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九月,辽东的好消息接连传来,这段时间,朱由检走路都带风!而且夏税秋粮皆已入库,如今是朝廷最财大气粗的时候,辽东的大捷来得很是时候,朝廷完全有财力即时赏赐,不必像两年前那样打白条。
要说朝廷最虚弱的还得是每年的年初,民间是青黄不接,朝廷也跳不出这个规律。每年三四月,朱由检杀心自起,看谁都像是贪官,恨不得把他拖去砍了,细细剁成肉泥,然后派兵抄家补贴国用。
九月九日,秋高气爽,野花明媚。朱由检扶老携幼登景山山巅,举办“吃迎霜兔、饮菊花酒”的野炊活动。
而辽东经略袁可立俨然在场,他的身上穿着绣着菊花的礼服,身旁摆放着菊花插花件作为点缀,他坐在皇帝的下首位,就连新任首辅孙承宗的位次都在他之后,但老头却并不开心,垮着个脸。
他说,皇帝,你对你自己的威望没有个逼数吗,难道还怕他学司马懿篡位不成?!他的子侄里面一个成器的都没有,连考不中,只能在家里混吃等死,最多在他死后混个父荫入仕。
皇帝,你对你自己的年龄没个逼数嘛?你才二十岁啊!他都快死的人了,就想图个身后名,就让他死在任上不行么?!
朱由检指着自己的鼻子,一脸震惊地问道:“我?!有威望?!!”
皇帝的反应把老头给干宕机了,他憋了半天,才吐出来一句:“陛下勿要妄自菲薄,引喻失义。”
朱由检怒了:“你别欺负我读书少,你是想占我便宜是吧!
当初诸葛武侯北伐,也是不顾操劳呕血而亡,差点把季汉基业都给葬送掉,你这老登也想 cos诸葛亮,来个秘不发丧么?!
况且人家诸葛亮苦求一个继任者而不得,我让卢象升给你接班,萧规曹随,难道还亏待了你不成?!”
人呐,只要年纪到了,难免会感叹天不假年,做事有时候会比年轻的时候还要急迫得多,而这时候往往就会出事。朱由检把老头逮回来,恰恰正是为了维护他的身后名啊。
毕其功于一役的想法太危险了,虽然袁可立还没有这样做,但已经有这方面的倾向了。朱由检感觉自己被老头给带偏了,犹记当年他让老头经略辽东,要求的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只要他维持住原来的阵线就好了,但老头一转眼就拿下了辽南。
朱由检怀疑所谓的保守派都是假的,他无论派谁到辽东经略这个位置上,对方都绝无可能只想着守家,肯定日思夜想的都是要如何收复辽东。
辽东现在的问题是战线拉得太宽了。随着广宁、辽南、朝鲜部分地区的回归,大明用于镇守这些地方的兵力不够了。兵力不够,要么增兵,要么筑城,不管哪一种,都需要吃进去海量的资源。
辽东战局确实是一片大好,但军费却有了失控的风险,财神爷毕自严已经吹哨了。就像是当年孙承宗组建关宁军,在辽西用堡垒战术一步步推进一样,经济跟不上了。
天启七年,辽东的军费是六百万两,到了崇祯四年,已经飙升到了一千二百万两,足足翻了一番。
虽然朝廷的财政收入有所好转,但也经不起这么花啊。现在朝廷每年的收入也就一千八百万两白银,外加两千万石粮食而已。
当然,朱由检还有亿点点私房钱,但也不能总是让他用内帑补贴家用吧,这日子还过不过了?!
