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绑定打卡系统,我成了悠闲旅行家 > 第222章 哪里可以报名修复国宝?

第222章 哪里可以报名修复国宝?

    工作人员再次确认了一下,得到了肯定的答复。陈诺诺指了指李悠南:“就是他画的。”

    工作人员这下子有些意外起来,再次上下打量了李悠南一番,认真地说:“没想到啊,李老师,你还有这本事。”

    之前的时候,领导交代他带李悠南去拍摄视频素材,这项工作在这里并不少见,他也不是第一回做,所以总的来说是轻车熟路的。

    而对于拍摄者李悠南,他也只是将其当做一个普通的视频博主。

    虽然李悠南是千万级别的大主播,但真正在现实生活中认识他的人还是比较少的。

    因为幸存者偏差的原因,很多人总觉得自己的偶像或者某一个感觉很出名的主播,全世界的人都应该知道他的名字,现实中怎么可能呢?

    至少这里的这些人都是不认识李悠南的,所以之前对李悠南称呼为“李老师”,更多的是一种客气。

    而此时再称呼为“李老师”,就带上了真正的尊敬。

    这个工作人员在故宫里从事的工作并不是文物修复,而是故宫紫禁城的日常运维,有办公室杂事等等。

    对于长期处在修复工作一线的这些专家们,他是打心底里有些佩服的。

    一方面佩服的是他们那些精湛的技艺,另一方面则是对这些专家匠人们长时间坚持一项工作,表现出的那种忍受岁月漫长,追求心中所爱的精神感到佩服。

    与这些工作者接触得多了,他便很清楚,能够在这些领域取得如此精湛的技艺,天赋是一方面,更多的则是那种耐得住寂寞的意志力。

    说实话,对于网络上的那些网络博主、视频博主,他在心底里是有一些有色眼镜的。

    毕竟这个群体很多人总是会折腾出一些刻意吸引眼球的事情。

    与那些沉得下心来的人接触久了,再看这些群体,就会觉得他们……浮躁。

    在没有了解李悠南之前,心底里大抵也是给李悠南画了这样一个画像的。

    而此时,当李悠南展示出这项技能以后,他不由得对此前给李悠南在心底里画的刻板印象感到惭愧。

    李悠南在这里和陈诺诺又聊了一会儿,当然没有忘记拍摄视频素材。

    不过,他拍摄视频素材当然不能集中在一个地方,工作人员打算带李悠南再去其他地方取一点素材。

    不过此时,李悠南则开始思考起另一件事情了。

    在进入这里之前,他拍摄的视频主题是近距离体验文物修复这项工作,总的来说,视频的性质是猎奇,毕竟这是普通人极难接触到的工作和技艺。

    然而此时,拍摄了不少素材以后,李悠南意识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个主题虽然有一定的可挖掘性,但是切入点太薄弱了。

    作为一个视频工作者,李悠南很清楚,虽然他现在有着巨量的粉丝,视频的传播量初期会很不错,但是如果视频本身没有太多的看点,反而会消耗他的影响力。

    所以说,还必须要找到一个更好的切入点才行。

    李悠南好奇地问工作人员:“有没有什么可以让我们这种外人也能够体验到的修复工作啊?”

    “这个嘛……”

    “是这样的,我想给这个视频素材找一个比较好一点的切入点。”

    工作人员认真想了想说:“这个我没有办法决定,得需要找一些老师傅。因为你是宣传性质的嘛,照理来说是可以让你体验一下的,但是必须要经过严格的计划安排才行。”

    李悠南心头了然,上手接触这些文物可不是去某个 DIY馆体验,这些都是历史存在过的证据,每一件都非常贵重,所以必须要有适合的文物以及相对来说可控的修复方式,才能让一个外人接触一下。

    工作人员说:“不过你有这么高的绘画技术,我可以带你去漆器修复组看看,那边负责的是漆器类的文物修复,有很多彩绘描金的工作,或许可以让你体验一下的。”

    就在闲聊的时候,陈师傅回来了。

    陈师傅脸上带着一抹无奈的笑容。

    陈诺诺好奇地问:“爷爷,怎么了?您这表情……”

    陈师傅倒是心态挺平和,笑着说:“没什么,意料之中的。”

    陈诺诺说:“爷爷,那个乾隆粉彩镂空转心瓶真的那么难弄吗?你们那么多组的人一起讨论,都讨论不出来一个方法?”

    李悠南好奇地望了过去。

    陈师傅点了点头,说:“可以这么说吧,这个粉彩镂空转心瓶的修复难度,差不多是整个故宫的瓷器里面最难的那一两件了。”

    “那难点是哪里呢爷爷?”

