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重生后我只做正确选择 > 第791章 临近

第791章 临近

    腊月廿三,蓉城的天色灰蒙蒙的,晨起总见一层薄雾。

    街边腊味摊子挂得满满当当,香肠、腊肉,油光光地排开。

    柏树枝熏出的气味钻进鼻孔,教人晓得年关近了。

    青石桥市场里人头攒动,卖春联的、卖灯彩的,红彤彤一片。

    小贩不吆喝,只将金粉写的“福”字摊开,自有主顾来挑。

    妇人拎着竹篮,拣选椒麻鸡、叶儿粑,篮子里渐渐堆出小山。

    巷子深处,老茶馆照旧热闹。

    盖碗茶泡起,老友对面坐定,不讲年货价钱,只摆龙门阵。水汽氤氲里,隐约听得两句:“儿子腊月二十八回来......”

    冬日的银杏秃了枝桠,树下却有孩童放甩炮,时不时的一声“啪”。

    院墙内飘出卤水香气,谁家的锅灶正忙。

    檐下已挂起灯笼,只待除夕夜一亮。

    年味不在风中,在人身上。

    寒意渐深,浣花溪畔的别墅里却暖意融融,洋溢着等待新生命的喜悦与期盼。

    预产期一天天临近,家里的准备工作也愈发细致。

    陈默虽然看似沉稳,但安排事情却愈发周全。

    他并没有动用过于夸张的特权,而是通过华兴公司正规的渠道,联系了华西医院国际医疗部。

    当然,这里通常被称为“特需医疗部”或“国际门诊”。

    华兴蓉城研究院作为川内乃至全国的顶尖科技企业的研发基地,与华西医院这类顶级医疗机构本身就有良好的合作关系,包括员工体检、专家会诊、绿色通道等。

    陈默以集团高管家属的身份,通过公司行政部与医院国际医疗部进行了预约,为胡笳预订了产检、分娩及产后康复的一体化VIP服务套餐。

    这种方式合规合理,既享受到了更优质、更便捷的医疗资源,又避免了不必要的舆论关注。

    国际医疗部的服务包括:固定的资深专家团队(由产科主任级专家牵头)、独立的单人待产室和分娩室(LDR产房,即待产、分娩、恢复一体式)、24小时专属护士团队、优先检查通道、以及产后单人间病房和专业的月子餐配送等。

    费用自然不菲,但无论是走陈默个人的商业高端医疗保险,还是由华兴公司提供的高管医疗福利,都能覆盖绝大部分。

    这天下午,胡笳感觉宫缩开始变得规律,虽然强度还不大,但经验丰富的月嫂王姐和张新萍都判断,差不多是时候了。

    陈默立刻放下手头的工作 —— 他正在书房里与车BG的架构团队进行视频会议。

    “各位,我这边有事,会议暂停,后续方案请发邮件给我。”他言简意赅地交代完,不等对方回应便切断了连线,动作快却不显慌乱。

    他走出书房,脸上看不出太多紧张,但脚步比平时稍快了些。

    “感觉怎么样?”他走到胡笳身边,蹲下身,握住她的手,声音沉稳,目光仔细地审视着她的脸色。

    “还好,就是有点隐隐的痛,一阵一阵的。”胡笳吸了口气,努力保持微笑,冷白皮的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

    “东西都准备好了,我们现在就去医院。”陈默很快便做出决定,随即转头,“王姐,麻烦把准备好的待产包拿到车上。爸,妈,我们这就出发。小倩,你跟我们一起车。”

    “哎,好,好!”张新萍连忙应声,手脚麻利地帮胡笳穿上早就放在沙发边的厚实羽绒服。

    陈国辉则已经拿起车钥匙,“我去把车开到门口,地库冷,别让小胡吹着风。”

    陈默小心地搀扶起胡笳,王姐在一旁护着。

    家里瞬间忙碌起来,却忙而不乱,显然早已演练过多次。

    陈默的座驾是一辆新买的黑色奔驰V级豪华商务车,当前已经稳稳停在别墅门口。

    这车空间宽敞,座椅舒适,减震性能极好,正是为了应对眼下这种情况。

    陈国辉开车,陈默陪着胡笳坐在中排航空座椅上,紧紧握着她的手。

    张新萍和陈倩坐在后排,不停地安慰着胡笳。

    王姐和赵姐则开了另一辆大众车紧随其后,车上载着满满的待产物品。

    两辆车平稳地驶向华西医院。

    路上,陈默提前拨通了华西医院国际医疗部预留的联系电话。

    “您好,我是陈默,我老婆胡笳预约了贵部的分娩服务,现在已有规律宫缩,我们正在前往医院的路上,预计二十分钟后到达。”

    电话那头的护士声音专业而亲切:“好的,陈先生,我们已经收到通知。请您从急诊科旁边的国际医疗部专用通道进入,会有专人接待您和您太太。专家团队也会立刻做好准备。”

    这就是VIP服务的一部分,避免了普通急诊科的拥挤和等待。

    车子果然畅通无阻地驶入了指定的区域,一名穿着得体的护士和一名穿着西装的工作人员已经等在门口。

    工作人员迅速引导陈国辉停车,护士则推着轮椅上前。

    “胡女士您好,我是国际医疗部的护士小张,负责接待您。我们先送您去准备好的LDR产房做检查。”护士的笑容很有感染力,动作专业轻柔地协助胡笳坐上轮椅。

    陈默向父母和妹妹点了点头:“爸,妈,你们先跟王姐她们去办理一下手续,然后到产房区域的家属休息区等我。小倩,照顾好爸妈。”

    “哥,你放心。”陈倩立刻答应。

    陈默则寸步不离地跟着护士,陪着胡笳通过专用电梯,直达国际医疗部的产科病区。

    环境果然安静优雅,更像高级酒店而非医院,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消毒水味,但并不刺鼻。

    走廊宽敞洁净,人很少。

    胡笳被直接送入了一间宽敞明亮的LDR产房。

    房间布置得非常温馨,有独立的卫生间、沙发、茶几、电视,甚至还有一个小小的休息区给家属。

    医疗设备一应俱全,但都被巧妙地隐藏在暖色调的家具之后,减少了冰冷感。

    很快,一位看起来五十多岁、气质沉稳干练的女医生带着两名助手走了进来。

    “陈先生,胡女士,你们好,我是产科主任医师刘敏,也是您这次分娩的主要负责医生。

    我们先给胡女士做一下内检,评估一下宫口情况。”

    刘主任态度和蔼但语速很快,透着权威和效率。

    陈默握了握胡笳的手:“我在外面等你。”

    胡笳点点头,虽然有些紧张,但看到如此专业和周到的环境,心里也安定了不少。

    检查很快完成。

    刘主任走出来对陈默说:

    “陈先生,您太太宫口刚开两指,初产过程可能会比较长。

    我们已经安排了麻醉科医生待命,如果胡女士有需要,随时可以进行无痛分娩。

    现在建议她可以下地适当走动一下,有助于产程进展。我们的助产士会全程陪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