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下义乌,破桐庐,兵临宁波城。
日军海军陆战队义川支队受海军军部指示撤往舟山。
使本就兵力紧缺的宁波驻防司令部更加无兵可用。当松井石根和畑俊六得知海军在102集团军还未抵达之时就撤往舟山,一时气得除了拍桌子也拿他们没有办法。
知道宁波十有八九是守不住了,毕竟远水救不了近火,海军那帮马路显然只想隔岸观火,至于共同对抗秦晋和102集团军,那就别指望了。
松井石根经过再三考虑,与其让宁波守备部队被秦晋消灭,不如直接让他们退过杭州湾,回到浙北加强嘉湖防线。
松井石根面对秦晋和102集团军这次的汹涌澎湃,其实心里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
当初他趁102集团军军残兵痞之际,出动几十万大军席卷整个浙江,如今秦晋兵强马壮,非要在浙江找回面子,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浙南山区日军从补给到作战都不擅长,加之秦晋一战偷袭得手,以三十万的军威直接给守军打出了心理阴影。他如果不能够在正面回应中让二三线的守军看到102集团军也不是什么不可战胜之军,那么现在他做再多也没用。
毕竟自己的部队不敢战,从先天上就已经输了一半。
他和畑俊六已经做好连杭州都丢失的准备,与其让他们一刀一刀的消耗自己的有生力量,还不如主动收缩防线,以空间换时间,让第3师团,第9师团,第11师团,第13师团,第16师团在湖州,嘉兴,海宁一线构筑防线。
一则正面抵抗102集团军的进攻,且寻找作战机会扳回一阵,二则还是防备秦晋的102集团军兵入上海和北上突袭南京。
不然也不用连调5个主力师团过来镇场子。
事情果然如松井石根自己预料的那般,5月7日下宁波,8日丢失绍兴,同日被浙27军攻破临安,9日秦晋亲率12万主力夺走杭州城以及周边地区。
一时间102集团军兵锋锐不可挡,势如破竹之势让所有观望者都心惊胆战。
毕竟日军二三线守备部队再差,可也比华夏的绝大多数部队强些,入伍前好歹都是有过军事训练的学生兵,地方军组合而成。
可如今在102集团军的兵锋下,7天就丢了浙江80%的土地和90%的城池,这就确实有点让人觉得匪夷所思了。
倒是日军陆军高层和海军高成觉得这个战绩很符合秦晋,在没有充足的准备,相当的主力部队做对抗的前提下,海陆军高层默认秦晋和102集团军这个战绩为常规操作。
海军也看懂了松井石根的意图,主动收缩兵力,把防线退到湖嘉海地区。
除了确实主力部队没到之外,更多的未尝没有让出杭州湾,给海军施压的意思。
毕竟我把杭州湾大部分陆地控制区域让给了102集团军,为了上海的安全,上面必然要做全面的防守。
可我陆军只守陆地,这总没问题吧,至于102集团军会不会横渡杭州湾直接兵围上海,那就不关我的事了。
而且陆军收缩防线,集中兵力的最大优势就是控制住了交战区域,原本日军守备部队广布整个浙江,秦晋30万大军砸进来,就像一个有力的拳头一拳砸在不能握拳收回来发力的手掌上。
除了被动外,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
如今他们主动收缩,退出广袤的山区和丘陵地带,就相当于把伸出去的手收了回来,握拳蓄力于一点,不管你强不强,反正我有出拳的机会了不是。
即便秦晋和102集团军的攻势势如破竹,我集中起来的力量起码能够拖到主力部队过来。
而且从原来防守一省的力量到现在只防短短的一条线。
不管是补给还是兵力调动,都可以做到快准狠!
秦晋没有在杭州止步,仅在杭州休整一天就东出收回江东码头,以及北部德清地区。
萧子楚也没有闲着,在临安扎下军指挥部后,就果断出兵宁国,安吉地区,于5月11日全面拿下江苏宁国,浙北安吉周边百余里区域。
直到12日秦晋前锋主力在桐乡与日军藤田进师团第3师团交锋一日不下,这才收住了攻势。
日军藤田进中将率第三师团三万五千人在桐乡以炮兵为主要打击,步兵深挖壕沟,引春雨之水灌之,迫使前锋部队的机械化部队不得深入,又使骑步兵与两翼广设拒马,雷区和铁蒺藜。
从而迫使汽车,战马,步兵皆无法绕行穿插于其后。
整个第3师团以南北纵向构建防线,北翼有山室宗武的第11师团,南翼有中岛今朝吾的第16师团,皆以同样的防御手段抵抗102集团军前锋部队的进攻。
五月的天,说变就变,日军对天气的利用可以说是天作之合。
才在阵前几里挖出纵横交错的沟渠,连着几天春雨,直接让原本平阔的田野成了一片湿地。
如此一来别说汽车过不去,就是人和战马,只要一踏入,深一脚浅一脚,一脚踩进半个身子,你还怎么出来?
秦晋面对鬼子这一招也很无奈。
原本打算一鼓作气打通苏沪。
可是现在别说桐乡的前锋,上海的鬼子六也传来情报,整个江苏和上海都在重要的军事地带广挖沟渠。
很显然,日军是想利用江南多雨的这个特点来迟滞他的进攻。
而且苏浙战场,离江苏和上海就只有一步之遥,不管是兵员还是补给,都是家门口的事。
很显然松井石根是决定在家门口和秦晋对峙下去了。
秦晋虽然手里有无数的石料,可总不能每一支部队打仗都让自己亲自去前线给他们铺路吧。
这明显就不现实。
如今不过是回头把杭州到义乌再到闽中的运输线铺成石基路面就需要秦进不少的时间。
更何况他哪里有那么多分身到各个战场去为汽车骑步兵开路?
面对连绵不断的梅雨,秦晋在硬化完前线到杭州的路面后,也只能选择放缓攻势。
两军除了一天不定时的打上几轮炮外,基本很少再有大规模步兵冲锋的场景出现。
萧子楚那边更艰难,拿下了江苏的宁国后,畑俊六就跟守财奴一样,生怕秦晋的部队转移重心往他江苏进攻。
直接调派近15万二三线部队在苏西地区广布沟壑地雷。
一场春雨后,鬼知道哪里有深坑,哪里有地雷,浙27军也不得不开始收缩攻势,把目标转移到浙北长兴方向为主要进攻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