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官闻言,心中不由感叹。
李承乾这个皇帝,真的是什么都说,什么都敢说啊!
这不是把大家的遮羞布,都给扯开了吗?
偏偏他又没自我标榜,让人想攻击都找不到点。
“朕告诉你们,如果要朕来选,站在皇帝的角度,朕只会选择那个品行低劣的贪官!
因为他,能为大唐的百姓带来好生活。
至于那个所谓品行高洁的,不好意思,朕看不上!
如果能把两者结合起来,既能让治下百姓越来越好,自身也两袖清风,那都足以封圣了。
朕不相信,有那种完人存在!
如果有,哪怕让朕三拜九叩,朕也心甘情愿。
更何况,所谓的品行,有些是自我标榜,有些是买的名声,真真假假谁说得清?
众卿以为,然否?”
“陛下英明!”
“陛下英明!”
“……”
只要不是利益之争,百官都是磕头虫,一点毛病都没有。
“既然众卿都以为然,那么就取消这一项吧。
关于政绩的考核,太过于功利了。
就如同那张考卷上的考生,谁知道那些政绩是怎么来的?
比如说,粮仓堆满了,但是百姓却勒紧了裤腰带,甚至饿死者遍地。
这是政绩吗?
如果这都是政绩,那土匪都比你们做得好!
因为土匪会把能收刮到的,全部都搜刮掉。
你们的话,好歹还会留一点,养一养之后继续搜刮。
从今以后,所有政绩考核,都跟当地百姓的生活挂钩。
比如家有余粮,比如喜笑颜开。
总而言之,百姓的各方面,哪方面好,就是谁的政绩。
反过来,该罢黜的罢黜,该砍头的砍头!
魏征,你可明白?”李承乾最后问。
“臣,遵旨!”
魏征先是应下,随后又提出疑问:“陛下,你说得太过于笼统,如何评价百姓各方面是好是坏?
各地发展不同,甚至各县发展也不同,该如何比较?”
“这么简单的问题,你居然想不到?”
李承乾微微皱眉,最后还是解释道:“比如说,以一县为例,百姓衣食住行方面,今年是个什么情况,明年是个什么情况。
只要登记好头一年,第二年不就有了对比吗?
与上一年持平,算是及格。
比上一年稍差,除非遭遇天灾人祸等原因,先记一过。
连续三年没有寸进,罢黜!
若是一年比一年差,第二年直接罢黜。
比上一年更好,自然可评为优。
连续三年为优,则可升迁。
如此,还有疑问吗?”
“臣,遵旨!”魏征拜服。
“还有,官员关系到地方民生,甚至关系到朝廷运转,必须要严肃对待。
因此,考核不能只由吏部来,应该接受监督。
因此,六部全都增加一个考功司。
但这个考功司,算是一个没有衙门的部门。
每三年,由皇帝随机指派各部人员,临时加入考功司,进行全国巡回考核一次。
人选都是皇帝临时决定,可以是各部最底层的官员,也可能是你们当中的谁。
六部全都参与考核,各自对七品以上官员进行各方面评价,互相监督。
为了避免六部勾结在一起,统一口径。
原则上,皇帝也会派人参与其中,同样每次都会不一样。”
整个朝堂上的大臣,心中全都咯噔了一下,暗叫苦也。
刚刚还觉得,李承乾的想法有些幼稚。
关系到官员升迁,或者罢黜的事情,哪怕是六部一起参与,也肯定会互相妥协。
本质上来说,这天下的官员不就是各大世家豪门,私底下瓜分利益的场所吗?
可现在,李承乾却要直接派人参与进来,执行真正的能者上庸者下。
到那个时候,家里还剩下几个官员在位,那可就真的很难说了。
不是怕家族子弟没有能力胜任被发现,没有能力胜任的他们也不会派出去。
都是给家族摄取利益的,要是太蠢了的话,拿来做什么?
可刚刚那张试卷上的人,就是他们的常态思维!
皇帝派人跟着,以民心作为考核基准,还每次派的人都不一样。
人与人也不同,这还怎么全部收买?
李承乾可不管他们怎么想,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三年一次科举,三年一次考核。
到那个时候,正好能够替换一些庸官,或者一些不把百姓当人的官员。
三年一次替换底层官员,让世家大族对底层的掌控渐渐薄弱,就是他的短期目的。
需要实行大面积教育之后,才能够慢慢把世家大族官员给替换掉。
目前不管怎么替换,要么都是世家大族的,要么就是投靠了世家大族的。
“怎么,众卿为何如此安静,莫非又饿得头晕眼花了?
既然如此,那就退朝吧!”
李承乾说着,起身就走。
“退朝!”武媚娘呐喊道。
大臣们张大嘴,表情相当的怪异。
很想大吼一声:“你他妈给老子站住,傍晚嘴炮就想跑,我们还没发力呢!”
但也只能想想,李承乾摆明了要做成这事,甚至都不想和他们争辩什么。
他们要是喊住李承乾,就算头现在保得住,迟早也会脑袋搬家。
又完成了一件大事,李承乾心情很好。
尽管都是正在布局,还没有收网。
但不管怎么说,已经打开了门,迟早会把世家大族给搬空。
军,政,民生,三个核心要素。
民生就等水泥路,让各地的货物周转起来,尤其是各地的特产。
不但能够丰富百姓的餐桌,也能增加百姓对朝廷的认同感。
大唐终究才刚刚建立二十余年,一代人都不算过去,还没有真正的深入人心。
政这边,暂且就先动一动官员,其他还不太好动。
尤其是各部的改造,目前根本不敢轻举妄动,一动就会全乱套。
到时候,说不定百官都会罢工。
军事方面,由于李静等人马上带出二十万强兵,也算是打破了一条口子。
无形无影之中,同样在偷世家的血。
李承乾是皇帝,他要的是掌控全局,自然要把实际握在世家手中的权力拿回来。
也要一步步布局,等待收网。
至于写考卷那人,反正他也不可能去做官了,他作为导火索的宿命完成了,已经无关紧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