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军道着大胜,三军皆传喜报,那夏侯公子在侧,催军师写下功勋,言道他四世三公,奉先岂是敌手?
收拢降兵战马,镇北将军又立下大功,都传他高升在望,与兄弟久别重逢。
汉军大帐之中,尽皆是庆功夜宴,夏侯惇与夏侯渊对视无言,唯夏侯霸喜笑颜开,上前为两位长辈敬酒,今日方得尽孝于前。
其开怀而饮,仰天而笑,谓众人曰:
“我们一家人,可真厉害!”
另一边,急行军中的曹操,这两天日夜烦愁,头疼的越发厉害。
先是收到关羽发来紧急军情,报之夏侯霸夜归来投,言说夏侯惇假意降袁,多年来忍辱负重,卧薪尝胆等事。
接着又是夏侯渊赶赴轘辕关,上书关羽抗命不遵,对盟友吕布见死不救,请求军法处置他的。
然后又是关羽说夏侯渊有通袁之嫌,早生降袁之志。
诸如此类,一封又一封,两边各有道理,谁也说服不了谁,吵的不可开交。
曹操看见这些书信,一开始是惊喜的,毕竟这些年来,没有人比他更关注夏侯惇在袁营之中的境遇情报。
结合那种种古怪的处境与细节,似乎他对袁营颇为消极怠工,因此曹操也不是没有对夏侯惇降袁之事,产生过怀疑。
只是木已成舟,纵使夏侯惇并非心甘情愿,目下他深陷袁营,也无有脱身之机。
何况一切也只是他的推测,一旦他猜测失误,到时候自己这边说什么夏侯惇是被迫的,
结果身处袁营的夏侯惇为了洗清嫌疑,证明他对袁术的真心,反手就发挥积极作用,主动来杀他几员大将,泄露些曹营情报,以作投名状。
那不仅贻笑大方,还给自家找不自在不是?
是以曹操尽管存有疑虑,多年来一直压在心间。
始终坐视夏侯惇在袁营消极怠工的行为,便是最好的结果,也免得徒增事端,给自家找不自在。
直至此时,他看着关羽、夏侯渊送来的书信越来越多,其中夏侯霸所说的那些夏侯惇在袁营之中,各种行为古怪之处,皆与自己此前的调查疑点,尽数符合。
如此一来,真叫他既惊又喜,喜得是夏侯惇可能没有背叛自己!
毕竟是自小长大的好兄弟,从起兵之初,就跟随自己,一路辅佐,不离不弃。
可以说曹操宁愿相信荀彧会背叛,都不愿相信夏侯惇的背叛。
由此也可见当初第一次听说夏侯惇降袁之事,对他的打击何等之大。
当下既有了疑点,又得了实证,更有夏侯霸这个夏侯渊的儿子,亲口作证,却又教他如何不心存期待?
【若是元让回来,凭借他袁营镇北将军的身份,配合自己故意设计,里应外合。
此番袁术纵有八十三万大军,亦为操所败,犹为可尽知也!】
至于说夏侯霸会欺骗自己?
不说夏侯霸所言,都和曹营这些年调查到的夏侯惇情报相符合。
便是自己手中,还捏着他的父亲夏侯渊之性命!
贼子,若敢欺瞒,他就不怕他的父亲夏侯渊因此而死无葬身之地,由此而背上一世不孝之名?
要知道,大汉以孝治天下,已历四百载,早已深入人心。
便是吕布为朝廷大义,杀了董卓这么一个义父,都被天下人指着鼻子骂。
他夏侯霸,若是为袁术这一叛贼,而害的他父亲被牵连身死,则九州虽大,安有他容身之地?
念及至此,曹操不由嘴角噙笑,只要有夏侯渊在手
等等!夏侯渊!
想到夏侯渊已经被派去轘辕关,曹操忽得倒吸一口凉气,隐隐感觉有些不妙。
再将这一封封书信往下看,待又反复看了几遍,见夏侯霸言说要轘辕关守军配合,出城营救吕布,两面夹击袁军后。
曹操紧咬着牙,额头冷汗都下来了。
不对!不对!!!
一定有哪里不对。
巧!这一切都太巧了!
