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敢还是不敢?”
朱允熥的声音虽然并不大,可落在此间众人的耳中,每一个字都宛如一道惊雷,振聋发聩!
而随着他的声音落下,众人也都被他那宛如千军万马般的威势给震慑住,满脸不敢置信的表情,目瞪口呆地直愣愣看着他,一时已不知天地为何物,仿佛时间都在此刻静止了。
整个天地之间。
只有那个端坐在龙书案后方的少年,能够主宰和执掌一切。
而面对朱允熥这副突如其来的打直球。
众人脑子里的念头也都在疯狂转动着,顺着朱允熥的思路往下捋……可随着他们往下捋下去。
他们每一个人都发现。
自己除了在直觉上想去相信朱允熥,当以一个理性的角度去思考朱允熥那些话之后,他们得到的结论——还是要相信朱允熥!
这位年轻的小皇帝。
他明白一切形势,知道自己身边存在的一切可能潜在的威胁,更深知自己做的「荒唐之事」会带来的后果。
是的。
他明明白白地把这件事情告诉了他们!
但他……
还是选择要做那惊天动地、惊世骇俗的事情。
如果不是他真的已经有了对付淮西勋贵的手段,他在深知一切形势的情况下又如何会自寻死路?
「一旦淮西勋贵敢闹起来,就能直接把他们摁下去的手段……会是什么?能是什么!?」
「他以一个完全不受重视的三皇孙之身,依靠淮西勋贵坐稳了皇位,他怎么可能突然之间就有了那么强横的实力和手段?」
「这怎么可能??」
所有人心里都萦绕着这样不可思议的想法,更是无比好奇,反正任他们怎么想破了脑袋,都是完全想不出个一二三来的。
但即便如此。
看着那个眼神锐利的少年皇帝,他们都知道,这样的手段和能力,八成是存在的。
再说了,他们谁也没忘记。从去年到今年以来,朱允熥创造了多少不可能之事,做成了多少别人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说什么「已经可以轻易摁下淮西勋贵」的这样的话。
换成旁人这叫满嘴胡话。
可在这位身上……那就是一切都说不准了!
正是因此。
在经历了仿佛无尽漫长的死寂过后,袁泰首先恢复了自己的身体行动能力,他口干舌燥地咽了口唾沫,褪去了眼神里那死谏的决绝、骤然震撼的不敢置信……转而变成了前所未有的坚定。
“微臣袁泰,谨遵陛下旨意!”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他接旨了,随后神色激动地高呼万岁,眼神里已然带了几分好奇和期待。
虽说他之前算是和朱允熥作对作得最多的人,被朱允熥嫌弃训斥的也最多,甚至因为朱允熥曾公然把他叉出乾清宫的事情,丢尽了脸面,收获了朝臣百官乃至乡野民间百姓口中所说的「那个被陛下叉出来的人」这一代称。
可他只是以自己忠君体国的思想去遵循本心。无愧本心,雷霆雨露,俱是君恩。
而自从朱允熥登基以来,他是一边骂着朱允熥这个皇帝,一边看着朱允熥一桩又一桩的「战绩」过来的。
而今天在此间商议的事情。
除去淮西勋贵这个大隐患之外,同样是陛下体恤天下百姓的一桩政策。
袁泰当然不再有任何顾虑——这个脏活儿,他愿意替陛下去干,粉身碎骨,在所不惜!
当袁泰坚定的声音打破了这漫长的沉寂之后,卓敬也随之被他拉回了思绪,不肯落后地拱手朗声道:“微臣卓敬,谨遵陛下旨意!万岁!万岁!万万岁!!!”
