进合约。
他计划在明年实现Videocon电视机百分之百国产化的目标,并且年产量不低于十万台。
杜特雄心勃勃,他邀请东芝的人来奥兰加巴德工厂考察。
结果就像上面说的,出尽洋相。
神奇的三哥总会在关键时候展现自己的脑洞。
一个工人在组装时,把电视机的电源接反了。后面工序测试的时候,一接电,直接爆炸。
电视机的木头外壳被引燃,惊慌失措的工人们为了灭火,噗嗤一盆水就浇了上去。
然后工厂的电路像放鞭炮一样,劈里啪啦响个不停,最后变压器在一股青烟中直接报废。
东芝的人全程目睹了这起事故,杜特一边解释这是意外,一边把工人们骂的狗血喷头,最后当场解雇了整条产线上的六十名员工。
事情很不顺利,东芝的人回去后到现在都没给杜特明确的回复。
坏事情还不止这一件,异军突起的苏尔电器突然在报纸上高调的宣布,其旗下的14寸黑白电视机销量超过五万台,并且将在两个月后推出18寸大屏幕黑白电视机。
妈的,五万台!看到这条消息的时候,杜特整张脸酸成了柠檬。
他的大雄心、大计划,也不过是在明年把电视机产量拉到十万台。
现在一转头发现,别人不到两个月就完成了一半,这还比个屁!
Videocon确实有多种电视机型号,包括数种尺寸的彩电。
但这在二十万台、三十万台的庞大销量面前,不值一提。
照目前的扩张速度进行下去,不出两年,苏尔就会统治印度的电视机市场。
最关键的是对方正在积极扩充多种产品型号,这些举措都会进一步加快他们蚕食市场的速度。
偏偏杜特没什么信心打赢对方,苏尔电视机做的太好了。
两个月前轰动全城的广告历历在目,作为同行,杜特怎么可能不关注。
几乎在第一时间,他就让公司的人搞了台苏尔电视机。
只是刚打开包装箱的瞬间,杜特就知道Videocon完全没法竞争。
无论是从做工、质量、还是价格上,他们的电视机都一败涂地。
正是因为如此,他才加快了和东芝的合作进度。
杜特已经打听过,苏尔电视的核心部件也是进口,并非报纸上说的全套技术引进。
他很好奇对方是怎么把价格做到这么低的,难不成那些狡猾的日本人大发慈悲?
杜特更倾向于苏尔电器是在打价格战,以极低的售价先抢下市场。等到对手都趴下后,再慢慢收割。
说白了就是先烧钱培养市场,在低价面前Onida和Videocon这样的贴牌商毫无优势。
杜特本来不以为意,甚至抱着看笑话的态度对待苏尔电器的折腾。
没有完全掌握生产成本的前提下,打价格战就是找死。
进口的核心零件稍微波动下价格,苏尔电器就可能撑不下去。
但苏尔电器的捷报,打破了杜特的幻想。
烧钱不是这么烧的,五万台啊,得扔进去多少卢比?
杜特想要引进东芝全套技术的决心更强烈了,只有掌握所有的核心环节,Videocon才有资格参与这场角逐。
不过这有个前提,那就是不能任由苏尔电器继续扩张下去。
Videocon需要时间,与东芝的合作,最乐观的情况,也是明年才能落实核心零件的自产。
想到这里,杜特拿起电话拨通了一个号码。
“最近怎么样,昌达尼?”
“杜特?”
“不必惊讶,Onida和Videocon虽然是竞争对手,但这不妨碍我们的友谊。”
“好吧,你有什么事?”昌达尼是Onida的老板。
“那篇报道看了吗?我是说苏尔电视机。”
“yaar~”昌达尼不动声色。
“这是一个难缠的对手,它来势汹汹。”
“你想说什么?”
