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 > 第414章 孩儿杨杲,拜见义父

第414章 孩儿杨杲,拜见义父

    杨林进入木屋之中。

    众人皆是稍显忐忑的等着,他们不知道里面的具体情况。

    马展倒是显得颇为平静,木屋之中并未传来什么响动,应该没什么问题。

    就算里面真有陷阱,以杨林的实力,也不至于连一点消息都传不出。

    也不知过去多久。

    一直紧闭的木门,终于是被缓缓打开,有两道身影从中走出。

    但走在前面的并非是杨林,而是一个只有七八岁的少年。

    在少年脸上,浮现出些许不安之意,他看向前方众人,最终目光落到马展身上。

    至于杨林,则是跟在少年侧后方,神色无比淡然。

    马展正想要开口,里面发生了什么事,这少年也就是杨杲,却是直接拜倒在地。

    这一幕,直接将在场众人看呆了,他们皆是始料未及,就连马展自己亦是瞠目结舌,没有反应过来。

    随即,杨杲恭声说道:

    “孩儿杨杲,拜见义父!”

    义父?

    听到杨杲对马展的称呼,所有人都懵了,这位可是堂堂赵王,是如今大隋最有资格继承皇位的人啊。

    竟然称马展为义父,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刚开始时,马展也觉得是不是自己听错了,但缓了一会,他终于是回过神来,眼中带着疑问看向杨林。

    他可不记得自己什么时候多了这个儿子,那杨杲此刻所为,必然和杨林有关。

    果然,当杨林感受到马展的视线,便是与之对视,微笑着说道:

    “展儿,本王本就是陛下皇叔,如今算来,你和陛下本就是同辈,既然殿下有意拜你为义父,你就收下他吧!”

    马展不是傻子,听到杨林的劝说,以及如今天下局势,他很快明白了杨林用意。

    要知道在枣阳之时,马展就曾说过,希望杨林登基继位,统领天下。

    如今大隋分崩离析,需要一个英明神武的君王,才能稳住局势。如果再来一个杨广,大隋有几条命都不够祸祸的。

    但以杨林的性格,自然不可能答应此事,便是与马展说定,等迎立新君之后,由杨林为摄政王统筹大局。

    这可以说是马展的底线了。

    如果杨林三言两语,就想让马展替新君效力,无疑有些异想天开。

    尤其是马展有着横扫天下的实力,他的决定完全可以改变天下局势。

    不出意外的话,杨林方才单独进去,就是为了和杨杲说此事。

    让杨杲拜马展为义父?

    为了大隋的稳定,杨林当真是煞费苦心了。

    其实马展也能理解杨林的顾虑,但想到杨林用此法算计他,想要将他绑定在杨杲身上,他仍旧是有些不忿。

    如果他真想做什么,所谓的义父义子关系,根本不值一提。

    在这瞬间,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马展身上,等待着马展的回答。

    杨杲乃是杨广幼子,虽然身份尊贵,却不经世事,他看着沉默的马展,竟是一阵惴惴不安,心情颇为忐忑。

    如此过了好一会,马展口中吐出一口浊气,他缓缓说道:

    “既然父王开口,儿臣自不会拒绝,殿下不必多礼,快起来吧!”

    杨林又说道:

    “展儿,既然你愿意收殿下为义子,称呼上何必如此生疏,叫他杲儿就好。”

    杨杲也是配合的说道:

    “杲儿拜见义父。”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马展又能如何,他上前将杨杲扶了起来,说道:

    “也好,杲儿你起来说话。”

    ——

    莫名之间,马展就多了个义子,但他脸上并没有太多欣喜之色,反而是面色微肃。

    众人踏上归途,往江都城而去。

    原本杨林就在为立谁为新君而头疼,现在找到了杨杲,倒是不必顾虑此事。

    接下来,杨林必然是要准备杨杲登基事宜了,虽然事急从权,无需大张旗鼓,但该有的规矩还是要有的。

    正所谓国不可一日无君,在杨广死后,皇位已经空缺了一段时间,虽然现在消息还没有传来,但各地肯定会发生动乱。

    杨林对此早有预料,他并没有什么侥幸之心。他很清楚,想要让天下稳定,恢复大隋的统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这件事没有这么简单。

    走在路上。

    杨林亦是看到了马展的异常。

    作为此事的始作俑者,杨林怎会不明白马展的心思呢,不知不觉间,他们父子间已经产生间隙。

    有的时候,真的很令人无奈。

    杨林自然是相信马展,但他身为大隋靠山王,关系到大隋的存亡,又岂能掉以轻心?

    万般思绪浮现,杨林便是下定决心,等回去之后,再找马展开诚布公的谈一谈。

    江都城,夜幕。

    在府衙中。

    马展得到杨林命令,赶到此处,他看着前方杨林,微微拱手道:

    “儿臣拜见父王!”

    看着马展淡然的神色,杨林不禁有些唏嘘,他喃喃说道:

    “展儿,你心中是不是在责备本王?”

    马展自然明白杨林的意思,他也没有含糊其辞的意思,摇了摇头道:

    “儿臣不怪父王,父王身为大隋靠山王,身上的担子本就不是其他人能够想象的。”

    杨林轻叹一声,虽然马展说得轻松,但心中的纠结已是显而易见。

    很快,杨林直接站起身来,他缓缓向着马展走去,说道:

    “其实你想得没错,本王让殿下拜你为义父,确实是想要拉近你们的关系,让你日后维护殿下,维护我大隋的利益。

    但是,本王可以保证,本王从未怀疑你的忠心,本王之所以这样做,终究还是为了日后大隋的稳定。”

    马展稍显愕然,他没有回话,而是等着杨林后面的话。

    很快,杨林接着说道:

    “先前在枣阳城,你我父子交心,便是谈论过此事,你的担心不无道理,未来我大隋想要稳定,需要的是一位明主。

    赵王殿下虽然并非痴傻之辈,但等他坐上皇位之后,又有谁能够知道,他是否会和陛下那般好大喜功,穷兵黩武呢?”

    讲到此处,杨林又是一阵无奈,杨广的所作所为,让大隋从一个盛世,变得现在这般支离破碎,实在令人不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