他和袁泰是一个类型的硬骨头,做起事情来倒还真是相投到一起去了,说完,二人交换了一个彼此欣赏的目光。
看到两个人脸上那激动且视死如归的样子。
朱允熥心里都不由定了定——这种需要死心眼和硬气,还一点不怕得罪人、将生死置之事外的事儿,得是他们这样的才能成。
他满意地点了点头:“好!接下来的这段时间,朕要你们分别去广东、四川两地走访、暗查。”
“一来,你们可以先对这两个地方有个大致的了解和摸底,到时候动真格地干起来,心里才会更有数一些,不至于两眼一抹黑地吃了亏。到时候行事也有章程。”
“二来,朕要你们找上一两个典型,这找出来的典型不着急立刻去查,而是到前期准备工作完成之后,由你们在早朝上提起此事,朕再以此为由头,任命你们二人为钦差,让你们彻查这两个布政使司的田产情况。”
“你们暗访和摸底的时候,朕也会给驻守这两个布政使司的锦衣卫下令,让他们配合你们。”
“你们只管放手去做,明白?”
把这两个人的思想准备工作做好之后,朱允熥也不含糊,立刻就给他们把接下来的工作也给安排好了。
他做事向来不是贸贸然一头就扎进去。
而是从开始就规划好,尽量避免后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这件事情要办,就要办得漂亮干净!如此才能让他后续更多的计划都能循序渐进、逐步落实。
当然。
这么安排的另外一个考虑,就是等神机营那边趁着这个时间继续发育,迅速上手训练,把战斗力拉到最大了。
到时候前期的调查、铺垫准备工作也做好了。
神机营战斗力也完备了。
再公然把这个政策提到明面上来……到那时候就是谁不服干谁的节奏了!
而听到朱允熥这一番安排。
袁泰和卓敬二人心中也不由定了定,看向朱允熥的目光里又多了几分激动和敬意:“是!陛下!”
“陛下思虑深远周全!微臣敬佩!”
对于朱允熥的这一番安排,至少袁泰和卓敬都完全没有找到漏洞,甚至自己二人贸然之间接到这道旨意,成为钦差大臣,该怎么把这件事情办下去、从哪里开始……其实脑子里都还是一片空白,没有太好的方向的。
毕竟这件事情属实太难办了。
可他们没想到,陛下提出的不仅仅是一个所谓的「政策」,更连政策该从何实施都早已经计划谋算好了!还一步步都那么缜密!
与此同时他们也知道。
陛下做这件事情绝不是一时兴起或是脑袋发热搞什么幺蛾子——办这事儿,他比谁都认真、比谁都深思熟虑!
詹徽和傅友文彼此交换了一个惊魂未定的眼神。
心中也都各自震撼骇然。
朱允熥扫视了下面几人一眼,转而象征性地问了一句:“诸位爱卿,可还有其他异议?”
众人立刻齐齐垂首:“陛下圣明!”
都当了这么久的君臣了,谁还不知道朱允熥问的这一句话实际上跟放屁一样?任何事情只要这小祖宗打定了主意,哪儿还轮得上他们有没有异议的?
当然,他们也的确找不出什么太大的毛病来。
朱允熥淡淡一笑,道:“看来各位爱卿果然与朕总能心意相通,哈哈哈哈。”
众人只当朱允熥这话又是放了个屁。
只老老实实拱手恭维了一句:“陛下高瞻远瞩,微臣等自然不能及陛下之万一,只能是陛下说什么便把什么事尽力做好罢了。”
对于众人这没了脾气的样子。
朱允熥颇为满意:嗯, 喜欢乱提意见的牛马不是好牛吗,少说废话多做事的牛马才是好牛马!
把第一阶段的事情安排下去之后。
朱允熥也懒得再多留他们,索性直接摆了摆手道:“今日该议的事儿便议到这里,你们便都退吧。”
众人暗暗长舒了一口气,只觉得自己身上好像有座大山被搬开了一般轻松——今天这些事儿,句句都是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再不出去透透气儿,他们觉得自己心脏病都要犯了。
几人一起行礼:“微臣等告退。”
说完,便朝大门口的方向退去。
一路无话,几人一起出了乾清宫往外走出去好大一会儿,被点名为钦差的卓敬和袁泰二人一脸干劲,相邀离去,而王应辛、秦逵二人则是朝着各自衙门分别离去。
詹徽和傅友文这时候才敢出了口大气儿,抹了把汗。
两个人脸色煞白煞白的。
好像全身上下的力气都已经全然被抽干了一般。
“呼……我想过事情可能会不小,谁知道这事儿大成这样!!?陛下他还真是……不把人折腾死都不肯罢休的主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