“我的意思是我们不能坐以待毙,没人能做到四千卢比,在这个市场上谁都不行。”
“你有什么建议?”昌达尼其实不是很急。
因为Onida已经和日本的JVC的达成合作协议,他们也将会引进对方全套的生产线。
就是杜特梦寐以求的自主化生产,昌达尼在背地里早就领先一步,甚至从日本运往印度的货轮已经启航。
最多三个月,Onida就会组建自己的生产线,到时候昌达尼有信心把当前的生产成本削掉三成以上。
几个月的时间,Onida完全等得起。它的市场份额本就比Videocon大,占据的还是高端市场。
是的,Onida即将引进的是彩电生产线,黑白电视机在公司的利润占比并不高。
苏尔电视机看似来势汹汹,其实对Onida影响有限。他们的产品丰富多样,电视机、洗衣机、空调,应有尽有。
杜特有些不满昌达尼敷衍的态度,但还是耐着性子劝导。
“苏尔电器的东西太便宜了,也发展的太快,他们迟早会进军高端市场。”
“我知道,所以你想说什么?”
“不能让他们走的太顺,我们最好见个面,然后慢慢谈。”
“可以。”昌达尼答应下来。
“蓝宝石怎么样?那里很不错,你会喜欢的。”
“噢,”昌达尼挑了挑眉,“我听说过那儿。”
“那就这么定了,晚上见。”杜特挂断电话。
孟买是一座燥热之城,不管你身处哪个阶层,都离不开欢愉的作伴。
酒吧、舞厅、夜总会这种地方,从不缺乏大人物的光临。
人们习惯在灯红酒绿下,三言两语的达成交易。狂欢、躁动的气氛,有助于拉近双方的距离。
蓝宝石现在已经俨然成了南孟买最受欢迎的娱乐场,那里的舞女质量高的出奇,几乎没哪个印度男人能抵挡。
偏偏蓝宝石不拉皮条,舞女们是否愿意陪客人出去,全凭她们自己的意愿。
于是很多大人物为了一亲芳泽,不惜使出种种讨好的手段,只为获得某位舞女的青睐。
它和皇宫是两个极端,一个提供极致的服务,一个反过来让客人围绕姑娘们转。
各有各的情绪价值,全看你喜欢哪种。
杜特已经四十几岁,孟买的红灯区不知道逛过多少遍。
安德拉邦的女孩温柔可人,毛熊来的姑娘也出乎意料的体贴,海湾国家的应召女也不错。
还有那些矮个子,她们是什么地方的人来着?对了,菲猴。
菲猴的应召女再好不过了,什么要求都答应。不像在沙特,要找小姐难如登天。
黑人女孩也会照顾人,和她们在一起你要很绅士、非常绅士,至少要撑足三四个月,之后她们就任你索取了。
整个孟买有八百万应召女郎,各个国籍、各个肤色全都有。
外来务工人员、三轮车夫、一心想进宝莱坞的年轻人、广告模特、世界各地的水手来到孟买,寻找刺激与温存,不介意在任何隐蔽的角落发泄欲望。
他们在火车厢、车站、计程车后座、公园乃至公厕办事,海边的礁石是最受青睐的地点。
在卡特大道又或海湾大道,常可见成群男女两两交缠。他们背抵大石、面朝大海,身后的千万过客亦不妨他们亲热,因为人们看不到他们的正面,何况左右情侣皆忙于爱抚,无暇他顾。
越是陌生的人,越能激发性欲:看,阳台上有个晾衣服的女人,她刚洗过澡,湿漉漉的长发披在肩上。看,教会学校外有群女学生,她们穿着短裙,露出一截小腿.
“孟买就是一间大卧室”,经历了无数艳遇后,杜特总结出了这条真理。
不过几十年的品茶经验,把杜特的口味养的很叼。
他厌倦了温柔可人、任凭摆布的应召女,反而对那些有点脾气的舞女异常痴迷。
蓝宝石的姑娘没得说,不仅漂亮,还有学问。
她们很多都是外籍人士,带出去都有面子。
杜特最近就迷上了其中一个,他迫不及待,甚至把谈正事的地点也放在那儿。
太阳刚落山,杜特就早早来到海恩斯路,这里到处是衣冠楚楚的社会精英。
瞧,不管是哪个阶层,对欲望都很有需求。
他先进去,昌达尼大概半小时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