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大帝李承乾:在李世民面前杀李泰 > 第183章 人生百样,谁能要求谁是圣人?

第183章 人生百样,谁能要求谁是圣人?

    武媚娘念完之后,李承乾皮笑肉不笑的问:“众位爱卿,这张答卷是否精彩绝伦呀?”

    精彩绝伦才见鬼了,这简直是嫌自己死得不够快。

    到底是哪家的子弟,如此勇猛?

    所有大臣,全都当了鸵鸟,恨不得把脑袋埋到砖缝里去。

    武媚娘看得出来的事情,他们怎么看不出来?

    李承乾三令五申,嘴里说的都是百姓。

    甚至把百姓,跟皇权根基挂钩。

    不管几分真几分假,反正比李世民嘴上说,要做得实在太多了。

    居然有人敢这么答题,完全是不把百姓放在眼里,这是死定了呀。

    李承乾的声音再次响起:“朕初看这张答卷的时候,非常的愤怒。

    恨不得马上就把答题的人抓起来,活剐都不足以泄愤!

    可冷静下来想想,朕突然感觉悲哀。

    因为有这种想法的,绝对不是个例。

    朕一想到,这天下的官员如同过江之鲤,不知道有多少这种人做了官。

    他们治下的百姓,究竟是怎么活下来的?

    朕仔细想,要想在这种官员治下活下来,只怕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受了天大的委屈,都绝对不告状!

    如此一来,官员觉得治下太平,心情舒畅之下,或许他们还能少受一点罪。

    哪怕是饿死或者被欺负死,也比死在这种官员手里要好!

    最起码,不用给对方送政绩!

    朕真的不敢想象,生活在这样的官员治下,百姓究竟是何等的绝望!

    刘德威,你来告诉朕,我大唐的官员,是不是都是这个样子断案的?

    再或者说,我大唐的哪条律法,是写的如此断案?”

    刘德威苦着脸站出来,行礼后回应道:“陛下,大唐没有任何律法,和此种案情相关。

    此类情况,在真实案例之中,还从来没有出现过,没有相关的律法可以依仗。

    但刑部断案,绝不会如此草率。”

    在这个把传宗接代看得无比重要的时代,除非为达成更大的目标。

    否则,的确出不了这种案子。

    因为别家的娃是别家的娃,拐来也没有用。

    真要拐或者抱养,反而是女孩宝贵,也就是俗称童养媳。

    不是不能生育的话,没人会考虑养别家的儿子。

    哪怕先生出十个女儿来,也会继续期盼自己的亲生儿子降生。

    “既然如此,那怪不得你,退下吧!”李承乾淡淡道。

    刘德威松了一口气,回到了自己的队列中。

    李承乾的目光转向魏征:“魏征,你也任职吏部有一段时间了!

    告诉朕,吏部是怎么考核官员的?”

    魏征站出来,回禀道:“陛下,吏部考核分为小考与大考。

    官员每年进行一次小考,评定当年政绩。

    每四年或三至五年进行一次大考,综合历年表现来决定升降赏罚 。

    四品以下官员由吏部考功司负责,京官考功郎中主考,地方官考功员外郎主考。

    三品以上官员,由皇帝亲自考核。”

    “所谓的政绩,究竟怎么算?”李承乾再问。

    魏征回答道:“首先是考核品行,有四德。

    分为德义有闻、清慎明著、公平可称、恪勤匪懈。

    再针对不同职位设定具体业绩标准,比如‘训导有方,生徒充业’为学官之最,‘仓库谨于盖藏’为仓曹之最 。

    结果一共分为九等,上上至下下,中中为合格线,中上以上可升迁加禄,中下以下降级或罢黜 。”

    魏征车是被赶鸭子上架的吏部尚书,但显然也没有偷懒,该了解的都了解了。

    要不然的话,答都答不上来。

    李承乾想了想,又问:“如果官官相护,导致蒙蔽了吏部,该如何处置?”

    魏征再次回应道:“考核通过或者罢黜的初稿由长官拟定,被考核者可提出异议,最终结果需公示于朝堂或州郡 。

    若考核不实,相关官员以‘贡举非其人’罪论处 。

    考核结果公布后,官员可申诉复核,确保公正性。

    若是还出现官官相护,皇帝可以不定时的派出钦差队伍查访各地,拥有先斩后奏之权。”

    了解到这些,李承乾不得不承认,制度还是比较完善的。

    虽然所谓的道德考察,就是个狗屁。

    但这个制度本身,问题并不大。

    本来李承乾还想着,借着这个机会,整顿一下官员,甚至是把制度给变更一下。

    看起来,要稍微改改了。

    李承乾闭目沉思了一下,随后说:“众卿啊,虽然说这个考核制度,听起来是比较完善!

    但是,朕还是要说一句,品行考核就是狗屁!”

    这话一出,全场官员有些躁动。

    毕竟,不管私底下怎么搞,但从汉武帝罢黜百家以来,儒家的教条深入人心。

    而儒家的那些道道,也是大家所尊奉的。

    不管私底下怎么乱来,表面上都得遵从着。

    不是因为儒家的压迫力太强,而是因为遵从着对他们有好处。

    毕竟能掌握话语权的,都算是老一辈,自然希望小辈孝顺,希望小辈尊重自己。

    说来说去,尊重儒家还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可是现在,皇帝居然在朝堂上直接说这些是狗屁,这是什么意思?

    往大的说,这是把整个伦理三观都给推翻,这可要不得呀!

    只是,还没有等人提出反对意见。

    李承乾就继续说道:“众卿不要误会,这不是说品行是狗屁,正说的是品行考核是狗屁,要搞清楚这两者的区别。

    就如同上次朝会,正说的那种两袖清风,但自家百姓也凄苦如初的官员。

    他们的品行高不高?

    他们分文不贪,他们甚至过得可能比一些百姓还要穷,他们也自以为自己清正廉明。

    如果以品行来说,他们是不是很高?

    可是,有意义吗?

    对大唐来说,有用吗?

    相反,有那么一个贪官,他为了贪更多的钱,让百信百花齐放,商业发达,人人富足。

    就算他私底下拿些钱,甚至跑去青楼消费,品行是不是很低劣?

    可他治下的百姓,却生活富足。

    你们说说,这品行考核,有什么意义?

    人生百样,谁能要求谁是圣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