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尼瓦已经六十七岁,脑袋半秃,留着典型的印度胡子。
他是印人党新一代党魁,与前任瓦杰帕伊的温和作风不同,阿德尼瓦行事强硬。
为了平衡党内关系,他不顾瓦格海拉及其党羽的反对,硬是把在野的大仙重新安排到要职。
莫笛带着罗恩到他办公室的时候,阿德尼瓦正和下面的人商量印人党的选举策略。
“苏尔先生,欢迎光临古吉拉特。”待助手离开,他微笑着开口。
“这里令人印象深刻,我从艾哈迈达巴德来的路上,看到路两边摆满鲜花,新德里都没有这样的场景。”
“古吉拉特是印度的工业之邦。”阿德尼瓦自得的大笑。
从经济富裕程度看,古吉拉特邦连印度前三都不排不进。但具体到工业基础,它确实不虚马邦多少。
罗恩两句不着痕迹的奉承,可谓骚到了阿德尼瓦的痒处。
“作为光荣的印度教徒,苏尔先生是国民支援团很多年轻人的榜样。”
“荣誉归于湿婆神。”罗恩谦虚的合十双手。
“荣誉归于湿婆神!”满屋子的人重复。
得了,他忘了这是印人党的大本营,奉印度教为终极真义。
不过看得出来,以阿德尼瓦为首的高层,对罗恩印象不错。
去年的那场爆炸案,不仅让他成为孟买英雄,还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印度教徒面前露了把脸。
双方寒暄几句后,气氛变得融洽。
阿德尼瓦开始谈正事,莫笛坐在边上拿本子记录。
“苏尔电器是真正的民族品牌,你们的电视机人人都买得起。”
“这正是我们的信仰,苏尔电器的目标就是让印度人用上可靠又便宜的国产货,我爱这个国家。”罗恩大言不惭。
在立场偏右的印人党面前,当然要大谈爱国主义啊。
大名鼎鼎的国民志愿团,每天都唱国歌,你指望他们懂什么是技工贸或者贸工技吗?
“我看过孟买苏尔园区的报道,你们做的很不错。不仅解决了成千上万人的就业问题,还开拓了印度的电视机市场。现在那里的产量怎么样?”
“每个月八万台左右,到年底或许能提高到十万台。”
“不够,远远不够。”阿德尼瓦很有派头的摆手,“印度有十亿人口,你们的产量至少再扩大十倍。”
“这正是我来古吉拉特的原因,”罗恩看向大仙,“莫笛先生说服了我。”
“纳伦德拉工作做的很好,他是个诚实又有能力的人。”阿德尼瓦点头。
“古吉拉特比孟买更适合发展工业。”莫笛微笑着开口,“这里有很好的经商环境,超过百分之六十的人都读过书,人力资源丰富。”
“听起来不错,但苏尔电器能得到哪些帮助?”罗恩看他们。
印人党现在还没执政呢,想要罗恩站台,总得拿出点诚意吧。
阿德尼瓦转头低声问了几句,莫笛回答。两人嘀嘀咕咕一阵,又抬起头。
“无论是艾哈迈达巴德,还是巴罗达,地方随你们挑。苏尔电器只需支付极低的租赁价格,工厂在一天土地就永久使用。前提是缔造一个更大的苏尔园区,能提供三万个以上的就业岗位。”
“这两个城市很不错,工业设施齐备,但我想把苏尔电器放在一个港口城市。”罗恩回答。
“古吉拉特邦有一千六百公里长的海岸线,港口城市众多,这一点没问题。”阿德尼瓦立刻答应。
“我需要实地考察,这事关苏尔电器未来的命运。”罗恩没有轻易做决定。
“纳伦德拉这几天会陪你,希望你有一个好收获。”
呦,大仙亲自作陪,这待遇不错了。
罗恩起身道谢准备离开,但却被这里的工作人员叫住。
就在他疑惑还有什么事未谈时,有两名摄影干事拿着相机进来,接着咔嚓、咔嚓给几人拍合影。
罗恩和大仙也拍了几张,多是握手、微笑,相谈甚欢的模样。
大仙总是站的一丝不苟,认真对待摄影的每一个要求。
只短短小半天相处,罗恩就知道他是个清教徒式的保守派。
在接下来几天的考察中,这一点得到进一步的证实。
他和罗恩谈巴布里清蒸寺,谈牧民政策,话里话外都充满了对牧民的不信任和怀疑。
罗恩甚至在他身上看到了对暴力的幻想,仿佛这是解决冲突的唯一途径。
他的作风很死板,或者说很强硬。
难怪后来古吉拉特邦能在他手底下蒸蒸日上,这么严厉的首席部长,估计他手底下的官员都怕他。
莫笛是罗恩见到的第三个奇葩的印度人,完全脱离了阿三的刻板印象。
第一个是艾杰,大公无私的警察。第二个是“拆违大王”卡尔纳,谁的面子都不给,包括萨克雷和达乌德帮在内。
第三个就是莫迪,不近女色、禁欲,做事风格更是和普通印度官员千差万别。
陪同罗恩的这几天过程中,从没暗示过任何受贿或回扣问题,偏偏效率奇高。
难得,印度竟然还有这样的政客。
当然啦,等到他参加大选的那一天,需不需要从商人手里拿钱,那就另说了。
现在嘛,看起来不错,能力比大多数印度官员都靠谱。
古吉拉特虽然海岸线漫长,但工业设施相对完善的港口城市寥寥无几。
苏拉特最发达,不过擅长的是钻石加工,工业附加值并不是很高,赚得都是辛苦钱。
肯帕德湾对面的包加纳尔太小,难以形成规模效应。
最后唯一能入眼的只有贾姆讷格尔,它以前被称作黄铜城,有上万个铜制品作坊,大公司工业园区也有几个。
这里紧靠卡奇湾入海口,出去就是阿拉伯海,运输非常方便。
罗恩为什么非要挑一座港口城市,而舍弃艾哈迈达巴德这样工业发达的大都市?
