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篁院,魏瑾之的书房里。
崔知行看了看魏瑾之,开门见山地说道:“安哥儿和邦哥儿不是你和小妹的亲生儿子。”
刚喝一口茶的魏瑾之听到这话,吓得直接把嘴里的茶水喷了出来。
崔知行倒是非常淡定地端起茶盏,慢悠悠地喝起茶来,好像刚才那句话不是他说的一般。
“你……”魏瑾之满目惊愕地看向崔知行,“你怎么知道?”他并没有告诉过小舅子这件事情。
“很多年前,我就怀疑安哥儿他们不是你们的孩子。”崔知行是一众兄弟姐妹中最为聪明一个,“他们的性子太不像你和小妹了。”
魏瑾之有些难以置信地问道:“就因为这,你怀疑他们不是我们的孩子?”
“你和小妹一直以来精心教导他们,不会教出心思不正的孩子,除非他们骨子里就是这样的人。”崔知行也是崔家最为冷静、最为理智的人,看事情看的非常明白,非常犀利。“而你和小妹骨子并不是这样的人,那就只有一种可能,他们不是你们的亲生孩子。”
魏瑾之听到崔知行这番话,陷入了沉默。
崔知行问道:“你是什么时候知道这两个孩子不是你们的亲生儿子?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不告诉我?这其中牵扯到什么阴谋?”
听到崔知行一系列的问题,魏瑾之苦笑了两声:“知行,这事说来话长。”
崔知行放下手中的茶盏,摆出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
“那你慢慢说。”
“这其中也牵涉到一个巨大的阴谋,魏国公府已经深陷其中,我并不想把你和崔家牵扯进来,因为太危险了。”这六年来,魏瑾之一直向妻子和岳家隐瞒此事,就是不想把他们卷入进来。
听到魏瑾之这么说,崔知行的脸色立马冷了下来,语气有些不悦:“魏瑾之,我们什么关系,你竟然说出这番见外的话来!”
“知行,就因为我们的关系,所以我更不能连累你们。”
“你要不说,我现在就去告诉小妹,安哥儿他们不是你们的亲生儿子。”说完,他就站起身,要走出书房。
“不要告诉清婉,她承受不了的。”魏瑾之也知道崔知行得知了此事,势必会追查到底,“我告诉你,但你不要告诉岳丈他们,因为这事越少人知道越好。”
崔知行重新坐了回去,板着脸说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你说清楚。”
“我也是六年前刚回到魏国公府才知道家里出了大事,说来惭愧,不是我发现,而是文哥儿和舟哥儿他们先察觉到的。”
“他们俩先知道的?”
“六年前……”
魏瑾之从六年前开始说这事,说了差不多一个时辰,把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和细枝末节告诉了崔知行。
崔知行听完后,神色震骇,半晌都没有回过神来。
“现在你知道我为什么不愿意告诉你了吧。”这六年里,每次想到这件事情,魏瑾之的心情就非常沉重。“这件事情就像一块巨石压在我的心头,压得我喘不过气来。”
崔知行回过神来,神色还是非常惊骇。
“难怪你瞒着小妹。”
“我不想吓到她,也不想她日日夜夜担惊受怕,挂念我们的亲生儿子。”知情者比不知情者更苦。他一个人苦就够了。
“不瞒你说,这些年来,我一直在暗中找你们两个亲生孩子。”自从怀疑魏逸安他们不是魏瑾之和崔氏的两个孩子起,崔知行一直在悄悄地寻找他们亲生儿子的下落,“可惜没有一点线索。”
“知行你……”魏瑾之没想到崔知行这么多年在帮他们找亲生孩子。
“你们的孩子是我的亲外甥,我当然要找到他们。”崔知行说到这里,轻叹一口气道,“难怪我找了这么多年,一点线索都没有,原来被他们藏了起来。”
“知行,谢谢你!”魏瑾之真诚地向崔知行道谢。
“你我之间不需要说谢。”
“知行,抱歉。”魏瑾之忽然非常郑重地向崔知行赔礼,“因为我的缘故,害得清婉与两个亲生儿子骨肉分离,也害得她卷入到危险中来。”
崔知行扶起魏瑾之,并抬手在他的胸口打了一拳。
“瑾之,你这么说,就没有把清婉当做你的妻子。要是她听到你这么说,会跟你生气的,以后不要再说这种见外的话。”
“我……如果当年我细心些,知道父亲的苦楚,提前知道废太子的阴谋,就能阻止母亲,然后这一切都不会发生。”如今魏国公府陷入如此境地,他和大哥都骨肉分离,都是他当年不够细心的错。“如果我当年能像文哥儿和舟哥儿这般敏锐,我就能阻止这一切的发生,可我……都是我的错。”
看到魏瑾之这么自责,崔知行抬手重重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他道:“你那个时候才几岁,又一门心思扑在读书上,没有察觉到这么大的阴谋很正常。错的不是你,而是你母亲,是她害了整个魏国公府。”他真的没想到魏国公府的老夫人糊涂到如此地步,完全不顾整个魏国公府人的死活。
“如果是文哥儿或者舟哥儿,当年一定能发现父亲病重的真实原因,是我愚钝了。”魏瑾之面露惭愧地说道,“六年前,也是他们告诉我,我才发现这件事情,我还不如两个孩子。”
“你这两个侄子的确聪慧,尤其是你的小侄子。”虽然崔知行与魏云舟他们就接触了一小会儿,但他能看出来这两个孩子都不简单。“现在听你说了这些事情后,你这小侄子多智近妖。如今入了皇上的眼,日后他的成就远在你之上。”
“这是自然。”魏瑾之从小到大都觉得自己资质一般,而魏云舟的资质却非常出众,“我一直想让舟哥儿去崔家书院读书,但他要去金陵调查废太子和赵楚两家的人,所以决定去金陵书院读书。”
崔知行神色认真道:“金陵书院是培养官员的书院,而崔家书院是培养读书人的书院。他更适合去金陵书院读书。”
“这话说的崔家书院好像没有培养出官员一样。”
“还是不一样的,你这个小侄子天生做官的料。”崔知行没有再说这事,转移话题说起他这次进咸京城的目的,“皇上叫我来修史,不仅仅是为了重修前朝的历史吧,应该还为了吸引了赵楚两家的人,顺便挑拨离间赵楚两家的关系。”
“没错,主要的目的就是承认楚家是前朝正统,而赵家不过是反贼,离间他们两家的关系。”魏瑾之一脸深意地笑道,“当年,赵家可是跟刘家一起反了楚家,你说他们两家之间没有一点嫌隙吗?”
“你向皇上提议的?”
“不是我,是皇上提出来的。”魏瑾之道,“我不过是向皇上推荐了你,只有崔家人参与到修史中,才能更引人注目,才能显示出当今圣上对前朝历史的看重,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