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矿业改革之大功告成
林诗雅放下手中的狼毫,墨迹在宣纸上晕开一朵沉静的墨花。
侍卫低声禀报的话语,如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在她心中激起微澜。
赵侍郎,这位朝堂上守旧势力的代表,终于坐不住了吗?
她的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弧度,眼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如寒星般冷静。
她缓缓起身,素白的官袍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没有一丝慌乱。
“备轿。”她轻声吩咐,语气平静而坚定,仿佛只是在谈论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她转身,望向窗外,阳光透过树影斑驳地洒在地面上,一切都显得安宁祥和,但这安宁之下,暗潮涌动。
她知道,一场风暴即将来临,但她早已做好了准备,她要让那些试图阻挠改革的人,付出代价。
当林诗雅来到朝堂,气氛已然凝重。
工部赵侍郎慷慨激昂的声音,如同冬日里的寒风,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冷意,“……如此行事,必然会动摇国本,长此以往,国将不国!恳请陛下三思,切莫被奸佞小人所蒙蔽!”他声音洪亮,唾沫横飞,仿佛一位忠心耿耿的老臣在为国事忧心忡忡。
慕容复端坐在龙椅之上,面色平静,看不出喜怒。
他眼神深邃,如一潭古井,静静地听着赵侍郎的陈词。
林诗雅不疾不徐地走到殿中央,向慕容复行礼后,她清亮的声音,如同清泉般流入众人的耳中,“赵侍郎所言,未免太过危言耸听。改革之初,确实有困难,但绝非如赵侍郎所说,会动摇国本。”
她缓缓展开手中的奏折,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大臣,字字铿锵有力,“根据我这段时间对矿业的调研,新矿法的实施,不仅提高了产量,更改善了矿工的生活条件。我手中这份数据,足以证明矿业的改革,百利而无一害。”她将奏折呈上,其上记录着详尽的数据和实例,每一项都真实可查,有力地反驳了赵侍郎的指责。
赵侍郎脸色铁青,额头青筋暴起,他指着林诗雅,厉声喝道,“你休要狡辩!这些数据,不过是你为了掩盖真相,伪造出来的罢了!你此举,分明就是想扰乱朝纲!”
“赵侍郎,空口无凭,不如实地考察一番?”林诗雅毫不畏惧,目光如炬,直视着赵侍郎,语气中带着一丝嘲讽。
她不卑不亢的态度,让在场的众大臣都暗暗称奇。
她转头看向慕容复,眼神中充满了坚定,“臣请陛下明鉴!”
慕容复的嘴角微微上扬,”
就在此时,一直沉默不语的孙研究员突然脸色苍白的冲进殿内,慌乱地跪在地上,声音带着一丝颤抖, “陛下,林大人,属下该死,研究成果......”他的话语戛然而止,留下无尽的悬念。
孙研究员跪在地上,身子颤抖得如同风中落叶,脸色苍白如纸,汗珠顺着额头滴落,在地板上晕开一片小小的水渍。
“陛下,林大人……属下该死!新型炼矿炉的耐高温涂料……出现了一点小瑕疵……”他声音颤抖,带着一丝绝望。
殿内空气仿佛凝固,落针可闻,众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他身上。
赵侍郎眼中精光一闪,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他上前一步,厉声道:“果然如此!我就说这改革之事操之过急!如今出了纰漏,看你还如何狡辩!”他语气尖锐,带着一丝得意,仿佛已经看到了林诗雅落败的景象。
林诗雅心中一沉,一股寒意从脚底直窜心头。
她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她走到孙研究员面前,伸手扶起他,语气温和而坚定,“孙研究员,不必惊慌,慢慢说,问题出在哪里?”她的手温暖有力,给了孙研究员一丝安慰。
孙研究员抬起头,眼中充满了愧疚和自责,“新型炼矿炉的耐高温涂料,在极高温度下,会产生细微裂纹,虽然不影响即时使用,但长期来看,会缩短炼矿炉的使用寿命……”
赵侍郎闻言,更是得意洋洋,“陛下,您听到了吗?这所谓的改革,根本就是纸上谈兵!如今出了这么大的问题,还如何推行下去?”
林诗雅没有理会赵侍郎的冷嘲热讽,她目光扫过殿内众人,沉声道:“各位大人,矿业改革,并非一蹴而就之事。任何改革,都会遇到问题,关键在于如何解决问题。新型炼矿炉的涂料问题,虽然是一个挑战,但并非无法克服。我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一定能够找到解决方案。”她的声音清亮而坚定,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
她顿了顿,继续说道:“矿业改革,关系到国库收入,关系到百姓福祉,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我们不能因为一点小小的挫折就放弃,更不能因为一些人的阻挠就停滞不前。我们要有长远的眼光,要看到改革带来的长远利益。”她的语气慷慨激昂,充满了对国家未来的期许。
她转向慕容复,眼神坚定,“陛下,臣相信,矿业改革,势在必行!”