    “这么跟你说吧,这个瓶子啊,有外瓶、内瓶、底座三个部分组成。”

    “外瓶通体镂空雕刻着山水亭台纹样,内瓶画的有人物故事图。但最重要的是,这个瓶子的内瓶可以转动,也画的有对应场景的动态人物。底座又雕刻着缠枝莲纹,还镶嵌着宝石。“

    “这玩意儿是集陶瓷、绘画、雕刻技艺于一体的国宝级文物,非常贵重,一点差池都不能有。”

    “哦,就是说这个东西太贵重了,所以大家都不敢去操作是吗?”

    陈师傅却是摇了摇头,说:“要说贵重吧,这个粉彩镂空转心瓶也不能算是最贵重的国宝。”

    李悠南有些好奇。

    “最贵的是完好的那几件转心瓶。”

    李悠南:“……”

    “真正它修复的难点是,这个国宝的修复没有办法拆分工序,由不同的技师分别完成。”

    “陶瓷补胎的弧度偏差会影响后续的雕刻,无法契合原纹样,绘画补绘的构图如果和内瓶转动轨迹不匹配,又会破坏整体的故事性;雕刻的深浅力度把控不当,又会影响釉面绘画的平整度。”

    顿了一下,陈师傅说:“关键是陶瓷、绘画还有雕刻这三种技艺,都必须得是最顶级的!”

    听到这里,陈诺诺愣了一下子,大概有些明白了爷爷之所以这么犯难的原因。

    简而言之,就是要修补这个文物,需要一个人同时满足绘画、雕刻、瓷器三门技艺都达到顶尖。

    旁边的工作人员奇怪地问:“为什么没有办法拆分工序呢?每个人负责一块儿,真的没办法做到吗?”

    陈师傅叹了口气,一面说着,一面像是不经意地望向了李悠南的镜头:“我们开了好几次会讨论,今天算是盖棺定论了,确实没有办法拆分工序。根源是外瓶、内瓶还有底座三位一体的联动结构,以及陶瓷胎体、粉彩绘画、还有镂空雕刻三大工艺相互嵌套、互为前提,每个工序的精度直接决定下一个工序的可行性。”

    李悠南在一旁听了一阵子,大概心中已经有了一个数。

    那件乾隆时期的粉彩镂空转心瓶他也有所耳闻,这件转心瓶的修复是典型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工程——陶瓷补胎需要预判雕刻的下刀空间,而雕刻又需要预留绘画的上色边界,绘画同时还要匹配陶瓷和雕刻的物理限制。

    所以他们最终得出的结论就是:必须有一个修复师,同时掌握三大技能,才可以在每个工序中同步兼顾后续的需求。

    当然,他们的标准这么高,还有一个最核心的原因就是他们修复的是国宝级的文物。

    几年前,国外拍卖过一只完好的转心瓶,当时拍出的价格是 2.2亿,成为了全球最贵的瓷器。

    而此时故宫的这个转心瓶因为是破损状态,价值自然大打折扣,然而一旦能够修复完成,哪怕是修复过后的,它的价值也会翻上来不知多少倍。

    这种镂空转心瓶是中国封建王朝制瓷工艺的巅峰极为耗费财力,完整保存下来的全世界也就只有几十件,而且不少都流落国外了,所以每一件完整品都是博物馆镇馆之宝的级别。

    修复它的其意义不言而喻。

    所以,这种层次的文物是不允许一点点差池的,这也是为什么院里开会讨论了那么多次,请了不知道多少专家学者,都在这道难题前面束手无策。

    听完陈师傅的叙述,李悠南的心怦怦怦地跳动起来了。

    如果这个世界上有一个人可以修复这件国宝,那么毫无疑问,这个人肯定是自己了。

    陶瓷技术、粉彩绘画、镂空雕刻这三大工艺,他都是大师级别啊!

    他拿出手机翻了一下粉彩镂空转心瓶的资料,看了一阵,心头大概已经有了一个数,忽然望向了陈师傅:“陈师傅,国内真的没有这样一个同时掌握这三大工艺的修复师吗?”

    陈师傅迟疑了一下说:“也不是完全没有,但是这三大工艺都达到大师级别的却几乎没有。”

    “杨师傅曾经参与过‘倦勤斋’粉彩瓷片修复工程,精通中国画,而且对陶瓷胎体的特性也非常了解,但是呢,他的雕刻和补胎技艺相对要差一点。”

    “另外一个,相对来说比较接近的呢是徐凯师傅。”

    “他精通陶瓷修复的技艺,对雕刻也有所涉猎,但是他的岁数大了,已经退休好几年了。”

    “前一阵子院长还联系了他,他的视力和手都没以前那么好了,要雕刻那么精细的东西……还是不行。”

    “所以就是说,要修复好这个瓷器瓶,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找不到这样一个人,对吧?”

    “可以这么说。”

    李悠南深吸一口气,随后缓缓开口说:“陈师傅,那个……哪里可以报名修复这个国宝啊?”

    李悠南说这话的时候,一本正经,看上去严肃极了,严肃到陈诺诺和那名工作人员都目瞪口呆的望着他。

    陈师傅却愣了一下,随后没忍住,笑出了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