就因为大海对面是波斯湾国家,贸易往来非常方便。
是的,罗恩想开展海外贸易了。
苏尔电器的产品完全可以卖到阿拉伯国家。
自古以来印度就和波斯湾国家保持着密切的贸易关系,很多工业品和奢侈品都出口到了对面。
就连罗恩的旅行社都是把印度劳力,送到阿拉伯海对面去。
那里的狗大户很多,绝对消费得起电视机这样的家电。
偏偏当地生产资料紧缺,除了石油外,什么都要进口。
苏尔电器不算多高档,比不过国际大牌,但普通民众更多啊。
趁着现在性价比优势,此时不出口,更待何时?
也就是孟买那里的产能严重不足,连国内需求都满足不了,要不然罗恩早就把船开到阿拉伯海对面去了。
这次古吉拉特建厂,除了为西印度地区供货外,出口也是目的之一。
贾姆讷格尔算不上多发达,但胜在地方够大,足够苏尔园区发挥。
罗恩和莫笛站在海岸线边远眺,观察着这里的航运情况。
“那里是什么地方?”他指着卡奇湾对面问。
隔的太远,只能看到朦朦胧胧的阴影。
“蒙德拉,一处正在开发的私人港口。”
“私人港口?”罗恩隐隐有些熟悉。
“对,国大党放开了限制,现在印度允许私人港口存在。阿达尼贸易公司,买下了它。”
“什么时候的事?”
“就今年,港口还没开建,预计明年才会动工。”
“所以他花多少钱买下了蒙德拉港口?”罗恩好奇。
莫笛看了他一眼,但还是回答道,“两千万美元。”
这是国大党做的交易,透露给外人,莫笛没任何负担。
“来晚了一步啊。”罗恩叹气。
两千万美元,这简直就是白菜价。那可是港口,稳赚不赔的生意。
六亿卢比,罗恩挤一挤也能凑的齐。算了古吉拉特邦太远,他在这里没什么可用的人脉。
“蒙德拉港口现在只是一片灌木丛,县内除了一座无人问津的石灰岩矿,没什么值得称道的东西。”莫笛开解他。
“你说什么?”本来有些失望的罗恩猛地一抖。
“呃,我是说蒙德拉.”
“你说那里有石灰岩矿?”罗恩打断他。
“对。”莫笛有些奇怪,他为什么关心这些。
苏尔电器和矿业扯不上什么关系吧,它们完全是两码事。
“我得去那儿看看。”罗恩立刻就下定决心。
“现在?”莫笛有些兴致缺缺。
贾姆讷格尔和蒙德拉虽然只隔了一个卡奇湾,但如果要开车过去的话,得绕行近两百公里。
最后为了节省时间,他们直接找了艘汽船,从走海路。
不到一个小时,罗恩和莫笛就踏上了蒙德拉的一个渔民小码头。
就像大仙说的那样,这里现在完全没有港口的样子。
轰隆隆的工程机械,正在推平灌木丛。工人们在平整土地,一切百废待兴。
这副忙碌的景象,让罗恩想到了北方邦水泥厂刚动工时的模样。
他和莫迪没有上前打听,准备先绕道前往海岸线东边的石灰岩矿。
只不过没等他们出发,就有一个胖乎乎的中年人,在几个助手的带领下快步走来。
“莫笛先生,欢迎光临蒙德拉,你直接告诉我让人去接你就行。”他留着标志性的印度胡子,笑起来颇具喜感。
“阿达尼,我们只是临时路过。”大仙转头介绍,“这是苏尔先生,来古吉拉特邦考察。”
“你好,阿达尼先生。”罗恩笑眯眯的上前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