慕容复看着林诗雅,他缓缓开口,“林爱卿……”慕容复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如同金钟般回荡在朝堂之上,“林爱卿,你为国为民,殚精竭虑,朕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区区涂料小事,不足以动摇朕对你的信任。朕命工部全力配合,务必尽快解决此问题。”他一字一句,掷地有声,每一个字都充满了对林诗雅的信任和支持。
赵侍郎面色惨白,如丧考妣,他万万没想到,慕容复竟如此信任林诗雅,连给他辩驳的机会都不给。
他张了张嘴,想要反驳,却发现所有的言语都显得苍白无力。
慕容复的目光转向殿下的大臣,语气铿锵有力,“矿业改革,乃利国利民之举,朕决意推行。从今日起,所有矿山,皆按林爱卿的方案执行。若有阻挠者,朕绝不轻饶!”他的声音如雷霆般震慑着众臣,朝堂之上,无人敢发一言。
林诗雅心中一阵激动,一股暖流涌上心头。
她明白,慕容复的信任和支持,是她改革路上最强大的后盾。
她再次向慕容复行礼,声音坚定而充满力量,“臣,定不负陛下所托!”她的话语如同誓言般,在朝堂上回荡,久久不散。
退朝的钟声响起,大臣们纷纷走出大殿,议论纷纷。
林诗雅在众人的目光中,缓步走出。
阳光洒在她身上,仿佛镀上了一层金光,她身姿挺拔,如同一颗耀眼的星辰,散发着光芒。
慕容复快步走到她身边,一把将她拥入怀中,他的拥抱温暖而有力,带着浓浓的爱意和自豪,“诗雅,你做得很好,朕为你骄傲。”他的声音低沉而温柔,带着一丝难掩的激动。
林诗雅靠在他的胸膛,感受着他强有力的心跳,心中充满了幸福和甜蜜。
她缓缓抬起头,看着慕容复那双深邃的眼眸,里面充满了对她的爱意和肯定,她的嘴角不由自主地上扬,露出一个幸福的笑容,“陛下,有你在,一切都值得。”
他们的拥抱持续了很久,仿佛要将彼此融入到骨子里一般,直到侍卫的轻咳声响起,提醒着他们,这里不是只有他们两个人的世界。
慕容复轻轻松开林诗雅,眼神里带着一丝不舍。
林诗雅正要告退时,慕容复突然低声说道:“今晚,朕在御花园等你……”他的声音带着一丝暧昧,让林诗雅的心跳加速了几分,脸颊也微微泛红,她低下了头,轻声应道:“臣……遵旨……”
金色的阳光洒遍大地,照耀着焕然一新的矿区。
曾经尘土飞扬、危机四伏的矿洞,如今井然有序,安全设施齐备。
矿工们穿着崭新的工服,脸上洋溢着笑容,挥汗如雨地劳作着。
隆隆的机器声,不再是令人恐惧的死亡预兆,而是象征着进步和希望的交响曲。
产量报表上的数字节节攀升,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则断崖式下降,这一切都昭示着矿业改革的巨大成功。
林诗雅站在高高的山坡上,俯瞰着这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微风拂过,带来泥土的芬芳和机器运转的轰鸣,这声音在她耳中,如同世间最美妙的乐章。
她身后,是欢呼雀跃的矿工们,他们高举着手中的工具,用最质朴的方式表达着对她的感激和敬仰。
庆功宴上,觥筹交错,热闹非凡。
大臣们纷纷向林诗雅敬酒,赞扬她的远见卓识和魄力。
林诗雅一一回应,举止优雅得体,谈吐间充满了自信和智慧。
她身着华服,在灯火辉煌的大殿中,如同耀眼的星辰,吸引着所有人的目光。
“林大人,您的功绩,足以载入史册!”一位老臣激动地说道,他的声音微微颤抖,眼中闪烁着泪光。
“林大人,您是国家的栋梁之才!”另一位大臣也附和道,他的语气充满了敬佩。
林诗雅谦逊地笑了笑,她举起酒杯,向众人致意,“诸位大人过誉了,这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她的声音清脆悦耳,如同清泉般流淌在众人的心间。
宴席结束后,林诗雅独自一人走在回府的路上。
皎洁的月光洒在大地上,如同轻纱般笼罩着万物。
她抬头望向夜空,繁星点点,如同钻石般闪烁着光芒。
突然,她停下脚步,目光落在路边一个衣衫褴褛的小乞丐身上。
小乞丐蜷缩在墙角,瑟瑟发抖,
林诗雅的心微微一颤,她想起自己小时候也曾经历过这样的苦难。
她走到小乞丐面前,蹲下身子,轻声问道:“孩子,你叫什么名字?”
小乞丐抬起头,怯生生地看着她,眼中充满了警惕,“我……我没有名字……”
林诗雅从怀中掏出一块糕点,递给小乞丐,“饿了吧?吃点东西。”
小乞丐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接过了糕点,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
林诗雅看着小乞丐,心中思绪万千。
矿业改革的成功,让她看到了国家经济发展的希望,但也让她更加深刻地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
一个国家的发展,不仅仅在于经济的繁荣,更在于国民素质的提高。
“孩子,你想读书吗?”林诗雅轻声问道。
小乞丐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渴望,但随即又黯淡下去,“我……我没有钱……”
林诗雅的
远处,一个黑影一闪而过,一双阴冷的眼睛,正紧紧地盯着林诗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