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天不应 > 第458章 来客

第458章 来客

    多年前,齐国王宫。

    年轻的齐王侧卧于褟上,他拉下了床帘,对着帘外尚且年幼的法慧说道:

    “小师傅,开始吧。”

    法慧点点头,单手合十,一只手有节奏地敲着木鱼,徐徐诵念佛经。

    屋外长风将窗帘吹动得宛如水上波浪,一叠高过一叠,一浪打过一浪,卧于软榻上的齐王似乎惧怕这样的风声,他不安地隔着白纱质地的床帘望着窗外黑暗,很害怕那里忽然出现什么。

    但渐渐的,随着木鱼声如清泉流过小石,在寝殿之中徐徐流淌后,外面吹入的风似乎都变得小了些,齐王悸动的心脏也受房间内看不见的玄妙力量安抚,不再那般一惊一乍。

    困意很快袭来,他仍如往常一样半睁着眼盯着头顶,最折磨齐王心神的便是此刻,即便他的精神已经十分虚弱倦怠,但身体的紧张让他仍旧无法入睡,如此一直辗转反侧,直至天明。

    不过不知是那木鱼声还是诵经声起了作用,齐王今夜居然迷迷糊糊睡了一会儿,直至后半夜窗外疾风骤雨袭来之时,他才再被惊醒。

    不知是否因为太长时间没有好好休息过了,纵然只睡去了短短不到两个时辰,他醒来时竟觉得十分清爽,见法慧诵经已经停下,便侧过身子盯着法慧,不知过去了多久,他忽然对着正在敲动木鱼的法慧问道:

    “小和尚,为什么你敲木鱼的时候身上在发光?”

    法慧睁开双眸,与齐王相视之后,停下了敲动木鱼的手,用较为青涩的声音回道:

    “回殿下的话,并非小僧在发光,而是「佛轮」。”

    齐王虽是同样青涩,而且远在齐国,但对于「佛轮」之事也听说过一二,此时忽然提起,不免觉得好奇:

    “佛轮到底是什么?”

    法慧回道:

    “空性,也叫「真如」,是天地留给众生的眷爱。”

    齐王被他说的愈发迷茫,于是不在这个问题上面深究,转而道:

    “我听你们陈国的佛宗会凭借佛轮的瓣数多少而较天分高低,是否有此事?”

    法慧道:

    “是有此事。”

    齐王闻言顿时来了兴趣,他右手手肘撑起了半边身子,仔细打量着法慧:

    “法慧,你好像在佛宗很受重视,你有几瓣佛轮?”

    法慧没有正面回答齐王的这个问题,而是笑着说道:

    “小僧只修了一瓣。”

    齐王一怔。

    “为何只修一瓣?”

    法慧回道:

    “佛轮中蕴藏妙法与天地至理,一瓣已是高深莫测,小僧参悟至今只也摸到了一些浅显门道,实在是没有精力去参悟其他。”

    齐王若有所思,而后又道:

    “那你所修的那一瓣佛轮中包含了什么?”

    法慧:

    “祛邪,疗愈,清心。”

    齐王懂了:

    “所以法慧小师傅,你是在用自己的佛轮帮我?”

    法慧微微颔首:

    “正是。”

    …

    时间总会在人不注意它的时候走得很快。

    闻潮生与阿水盘坐于寺庙中修行了「妄语」一整夜,清晨闻钟声而醒时,他们甚至恍惚觉得只是过去了一瞬。

    法慧的诵经已经结束,但敲木鱼的手却还在继续,直至传响山林的钟声完全消失,他才总算停下了手里的动作。

    “幻象消失了。”

    阿水的语气带着微微的讶异。

    她仔细的打量了二人一遍,又来到了殿门口,望向外面的院子,以及正对石佛佛像的那一株红梅,阿水看了好一会儿,其实强行修习「妄语」所带来的后遗症并没有完全消失,但已经时隐时现,既能让阿水清晰分辨出真假,也不会再对她造成严重的干扰。

    对于阿水来讲,这很好,好在她不会又哪天莫名其妙直接剖开闻潮生的胸膛。

    法慧也来到了殿门口,对这二人说道:

    “二位随我去斋房吃些早茶吧,白日里就好好休息,这段时期不可再去山下吃鱼,酒尽量少喝。”

    闻潮生与阿水承应。

    历经法慧一夜的诵经洗礼,他们觉得自己身上似乎要比先前轻了些,这让原本已经开始有些自我放弃的二人忽然之间又抓住了希望的火苗,开始严阵以待。

    他们都不想死,也都有各自想要活下去的理由。

    休息到下午时分,山间徜徉在阳光之中的清脆鸟鸣将闻潮生唤醒,他起来泡了杯薄荷茶喝,喉间微凉的感觉甚好,而后闻潮生坐在院子里的阳光下晒着快要发霉的自己,觉得身遭各处暖洋洋的,没一会儿,慈心的身影出现在了院子里,见到院中的闻潮生,他惊讶道:

    “闻施主你醒了?”

    闻潮生浅抿一口温茶,对着慈心笑道:

    “睡醒了……怎么,有事吗?”

    慈心点点头。

    “法慧师兄让我过来,说有事找你,让闻施主前去佛殿一叙。”

    闻潮生想了想,问道:

    “西海镇的事?”

    慈心点头。

    “嗯。”

    闻潮生放下茶杯,起身道:

    “知道了,我这就过去,正好现在我也清醒。”

    他没想到太子爷这么快便给予了回应,由是便愈发发觉陈王与青灯寺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奇妙联系,只不过随着他赶到佛殿之后,见到的却并非是陈国的太子爷陈锦秀,而是另一个穿着红色锦衣的中年人。

    这中年人须发已然斑白,腰间系着一串已经十分陈旧的铜钱,平凡的面容下流转着说不出的贵气,可这种贵气又不同于王族的那种「恃傲」,反倒是沾着浓郁的江湖气。

    见到闻潮生来后,中年人脸上露出了和善的笑容,法慧为闻潮生介绍道:

    “这位是宋桥先生,而今天下商行「九歌」的话事人。”

    “这位是……”

    法慧还未向宋桥介绍闻潮生,后者却笑着打断他说道:

    “我认得他。”

    “书院里,我见过。”

    闻潮生闻言微微讶异,由于当时在书院黄金台上的几乎都是四国中最位高权重的王族,由是他的确没有太注意到宋桥,后者见到闻潮生略显诧异的表情,也不恼怒,缓缓道:

    “你没见过我很正常,毕竟在四国会武之中,你们才是戏台上的「角儿」。”

    “我只是一个无足轻重的旁观者。”

    顿了顿,宋桥又笑道:

    “说起来,我还要感谢你。”

    闻潮生失笑道:

    “你有什么可谢我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