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任何的劝降,隋军就开始了对石城的进攻。
在绝对的兵力优势面前,徐世勣也没有了使计的想法,直接将四万大军分为四路兵马,由他和秦琼、罗士信、程咬金三人各率领一万兵马,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对石城发动了进攻,就看他们这些瓦岗旧将谁能率先破城了。
因为是渡海乘船而来,大军无法携带攻城槌和攻城云梯之类太大太重的攻城器械,只是带来了一些简易云梯,但对于攻打石城这种小城来说已经足够了。
随着徐世勣的一声令下,隋军从四个方向同时对石城发动了猛烈进攻,誓要一举破城。
这可苦了石城的守军乞乞买通,面对隋军来自四面八方的攻城,他无奈只能将手中仅有不到一千兵马同样分为四部分,各自负责一面城墙的防守。
如此一来,每面城墙的守军便只剩下了三百人不到,本就不多的兵力更显得捉襟见肘了。
可乞乞买通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坚守一天算一天,至少坚持到他们的援军到来为止。
即便是真守不住,也不是他乞乞买通个人的问题了。
罗士信负责攻打的是东面的城墙,随着他率军不断抵近城墙,城上迎头便是一阵箭雨,一些隋军士兵躲闪不及,当即就被射翻在地,哀嚎惨叫不止。
身边的亲兵担忧他的安危,连忙低声劝阻他道:
“将军,箭矢无眼,你身负一万将士安危,万万不可以身涉险呀!”
可罗士信却像是没听到他的劝告一般,依旧提着铁枪冲在大军的最前面,丝毫不惧头顶越来越密集的箭雨。
他的一众亲兵追随他多年,都了解他的性子,深知这种时候谁都劝不住他,只能咬牙紧紧跟在他身后,拼尽全力护他周全。
眼看主将如此身先士卒,亲冒矢石,身后的隋军将士不由士气大振,不畏漫天箭雨怒吼着朝城墙杀去。
待杀到护城河边,冲在最前面的隋军士兵冒着箭雨将一块块长木板搭在护城河上,为身后的同伴铺就了一条条通往城墙的坦途。
随着一架架云梯搭在城头上,又是罗士信大喊一声:
“弟兄们,跟我上!”
话音未落,便第一个带头顺着梯子往城头攀爬而去。
受到他的鼓舞,隋军将士也纷纷跟在他身后,顺着梯子攀爬上去。
眼看隋军就要杀上来,城头上的高句丽守军纷纷操起弓箭射向攀爬中的隋军士兵。
一些攀爬中的士兵无处躲闪,迎头被高句丽人的箭矢射中,很快就惨叫一声从云梯上摔落下去,非死即残。
罗士信看在眼里,一双眼睛怒得几乎要溢出血,他一面用手中的大铁枪拨开射向他的箭矢,另一只手则扶着云梯快速向上攀爬,很快便第一个跳上了城头。
眼看罗士信第一个攻上了城头,几名高句丽士兵立即朝手持长矛朝他扑来。
可罗士信哪里会将这些虾兵蟹将放在眼里,手中大铁枪一个横扫,这几个高句丽士兵手中的长矛便尽数被他打断。
还不等这几个高句丽士兵从震惊中反应过来,罗士信手中的大铁枪又一个横扫,便让他们一齐去见了阎王。
眼看罗士信战斗力如此惊人,眨眼间便能连取数人性命,其他高句丽士兵顿时被吓得魂飞魄散,肝胆俱寒,没有一个人再敢上前阻拦他。
可他们不敢上前阻拦罗士信并不代表罗士信就会轻易放过他们。
随着罗士信一声怒吼,很快便挥舞着铁枪杀入敌群之中,犹如杀神附体一般,铁枪所到之处,高句丽士兵无不应声而倒,无一生还。
石城深居辽东腹地,已经不知有多少年没有经历过像样的战事,因此哪里见过罗士信此等神挡杀神佛挡灭佛的猛将,吓得纷纷后退,无人敢靠近他半步。
一些胆子小的,甚至直接丢掉手中兵器,调头便要逃下城,任凭身后的高句丽将校如何喝止都无济于事。
此时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隋军顺着云梯攀登上了城头,他们顺着罗士信杀出的血路,同样悍不畏死朝着高句丽守军杀去,以为身后攀爬的同伴争取更多的时间和空间……
眼看城头上的隋军越来越多,东城的高句丽士兵再也支撑不住,不知是谁带的头,纷纷四散奔逃下城,只恨爹妈没有给自己多生几条腿……
在夺取了城头之后,罗士信立即命人放下吊桥,大开城门,放城外的大批隋军进城……
至此,东城告破!
而东城一失守,另外三面城墙的高句丽士兵自知大势已去,不是丢下武器跪地投降就是四处溃逃……
不到一天时间,石城便落入了隋军手中,守将乞乞买通也在绝望中拔剑自刎殉城。
因为徐世勣战前有言在先,因此隋军进城之后并没有四处劫掠,只是遵从徐世勣的命令,扼守和控制住城中的各个要道,不给城中高句丽军民任何反扑的机会。
在彻底控制住石城之后,徐世勣便下令挨家挨户将城中百姓全部驱赶出城,胆敢有反抗或不从者,一律格杀勿论!
城中的高句丽人虽然百般不愿,但面对隋军明晃晃的刀枪,只能满心恐惧拖家带口出了城,不知等待他们的会是什么命运。
一些人想要反抗或逃跑,当场就沦为隋军的刀下亡魂。
在将人全部赶出城之后,徐世勣便开始命人在城中挨家挨户搜查,将粮食以及值钱的东西全部洗劫一空,搬回了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