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会议室中,十几个老人齐聚一堂,
钱老从陈辉那回来之后就召开了这个会议,虽然他很认同陈辉的提议,但这毕竟是重大决策,即便是他也没办法独断专行,还是得跟其他老人们商量。
当他将陈辉对教育改革的建议说出来后,会议室中沉默了好片刻。
这些老人们都是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他们神思恍惚,眼中充满了回忆之色,也不知道想到了什么。
“我支持陈教授!”
赵老最先从回忆之中清醒,他那敞亮的嗓门一下子将所有人惊醒。
“现在有些小家伙,真是不像话!”
赵老的嘴就像炮仗一样,一旦开始,就很难再停下来,“不止是小家伙,一些其他人也是屁股都歪了,就应该让他们好好学习学习。”
“不止是文科生,我认为理科生也应该进行这样的实践锻炼活动!”
罕见的是,赵老这话一出,会议室中竟然并没有人反对,哪怕是一向跟赵老不对付的老李,也都微微点头。
大家虽然不对付,那也只是政见不合,在大是大非面前,还是有判断力的,最近的某些乱象让他们也很是生气,是得该好好整治整治了。
就像之前对新闻媒体行业的整治一样,一番秋风扫落叶后,现在整个行业已经为之一清,大家都开始实事求是了,效果很不错。
“考核必须得严格,得有专人督办这件事情,一旦发现有偷奸耍滑的,一律按作弊处理。”
“要是实践不及格的,就不给发毕业证。”
安静片刻后,大家纷纷提出自己的建议,一时间七嘴八舌,原本只是一条简单的建议,很快就变得丰满起来,甚至都已经是可以直接实施的方案了。
“我觉得一年也不够,至少也得三五年,甚至是十年!”
忽然,林正天开口,当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
哪怕是最激进的赵老也都嘴巴微张,哭笑不得,“老林,你就别捣乱了,大家都认真提意见呢。”
林正天眉毛一竖,似乎有煞气汇聚,“我怎么不是在好好提意见了?”
“永生一号临床效果相当不错,用不了多久人类的平均寿命就要到两百岁了,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多个几年不是很正常的事情?”
“正好还能缓解一下就业压力。”
原本以为林正天在捣乱的众人顿时眼前一亮,才明白,他们的思想的确还没跟上最新的时代。
“就业压力就不用缓解了,一整个太阳系还不够大家就业的?”
钱老笑着说道,如今的华夏蒸蒸日上,正在进行太阳系大开发,到处都是需要用人的地方,哪里还有什么就业压力,甚至还准备新开个K签证,从西方引进一些人才呢。
现在华夏可以说是物资极大丰富,所以当务之急自然是提高人民的精神境界,花个三五年让年轻人获得精神上的升华,这是很划算的事情,甚至十年,也未尝不可。
一时间,众人再次激烈的讨论起来,一条条方案不断诞生。
从一开始,他们就没有人对这条建议生出过反对意见。
……
华夏医学科学院,临床试验监护室,
永生一号的临床试验在严密监控和全球瞩目下已推进了数月,第一批八十岁以上的志愿者,成为了行走的奇迹与问号的结合体。
几位因严重肌肉减少症而依赖轮椅的老人,如今已能借助助行器独立行走,甚至有一位前老兵,颤抖着但坚定地重新举起了他多年未碰的哑铃,他老泪纵横,“我感觉……身体里的生锈的锁,被打开了。”
部分志愿者报告视力模糊改善,皮肤变得紧致有弹性,白发根部出现了可疑的深色。一位老奶奶看着镜中的自己,手指抚摸着眼角变浅的皱纹,神情恍惚,仿佛不认识镜中人。
但试验并不总是一帆风顺,最突出的问题是心理上的。
“我的身体感觉像六十岁,甚至五十岁,但我的记忆、我的经历、我逝去的亲友,都明确告诉我已经八十四了。”
一位退休教授坦言,他陷入了深刻的自我认同危机。
并且对于这些受试者来说,喜悦之下是巨大的隐忧,“这种状态能维持多久?如果效果是暂时的,我是否要再经历一次衰老的痛苦?那会不会比第一次更绝望?”