原定辽南在今年应该实现基本的自给自足的,至少是除去军队以外的百姓不再需要朝廷的赈济,但突如其来的战争将这一切又都给打乱了。
皇太极的十几万大军太吓人了,明军兵少,只能依托城池关隘死守,而野外就管不到了。
皇太极故意挑选粮食即将成熟的时期发起进攻,让辽南百姓撤离的时候无法将粮食都带走,而缩在西线,以及南关以南的旅顺地区避难的百万民众,又以一个非常惊人的速度消耗着明军的存粮。
而建奴则可以直接抢收正在上浆的水稻,用来养马。此消彼长,如果皇太极不死,这场消耗战的胜负或许犹未可知。
就算是现在建奴撤军了,辽南的生存压力依旧爆大,只能依靠朝廷的输血。让朝廷出钱养兵可以,让朝廷出钱养民,这不是倒反天罡嘛!而且建奴能来一次,就能来第二次。
你袁可立信誓旦旦说辽南可以实现自给自足,百万人口可以供养十万大军,这口号多好听啊!那现在十万大军在哪里呢?自给自足做到了没有呢?!吹牛谁不会,咱还可以吹嘘自己五年平辽呢!
朱由检想让老头多活几年。其他官员对袁可立本来就看不太顺眼,见他立功会羡慕,见他经费多还不分钱更是恨得牙根痒痒,所以把袁可立撤下来其实是众望所归。
而卢象升也不差,打仗他可能也就是个七分的水平,卢象升是标准的良家子出身,小日子过得太好了,低估了人心险恶,低估了同僚的下限,缺心眼,容易让人给坑死,但种地,人家是专业的!
某种程度上来说,他跟袁可立很像,辽东不缺战神,更需要的是个运营高手!
崇祯二年,他自备干粮,拉来了一万大军来京勤王,惊艳了所有人,现在让他去辽东,又可以白嫖他的万余河北精兵,恰好可以弥补辽东的兵力空缺,两全其美!
袁可立从心所欲,说话很不客气,朱由检说话更不客气,对付这种倚老卖老的家伙就该这样!
“为什么他们喝的都是菊花酒,而老臣的是菊花茶?!”袁可立悲愤嚎叫道。
“御医说你现在不适合饮酒!”朱由检淡淡道。
“那为何你们的兔肉放了藤椒一起炖,撒了胡椒面去烤,我的就只有酱油?!”
“御医说你不能吃荤腥!”
“岂有此理,哪个御医说的,陛下可敢叫他与老夫当面对质!”
“我说的行了吧,我还要让你每天吃一根胡萝卜、一瓮鲜奶,是药三分毒知道不,你在辽东还天天吃药,毒不死你!”
“陛下这是把我当兔子养了么,这饭,老夫吃不下去了,告辞!”
嘭!朱由检一拍桌子,怒道:“岂有此理,朕这鸿门宴岂是你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左右,为我擒下此獠!”
“陛下恕罪,袁经略喝醉了!”朱燮元抱住袁可立的大腿说道。
“我没醉,我都没酒喝,如何醉?!”袁可立奋力挣扎。
“哎呀,礼卿别闹了,坐下来再说!”孙承宗起身搂着袁可立的肩膀说道。
“袁兄,等下我悄悄跟你换个酒壶!”徐光启躲在众人身后悄悄说道。
朱由检不可置信地看向徐光启,你老人家有没有考虑过我的听力呢,你不知道你自己耳背,所以嗓门大吗?!
袁可立终究还是喝醉了,他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诉说着自己的壮志未酬,却时日无多,为何这夕阳不肯为他而挽留呢?!
他历经四朝,好不容易才遇上如此明君,本该谱写一段君臣相宜的佳话,共同开创大明中兴盛世,见证大明威服四夷,万国来朝,但他害怕自己等不到这一天了!
袁可立的话感染了在场的一众老头,他们相拥而泣,击箸而歌,放浪形骸。
朱由检很少喝酒的,就算要喝,也就喝点甜甜的低度酒。他没喝醉,这些老头一个个海量,又怎么可能喝醉呢?!
