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杨林回过神,他继续说道:
“在这种情况下,你想让本王摄政,统领大局,倒也合情合理。
可是本王如今的身体,终究是大不如前了,就算让本王摄政,又能坚持多久呢?”
讲到此处,杨林郑重看着马展,说道:
“如果有朝一日,本王不在了,又该如何是好,谁能保障是大隋的安定?
到那一天,哪怕展儿你不求功名利禄,只想安定度日,是否会因为功高盖主,威震天下,而引起天子猜忌。
如此一来,展儿你纵然无心权势,恐怕也会迫不得已走上那条路。本王也相信,你有足够的能力执掌天下。
而这……正是本王不想看到的局面。”
马展哑口无言,他没想到杨林如此坦诚,直接将他心中想法说了出来。
或许马展自身并不贪慕权势,可是他功劳太大,威名太盛,如果上面猜忌他,非要咄咄逼人,马展绝不会坐以待毙。
他因为杨林的缘故,可以维持大隋稳定,但这并不意味着,马展会束手就擒。
到那时,天下会发生什么变故,可就没谁能够说得清楚了。
下一刻,杨林声音再度响起:
“所以,本王在得知找到赵王殿下踪迹时,便是做出决断。
本王不会做这个摄政王,其实展儿你,才是当今最合适的人选。”
“父王……”
马展欲言又止,这一番话听下来,他也理解了杨林的顾虑,杨林不仅是为了大隋,为了杨杲考虑,其实也是为他考虑。
同时,马展也不曾料到,当初他建议杨林做摄政王,结果现在却被杨林推到他身上,当真是有些猝不及防。
但是,杨林却一抬手说道:
“你放心,等你成了摄政王,本王也不会放任不理,那些小事本王自会替你处置妥当,你只要为我大隋平定乱世即可。
本王只希望,如果真到那一天,最坏的结果出现,你能留有一线,让我大隋能够传承下去,如此……便足够了。”
看得出来,杨林亦是十分无奈。
因为当今天下局势,依靠杨林乃至于大隋自身的力量,根本不足以镇压反贼,安定乱局。
马展的存在,才是关系到天下归属的关键。
话说到这份上,杨林的态度已经显而易见,马展长出一口气,拱手道:
“儿臣明白了,父王放心吧,只要儿臣还在一天,大隋绝不会覆灭,儿臣的后人,也不会觊觎这个位置。”
其实皇位不皇位的,马展还真没什么想法。如果他当了摄政王,也足够施行他的计划,改变如今这天下了。
再者说了,如果他真想当皇帝,又何必盯着大隋这一亩三分地呢,天下何其辽阔,他还有更多的选择。
正是想到此处,马展才会如此果决的向杨林表明自己的态度。
杨林与马展目光相对,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杨林便是欣然道:
“如此,本王就放心了,本王有种感觉,或许让你做这个摄政王,我大隋才能变得更强盛,才能走得更远。”
马展肯定的说道:
“父王放心,会有那一天的!”
马展真正不满的,也就是杨广的暴政,随着杨广被宇文化及逼死,他对大隋并没有什么偏见。
他是汉人,是华夏的一员,只希望这块土地变得更加强盛,不管这里是叫大唐还是大隋,都没有太大的关系。
——
不过数日之后。
杨杲登基事宜,便是准备就绪。
主要是时间匆忙,加上天下未定,杨林并没有在此耽搁太久。
只要走完基本流程,让杨杲顺理成章成为大隋之主,那就足够了。
在江都城外,一处祭天之地。
杨林、马展以及群臣尽皆在此,他们看着杨杲一步一步走上阶梯,登上那象征着至高无上皇权的位置。
毫无疑问,从这一刻开始,杨杲就是大隋新的君王,也代表了大隋重新崛起的希望。
成功登基的杨杲,第一道圣旨便是封赏群臣,不出意外的话,这应该是杨林示意的。
“……今朕顺应天意,登基为帝,自当勤政为民,匡扶社稷,诸位爱卿护国有功,扫灭叛贼,理应重赏。
定北王马展千里驰援,挽狂澜于既倒,重振我大隋声势,扫灭反贼宇文化及,其功高盖世,无人能及。
朕今加封其为大隋镇国王,兼有摄政王之位,望爱卿多加勉励,为我大隋社稷再建奇功,复我大隋河山……”
这圣旨开头,就是对马展的封赏。
当在场群臣得知,马展竟然被封为镇国王,甚至还是摄政王的时候,所有人都是瞠目结舌,满面难以置信。
虽然很多人都猜到,以马展立下的功劳,肯定会获得重赏,可他们万万没想到,封赏会夸张到这等程度。
且不说摄政王这个几乎掌控天下大权的位置,单单是镇国王,就比杨林的靠山王都牛批了。
或许这其中,有人觉得这样安排不合情理,但此刻他们根本无从反驳。
因为从这道圣旨颁布出来,就已经代表了杨林的态度。杨杲虽然是大隋之主,但实际上,他只是一个旗帜罢了。
如果杨林有意推马展上位,让他统领大隋,其他人又有什么办法呢?
他们根本没有资格非议此事。
在宇文化及造反之后,如今的江都城,或者说这新朝廷,权力的核心就是杨林和马展。
感受到群臣异样乃至于炽热的目光,马展淡定如常,对这个结果,他早就知道了。
当然了,想到自己成为大隋的摄政王,马展也难免有几分唏嘘。
而后,就是对其他人的封赏。
除了马展之外,秦琼等人皆尽皆得到赏赐,这是情理之中的事。
要是没有靠山王府,就没有现在的杨杲,大隋恐怕用不了多久,就要彻底覆灭了。
在这种情况下,靠山王府众将的封赏,肯定不是其他大臣能够比拟。
群臣中有人羡慕,有人嫉妒,却只能憋在心里。他们能够身居高位,自然不是傻子,能够看得清局势。
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大隋朝堂上都是靠山王府派系的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