如今涅槃一号已经一切走上正轨,宋朝明的团队也加入了刘吉守他们,协助进行永生一号的临床试验,这几个月,他们采集到的数据足以令整个世界震撼。
受试者的端粒长度显著延长、炎症因子水平降至青年范围、特定组织的表观遗传年龄平均逆转了15-20岁。
这为衰老可逆提供了迄今为止最坚实的证据,大量生物技术公司和新成立的实验室,开始全力攻关如何优化递送系统、降低潜在风险、寻找更佳的重编程靶点。
同时,一些隐患也开始浮现。
在密切监测下,研究人员确实在部分志愿者体内发现了少量看似年轻但功能异常,比如分泌异常信号分子的细胞亚群,虽然尚未造成临床疾病,但这证实了风险并非空穴来风。
还有两位志愿者出现了原因不明的轻度自身免疫反应,这被一些反对者直接归咎于年轻化的免疫系统开始攻击年老的身体其他部分。
永生一号的反对者不少,支持者同样不少,尤其是那些受试者的家人们,他们亲眼目睹了老人从衰败到重获活力,自然而然的成为了最坚定的支持者,他们不再关心遥远的未来,只在乎眼前的亲人获得的第二次生命。
当然,反对者中的一些宗教团体抗议声浪越来越大,甚至已经进行了一些危险的活动,他们举着“篡改神之秩序”的标语,认为这是在制造一种非自然的、介于生死之间的存在,是不祥的象征,是对神的亵渎。
索性永生一号出现在华夏,否则临床试验是必定无法进行下去的。
这也让不少西方老人争先恐后的涌向华夏,只希望能够成为永生一号的志愿者,当他们来到华夏,见到华夏,才明白,天堂真的存在!
总的来说,永生一号的支持者与反对者保持着微妙的平衡,加上有钱老等人背书,这让永生一号虽然争议不断,却依旧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下一步验证。
陈辉过一段时间也会去一趟实验室,检查一番过去一段时间的实验数据,确定没有什么异常,再观察一番当前样本的状态,及时做出调整。
但他大部分精力还是放在了行星级粒子对撞机和四大基本力大一统理论上。
粒子对撞机方案早已提交,各方面都在紧锣密鼓的筹备,这样的大工程自然是要分成很多段并行施工的,不少节点都已经在进行初步勘探和营地搭建了。
至于大一统理论,陈辉目前还并没有太多的灵感。
……
宝钢,主任办公室,何鹏伏案处理最近的文件。
“主任。”
一个约莫二十来岁的青年快步走进办公室,站在门口,轻声喊了一句。
何鹏处理完手中文件,这才抬头看了过去,“什么事?”
明明才三十岁,却已经有了几分不怒自威的威势。
当年那个跟着陈辉一起在工厂捡废品的清华研究生,几年过去,如今已经是宝钢的总工程师,他跟林浩在陈辉的成果基础上发展了氢基冶金技术,使用氢气替代传统的焦炭作为炼铁还原剂,其化学反应的直接产物是水,从而从源头上避免二氧化碳的生成。
还有近终形连铸连轧技术,比如薄带铸轧、无头轧制等工艺能大幅缩短从钢水到钢材的流程,省略传统的铸坯冷却和再加热环节,从而显著降低能耗和成本……
自动化控制系统等等。
如今的宝钢,在他和林浩的带领下,早已领先全国,华夏不少企业都要来宝钢学习先进技术。
“何鹏,大新闻!”
还不等秘书回答,林浩就风风火火的闯了进来。
如今他也是宝钢的副总工程师,跟何鹏也是好搭档,自然没那么多顾忌。
“刚才钱老他们宣布进行混沌环计划,这可是个大工程,我准备去看看有没有什么地方能帮上忙的,你去不去?”
