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双大明对比:朱元璋求我当女帝 > 第274章 另一种人生(60)

第274章 另一种人生(60)

    “怕什么?”

    蓝绫不屑嗤笑:“朕已神功大成,便是朱元璋将大明境内所有的高手都叫来,也不可能斗得过朕。退一万步说,就算他筹谋得当,真的将朱标救出大虞皇宫,并顺利回到大明,以朕的武功,也完全可以去大明皇宫走一遭,将朱标重新抓回来。还是老生常谈的那句话,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任何阴谋诡计都是没用的,他们怎么折腾都白瞎。”

    她顿了顿,吩咐道:“拿笔来,朕要将这封文书拒了。”

    凤辰奕大急:“陛下好不容易逼得朱元璋主动解除禁令,怎么能把到嘴的肉重新吐回去?”

    蓝绫笑意深深:“上赶着不是买卖,这禁令,可不是他想限制就限制,想取消就取消的。要是这么快就同意了,朕的面子往哪儿搁呢?”

    凤辰奕愣了一会儿,便即醒悟过来:“陛下是想欲擒故纵?”

    蓝绫重则点头:“没错,朱元璋疑心深重,要是答应得太痛快,他反而要怀疑这背后有算计,得狠狠拒他几次,他才懂得把朕放在眼里。”

    当朱元璋收到蓝绫拒绝的书信,气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鼻子都快冒烟了。

    马皇后见丈夫又犯浑了,赶紧跑来御书房灭火。

    朱元璋一掌重重拍下去,震得御案砰砰作响,刚泡好的热茶倾了半杯,浓浓茶香迅速弥散开了。

    “这个女人,简直得寸进尺,咱都已经退了一步了,她还是揪着不放,非但不同意解除,还嘲讽咱年纪大,脑子不好,朝令夕改,说话像放屁!”

    马皇后见他气成这样,手掌拍得通红,忙拉着他的手安抚道:“重八,你何必如此动气?当年咱们从底层一路走来,不知道受了多少委屈与窝囊气,比这个更难听的话多了去了,当时你都忍了,怎地这会子如此破防呢?”

    朱元璋气滚滚道:“咱当年是受了不少屈辱,但陈友谅也好,张士诚也罢,皆是一世枭雄,可她算什么东西,一介女流,也该踩在咱头上拉屎拉尿,简直岂有此理?”

    马皇后脸色一沉,驳斥道:“她是一介女流没错,但也是皇帝,大虞的开国之君,地位上与你平起平坐。”

    “你——”

    朱元璋一噎,如同一只打满了气的皮球,无处宣泄,气得老脸都变形扭曲了。

    说到底,还是朱元璋对女性歧视太深,打心底里没有承认蓝绫这位大虞女帝的身份。

    朱元璋咬牙道:“就算她是皇帝,也不该这样羞辱咱,她把咱当成什么人了?”

    马皇后道:“大虞与大明两国结成邦交,说好了平等交流,互通有无,你却下旨严禁女性越境,大虞女帝能建立如此非凡的功业,必定是个极有自尊、极为要强的女性,你这一纸禁令,落入女帝眼中,就是故意歧视女性,不把她放在眼里,你羞辱她在先,来而不往非礼,如今抓到机会,她肯定要回敬你一次。”

    朱元璋沉默不语,额头青筋根根暴起,怒意膨胀到了极点。

    马皇后静静道:“你要是觉得自己被一介女流羞辱了,自尊心受不了,那就直接发兵攻打大虞,就怕到时候救不出标儿,反把自己辛苦建立起来的大明江山折进去。”

    朱元璋双眼黯然,语气透着无奈:“南有大虞虎视眈眈,北有元朝余孽蠢蠢欲动,腹背受敌,战事牵一发而动全身……”

    他微微苦笑:“朕原以为做了皇帝,就可以为所欲为,没想到即位之初,被江南士绅狠狠下了面子,这会子又冒出一个大虞女帝来打朕的脸,开国之君当成这样,也是够憋屈的。”

    马皇后叹道:“你这算什么?看看汉高祖刘邦,建立大汉王朝,却被匈奴人困在白登山,最后不得不采纳陈平的计策,重金贿赂匈奴阏氏,让阏氏从中劝说,又派人去匈奴和亲,双管齐下,这才解了白登山之困,世上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每个人都有自己无可奈何,帝王将相,贩夫走卒,又有哪一个真的能顺心如意?”

    她温柔地抚着朱元璋的肩膀,轻声道:“忍一时之气,争千秋之胜,大丈夫能屈能伸,小不忍则乱大谋啊!”

    朱元璋浑身一震,叹道:“妹子,你总能在关键时刻说出让咱舒心的话来。”

    随即,他重重一哼,冷冷道:“也罢,为了咱俩的标儿,忍上一回又何妨?等把标儿救出来,再详细掌握大虞的情报,朕定要派大军灭了大虞,将这个嚣张得没边儿的女人抓来游街示众,否则难消咱心头之恨。”

    次日,又一封请求解禁的文书,从金陵发出,送往大虞媓都。

    蓝绫收到之后,轻轻瞥了两眼,又给拒了。

    朱元璋不死心,又发了一封,蓝绫还是拒了。

    如此这般,再发再拒,朱元璋语气一次比一次软,言辞一次比一次诚恳,又在两国边境贸易税收上做出了不少让步。

    直到第五封文书送到,蓝绫才勉为其难同意了朱元璋的请求,下旨解除。

    两大王朝解除禁令的消息,以极快的速度,迅速传遍了天下。

    扬州。

    由于两淮盐务和京杭大运河的双重加持,这里自古以来都是烟柳繁华地、富贵温柔乡。

    有诗云:“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

    扬州这地儿,聚拢千年之富,这里的商人也是最会钻营捞金的。

    去年大明与大虞正式建交,开放贸易,互通有无。

    这群商人犹如鲨鱼闻血,一下子嗅到了商机。

    事实证明,他们的感觉没错,边境贸易,蕴藏着巨大的商机。

    起初,这群商人只是浅尝辄止地试了试水,谁知竟大赚了一笔,这让他们倍感惊喜。

    于是,他们不远万里来到云南,通过边境,进入大虞考察,攫取新的商机。

    结果这一去,这群商人们就不想回来了。

    原因很简单,女帝统治之下的大虞太好了。

    尤其是对他们这些商人来说,好得简直像生活在天宫一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