虽然是自己决定派夏侯渊奔赴轘辕关,按理来说,在自己做出这个决定之前没人能知道,也就不可能被算计。
可问题就是太巧了。
自己刚把夏侯渊派出去,要他和关羽一块,出城作战,配合吕布两面夹击袁军,以断袁术一臂。
偏偏夏侯渊刚被派过去,对面夏侯渊的儿子夏侯霸就找来了。
以夏侯惇忍辱负重为由,言说卧薪尝胆之事,还说什么袁军已经提前调查到了吕布会倒戈一击,要求轘辕关出城营救吕布,配合夹击袁军。
但你们都知道我已经曹吕联盟了,必然该想到我绝不会坐视吕布中伏身死,以至孤军奋战。
无论吕布是否中伏,只要见袁军大乱,必然会派人过去,营救也好,配合也罢,也定然会夹击袁军。
你们两个既然已经潜伏了这么多年了,一个镇北将军,一个汉王义子,明明能在将来,等我率主力到达之后,与我里应外合,大破袁公路大军八十三万,以慑天下!
何必为一必然会发生的营救吕布之事,而冒奇险,暴露身份?
为什么这么急?
是怕我到了前线,此计瞒不过我以生变数,还是为了催我心急之下,将始终不离左近的夏侯渊,调离身侧?
心念电转之间,曹操额上冷汗涔涔,他越是细思此事,越觉疑点颇多。
首先,明明曹吕联盟是他和吕布商量好的,他自己都是刚从杨修手里接过消息,远在轘辕关的夏侯霸如何就说袁军也知道了?
难道是吕布那边走漏了消息?
可这怎么可能!
什么消息走漏的能比自己这个同谋的人,收到共犯传递的消息还快?
除非袁营提前就知道:
【吕布要反!】
除非自己就不是同谋,而共犯另有其人!
定是吕布此贼,见利忘义,目光短浅,被袁术许以姻亲之好,大将军之利所哄骗。
所以提前通袁,假意弄什么曹吕联盟,实则却是要做那袁氏忠良。
是以配合袁术,以行此计,就是故意要害我,以赚泼天大功!
曹操越想越觉得有理,毕竟吕布又没有争霸天下,登基称帝的野心,兴许一个齐王,已经满足了他的胃口?
想通这一点,曹操顿觉豁然开朗!
【原来吕布也通袁!】
这一下就全明白了,为什么消息传递如此之急?
自己这边派去徐州商讨曹吕联盟的使节刚出门,吕布的使节直接已经到洛阳了!
自己这边刚从吕布使节手里收到曹吕联盟的消息,前线就传信过来,吕布已经快打到轘辕关了?
天下奇谋,唯快不破!
因为快,自己根本来不及赶过去,因此只能派出麾下行军速度最快者夏侯渊,赶赴轘辕关!
这看似是自己临时决定,旁人无法提前算计,殊不知却是一个快字逼得自己只有夏侯渊一个选择。
也因为快,导致自己眼下就算看出来有问题,也来不及应对!
夏侯渊本就是行军最快者,等自己慢吞吞的带兵过去,又或者派人快马传讯,一来一回之间,只怕轘辕关之战,早已打完,哪还来得及?
真真教人细思极恐!
这种就算看破了计策,也教人无能为力之感,实在太熟悉了!
袁术!!!
提前数年就故意让夏侯惇做出那等受制于人的违和古怪之处,引人生疑。
提前就和吕布商量好了,说什么曹吕联盟,其实是袁吕联盟,假意两面夹击,以断袁术臂膀。
实则是诱我派守军出城,要在我大军赶到之前,夺下洛阳之门户轘辕关。
故意让吕布急速行军,又提前在我之前,派出使节,紧赶慢赶,让我想要驰援轘辕关,就唯有调出夏侯渊。
又将一切事情,都安排的急急急,使事情发生变化之迅捷,比消息传递还快。
就是要赶在我主力到达轘辕关之前,将一切尘埃落定,让我即便反应过来,消息传递也来不及,只能徒呼奈何,而无能为力。
“袁公路!
操所言之阴谋论一点不差。
你果然是那个隐忍数十年,操弄天下如操偶绳的当世第一智谋!”