林浩激动的说道。
“?”
“什么混沌环计划?”
何鹏满脸懵,当上主任之后,他日理万机,没那么多闲工夫去搜集消息。
林浩也不多说,直接拿出手机,找到刚才新闻的回放,他也不浪费时间,拉到最关键的地方,点击播放。
“今天,我们宣布启动混沌环计划。”
屏幕中,陈辉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我们将在地球赤道上,建造一座周长超过4万公里的行星级粒子对撞机。
这不是为了战争,而是为了开启人类认知宇宙的奇点时代,我们将直面暗物质、反物质,乃至时空的终极结构。”
何鹏恍然。
行星级粒子对撞机?
旋即他又有些恍惚。
在赤道上建造一座粒子对撞机,其他人或许没有概念,但长期在一线工作的他自然清楚这是一个多么庞大的工程,相比起来,万里长城都要黯然失色,不止是长度,技术含量也是根本不可同日而语的。
当年万里长城从西周开始,历经秦、汉、明等十多个朝代,断断续续修建和维护了超过两千年的成果,即便是真正修建的时间,也有大几十年,那么,这个混沌环工程,又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建成呢?
在何鹏看来,建造行星级粒子对撞机的技术难度,还比当年修建万里长城更大。
“怎么说,不管咋样,只要是陈教授的项目,我都是要去帮帮场子的。”
林浩打断了何鹏的思考,显得冲劲十足,“以前陈教授的项目我帮不上忙,但这个,我还真能帮,那就不得不去了。”
这样大的项目,可想而知会需要很多人手,林浩相信,以他的履历,怎么也不至于被拒之门外,一想到能够亲身参与到这样的项目之中,林浩就激动得浑身颤抖。
何鹏沉思良久,开口说道,“去,一起去!”
他知道,这样的项目恐怕不会那么顺利,但陈教授有事,他又怎么能不去帮忙呢!
“我就知道!”
林浩拍了拍何鹏的肩膀,两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混沌环项目的新闻发布的瞬间,就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轰动,大多数华夏人自然都是与有荣焉,大力支持,反正他们已经经历了很多这样的事情,三峡大坝、青藏铁路、南水北调……
哪一个不是让人望而却步的庞大工程,但最后他们不都建成了,并且给大家的生活带来了许多好处,所以当这个项目宣布时,大家都一片欢庆。
当然,反对的声音也是有的,这个项目肉眼可见的需要耗费大量资源,还有人拿出当年杨振宁先生反对建造大型粒子对撞机的事情来说事,认为耗费大量财力物力到这样的事情上,还不如进行民生建设,搞一些利国利民的工程。
京城,内部会议上,
一位老人站起身来,看向坐在首位的白发老人,“钱老,我必须直言!混沌环计划吞噬的资源是天文数字,我们本可以用这些聚变能源和工业产能,在五年内彻底改造全球农业,实现粮食无限供应,十年内建成覆盖全球的免费医疗网络,二十年内让地球上每一个人都住进智能生态住宅!
这才是我们华夏人应有的担当,是创造人间天堂!
而现在,我们却在举全球之力,去追求一个虚无缥缈的真理,这难道不是本末倒置吗?”
会议室一片寂静,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陈辉。
“好了,这件事已经通过内部会议决定了,今天召集大家过来,不是征求大家意见,是让大家出一个具体实施方案的。”
没有让陈辉回答,钱老就打断了这场质问。
随后他看向那个提问的老者,“陈教授在研究凝聚态物理的时候,大家也认为只是一场普通的研究,但第五代半导体出来的时候,你还这样认为吗?”
“七代机、高温超导是怎么来的,在座诸位不知道吗?”
“陈教授在研究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的时候,大家知道它有什么用吗?那么现在,遍布华夏的核聚变发电站,大家看到这个研究的意义了吗?”
“这一次的粒子对撞机,大家看不到那么远,我不怪大家,但不妨等那一天到来的时候,我们再来讨论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