朱由检将杯中残酒一饮而尽,呸呸呸吐出几朵小小的野菊花,然后默默退场,将场地留给这群爷爷辈的老臣。
朱由检拎个兔腿去赶另一场,登高赏菊的还有他的妃子和孩子们。这边的场景就岁月静好了,孙世绾蹲在山顶,看着山麓上的白杆卫大营,拿着根树枝在地上勾勾画画。
或许她一辈子都没有领兵出战的机会,但研究兵法已经成为她的爱好了。她的研究也并非是毫无用处的,可以很好地弥补朱由检这个军盲的不足。
毕竟朱由检不能什么兵事上的问题都把朱燮元招来,而且朱燮元年纪也大了,就算他身体倍棒活到百岁,也终究是无法陪伴朱由检一生的。
因为朱由检实在是太年轻了,年轻到让人恨不得给他下药、放火、踢他落水!
张嫣见朱由检到来,有些忧郁的脸上登时浮现几分喜色。她下意识起身,还没有完全站直,几双明媚的眼睛向她看来。张嫣终究是承受不住巨大的压力,珊珊然坐回到自己的位子上。
公共场合嘛,朱由检见嫂嫂身体紧绷,假装没有发现他到来的样子,感觉有几分可笑。他走上前去向张嫣行礼,张嫣忙起身还礼。
大明尊孝道,朱由检给皇嫂行礼是应该的,但他是君,张嫣是臣,所以张嫣也要向他行礼,这算是各论各的。
其他的沈妃、洪妃、袁妃们,并不知道方才张嫣内心的挣扎,只觉得懿安皇后还挺端着的。她们可不敢像这位一样,于是纷纷敛衽屈膝,朝着朱由检行礼,真可谓千娇百媚,各有风华,叽叽喳喳吵得朱由检头疼!
朱由检有些后悔过来了,寻思着还是老头们更有意思。朱由检让众人免礼,径直走向正在玩过家家的三小只,背上背一个,一手夹一个,然后抛下女人们,直奔半山腰上的白杆兵和宫女的聚居区而去。
当领导的嘛,过节的时候怎么能缺少最关键的慰问环节呢?!
再过几年,三小只也到了蒙学的年纪,朱由检打算让他们跟白杆卫的娃娃们一起在卫学上学。
皇子公主们,比起教他们书本中的知识,其实让他们多知道一些常识更重要,至少别“何不食肉糜”,也别等下面的人一枚鸡蛋报价十二两银子,还傻傻地以为这是正常的物价。
大明的法定假日只有十八天,九九重阳节并不包括在内,所以今天的早朝是正常举行的。下午朱由检才忙里偷闲,喊上几个重臣来小聚。不过这几个老头作为部门领导还是有良心的,他们开溜的时候,也让部门里面的大小官吏提前下班了。
月饼节的时候,朱由检照常例送了月饼,重阳节又给他们发了一对兔子。兔子这玩意不值钱,烹饪的时候还得下重料,不然没味道,一般人家还真不稀得吃这玩意,也只有四川人民最爱。
朱由检手下恰好有那么一大群四川人,他的饮食习惯都有点被带歪了。这兔子是白杆卫养的,他们在景山大营建立了猪圈、羊圈、马棚、牛棚,还有个小天才,突发奇想垒了个鸡窝养兔子。
结果兔生一、一生二,这兔子拼了命地产仔,他很快就没地方养了,于是他将兔崽子送人,不久之后,养兔子这件事在整个白杆卫里面流行了起来。
一开始,他们通过空间稀释了兔兔,缓解了兔灾,但这种绥靖政策换来的只会是更惨烈的毒打。两年后,整个景山兔子泛滥成灾,都快把这座山给啃秃了,你见过立起来半人高的兔子嘛!!!
这时候,白杆兵们才意识到自己好像闯祸了,他们互相指责,却不能证明是谁最先放跑了兔子。有人说:“没准山上本来就有兔子呢?”他的同伴反驳:“那原来怎么不见兔子泛滥成灾!”
马祥麟眼看这样不行,于是丧事喜办,说景山兔子肥,邀请皇帝过来打猎。打猎之后,就水到渠成地开始进行全兔宴了嘛。马祥麟用腊好的兔子招待皇帝,朱由检看着马祥麟屋里满墙的腊兔,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