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大明:无双好圣孙,请老朱退位 > 第592章 女真问题!疑惧总比养虎为患好!

第592章 女真问题!疑惧总比养虎为患好!

    辽东的粮种推广步入正轨,土豆、玉米的幼苗在田垄间舒展枝叶,红薯藤蔓沿着山坡蔓延,眼见粮食一事渐入佳境,朱高炽却并未放松——他心里清楚,辽东的安稳不仅需要粮食支撑,更要解决境内外夷部落的隐患。

    这日,在开原卫的都司府衙内,朱高炽屏退左右,只留下朱雄英、周兴与刘真三人,神色凝重地开口:“粮种能让军民吃饱饭,却不能完全护辽东安稳。境内的蒙古、女真等外夷部落,才是潜藏的大患,此事若不早做处置,将来必成祸端。”

    朱雄英闻言,瞬间明白了朱高炽的担忧——他虽未亲历后世之事,却也从朱高炽偶尔的提点中,知晓女真部落对大明的威胁。

    周兴与刘真则对视一眼,脸上露出凝重之色,他们久镇辽东,最清楚这些部落的复杂情况。

    朱高炽的目光落在周兴身上,语气郑重:“周将军,你常年领兵与外夷部落打交道,眼下辽东境内的女真部落,具体是何情形?”

    周兴上前一步,躬身答道:“回殿下,如今辽东境内的女真部落,大致分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与野人女真三部。建州女真靠近开原、抚顺一带,与大明接触最多,去年朝廷在其地设立建州卫,封部落首领阿哈出为指挥使,让他们自行管理部众,还开放了开原互市,允许他们用皮毛、药材换取粮食、布匹与铁器;海西女真分布在松花江流域,共有叶赫、哈达等四部,去年末将率军征讨野人女真时,他们曾出兵相助,事后朝廷也给了他们互市特权;至于野人女真,大多散居在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开化程度低,时常袭扰边境,前年被末将击溃后,虽有部分臣服,却仍有部落时降时叛,反复无常。”

    刘真补充道:“这些女真部落,表面上臣服大明,接受卫所册封,可私下里却各有心思。建州女真借着互市,从大明换取了不少铁器,不仅用来耕作,还偷偷打造兵器;海西女真虽与咱们合作,却也暗中与蒙古部落有往来,去年就有斥候发现,哈达部曾给蒙古部落送去马匹;野人女真更不必说,臣服只是权宜之计,只要咱们粮运稍有延迟,他们就会趁机劫掠边境屯田的军民。”

    “他们享受着大明的好处,却从未真心臣服。”朱高炽冷笑一声,语气中带着彻骨的寒意,“朝廷给他们卫所官职,让他们管理部众,免他们赋税,还开放互市让他们换取生活物资,可他们呢?暗地里囤积兵器,勾结外敌,稍有不满就袭扰边境——这哪里是臣服,分明是养虎为患!”

    朱雄英眉头紧锁,问道:“那依二位将军之见,这些部落目前的实力如何?若是真要处置,咱们有几分把握?”

    周兴沉声道:“建州女真有部众三万余人,能战之兵约五千;海西四部合计有部众五万余人,能战之兵近万;野人女真分散,各部人数不等,能战之兵约三千。咱们辽东各卫所共有驻军四万余人,若是集中兵力,对付任何一部都绰绰有余,但若他们联合起来,恐怕会有些棘手。”

    “联合?他们未必有这个心思。”朱高炽手指轻轻敲击着桌案,眼中闪过一丝锐利,“女真各部素来不和,建州与海西为了争夺互市利益,常年争斗;野人女真更是一盘散沙,各部之间时常互相劫掠。他们唯一的共同点,就是觊觎大明的资源,却又不愿真心归附。这种松散的联盟,一戳就破。”

    刘真有些犹豫:“殿下,若是对这些部落动武,会不会引发连锁反应?毕竟他们表面上是大明的卫所,若是咱们主动出兵,恐会让其他归附的部落心生疑惧。”

    “疑惧总比养虎为患好!”朱高炽语气坚定,“历史的教训就在眼前——今日给他们三分宽容,他日他们就敢蹬鼻子上脸,反过来咬大明一口!咱们现在对他们仁慈,就是对将来辽东军民的残忍!”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我意已决,要给这些女真部落来一次狠的,让他们彻底明白,臣服大明就得守大明的规矩,敢有二心,就必须付出代价!”

    说着,朱高炽看向周兴与刘真:“周将军,你即刻调兵,加强开原、抚顺一带的防务,封锁建州女真与海西女真的互市通道,严查往来人员,不许铁器、兵器流入他们手中;刘将军,你派斥候深入松花江流域,密切监视海西四部的动向,若是发现他们与北元勾结,立刻回报;另外,挑选精锐士兵,组成一支奇兵,突袭那些时常袭扰边境的野人女真部落,杀一儆百,让他们知道大明的厉害!”

    周兴与刘真对视一眼,心中虽仍有顾虑,却也明白朱高炽的担忧并非无的放矢——这些年女真部落的小动作,他们看在眼里,只是碍于朝廷的安抚政策,不敢贸然动武。

    如今朱高炽下定决心处置,他们也立刻躬身应道:“末将遵旨!”

    朱雄英看着朱高炽,眼中满是赞同:“高炽,你说得对,对付这些反复无常的部落,不能一味安抚。咱们既要让他们知道大明的仁慈,更要让他们知道大明的威严。只是在处置时,是不是可以区分对待?比如对真心臣服、从未作乱的部落,可稍加宽容,重点打击那些心怀不轨的部落,这样既能减少阻力,也能让其他部落看清形势。”

    朱高炽点头道:“你说得有道理。咱们可以先下文书,告知所有女真部落,若是愿意真心归附,遵守大明律法,朝廷仍会保留他们的卫所官职,开放互市;但若是敢私藏兵器、勾结外敌、袭扰边境,一旦查实,必将严惩不贷。先礼后兵,让他们有选择的余地,也让天下人知道,咱们并非滥杀无辜,而是为了辽东的安稳。”

    周兴补充道:“殿下英明!这样一来,那些摇摆不定的部落,定会选择站在大明这边,咱们就能集中力量对付那些顽固不化的部落。而且,咱们刚在辽东推广了高产粮种,粮食充足,兵力也能得到保障,此时处置这些部落,正是最佳时机。”

    刘真也说道:“末将这就去安排斥候,争取在十日之内,摸清所有女真部落的动向。另外,咱们还可以联络那些与女真部落有矛盾的蒙古部落,让他们协助咱们监视女真,形成夹击之势。”

    朱高炽看着三人,语气郑重:“此事关乎辽东未来百年的安稳,容不得半点差错。咱们既要雷霆出击,展现大明的威严,也要恩威并施,让外夷部落明白,臣服大明才是他们唯一的出路。绝不能让辽东子民被女真迫害,绝不能让这些部落成为大明未来的隐患!”

    此时,窗外的天色渐暗,夜色笼罩着开原卫,远处传来士兵巡逻的脚步声。四人围坐在案几旁,继续商议着具体的行动计划,从兵力部署到粮草供应,从外交联络到战后处置,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得细致入微。

    处置外夷部落的行动一旦开始,辽东必将迎来一场风波,但为了长远的安稳,这场风波必须面对——只有彻底解决这些隐患,才能让辽东的军民真正过上安稳日子,才能让大明的北疆真正固若金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