口中低声呢喃,曹操不由抬手抹了额上冷汗,这才悚然而惊,只觉困扰自己多日的头疼,已不药而愈。
细思极恐,再一次直面袁术,曹操终于又一次回想起来,自己当初强攻庐江,以奇袭寿春,却不断听闻:
【袁术大破荆州兵七万!尽取荆南三郡!】
【袁术大破荆州兵十万,水淹襄阳!】
【袁术威震华夏,尽取荆襄九郡,我等尽为瓮中之鳖!】
那时明明淮南近在眼前,袁术只以煌煌大势,倾轧而来,而自己无论做什么,都徒劳无益的窒息感。
这一刻,同样的窒息感再度压上曹操心头。
吕布通袁!
届时只怕不是轘辕关守军与吕布夹击袁军,而是袁吕联盟合围曹军,以破轘辕关。
偏偏刚派去的夏侯渊,又必信夏侯霸,夏侯惇之言。
甚至正如关羽所说,夏侯渊也早有投袁之意,这次便是他要赶去主导轘辕关之战,里应外合,使自己失去这座洛阳门户。
而若丢了轘辕关,没有雄关阻道,直面袁术的“八十三万”大军,自己又该如何抵挡?
一个个越来越悲观的想法,不断浮现曹操脑海,袁术之可怖诡谲,如遮天蔽日的阴影,阴霾般笼罩他心头。
怎么办?
现在再派人传命令过去,如何来得及?
难道轘辕关就
等等!
还有机会!
一遍遍看着轘辕关送来的这一封封书信,曹操的眸光死死盯在一个人名。
【关羽!!!】
关羽奏:夏侯霸久在袁营,不足为信。
夏侯渊奏:吾兄卧薪,吾儿尝胆,其忍辱负重多年,今朝正是反正覆袁之时!
关羽奏:夏侯渊因私废公,为救夏侯惇、夏侯霸,已深陷魔障,不分敌我。
夏侯渊奏:关羽对吕布怀恨在心,抗命不遵,不愿出城相助,坐视友军覆亡。
关羽:夏侯渊通袁!
【夏侯渊通袁!】
看着最后一封,上书夏侯渊通袁的书信,曹操拍案而起,连道数个好字!
“云长?云长!
还好有你,幸而有你!”
曹操目前已没有收到更新的轘辕关书信情报了,还在路上的他,更是无从分辨夏侯渊究竟是否有通袁之意。
又或者关羽到底是对吕布怀有私怨,想坐看吕布身死,还是真的看出来夏侯渊有问题了。
但这些都不重要。
在隐隐感觉袁术已经伸出了他那只无形的大手后,现在无论是吕布,还是夏侯霸、夏侯惇,轘辕关外的一切曹操都信不过。
他现在只求守住轘辕关,别等自己大军主力赶到的时候,变成自家几万人愣生生正面撞在八十三万袁军上。
“云长!
吕布小人也,你可一定要对他见死不救啊!”
“云长,操矫诏耳!
你可千万不要听我的命令,出城夹击袁军啊!”
眼看还有希望,曹操现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只希望不论是吕布,还是夏侯渊,又或是夏侯惇、夏侯霸的,都等他赶到了轘辕关再说。
届时孰忠孰奸,他自能明辨。
另一边,当吕布领着三千残骑回到琅琊,与陈宫汇合之时,却惊闻噩耗。
陈宫脸色阴沉,告他曰:
“奉先,徐州告急!”
吕布:“???”
“汉王的主力根本没去轘辕关,一切都是假的,天下人都被他骗了!
月前,他以齐王刺杀汉王义子,背叛上国,倒戈轘辕关汉军为由,发兵灭齐!”
吕布:“!!!”
吕布气的涨红了脸,破口大骂。
“他放屁!
那会子我都没到轘辕关呢!
我杀了那个见鬼的一日体验义子的事,都还没发生呢,他怎么就还能提前以此为由,伐我齐国?
无耻之尤!
难道以后但凡杀他汉国一个平民百姓,那百姓拿出张【义子体验】,我堂堂方天画戟,还斩不得了?
那岂不是临阵对敌,杀他一小兵,其掏出此卡,就是在杀汉王义子?
简直岂有此理!!!”
陈宫眼下自然没心思安抚吕布的怒火,只急言道。
“目下汉王已于沛国汇合纪灵诸将,主力就此杀入徐州。
张辽、高顺等将未必能挡,齐国破灭,恐就在眼前。
目下我等于琅琊尚有步兵三万,奉先当早做决断。”
吕布苦思良久,道了句。
“还请先生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