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皖东人家 > 第一百六十三章 上任

第一百六十三章 上任

    玉强回到家,把队委会研究的情况告诉了母亲:“妈,保证书的最后一条,大家都不同意,我做了修改,责任由我一人承担。”

    “啊?你一人承担?你傻啊?”彩云一听,当时就急了。

    “没办法,要不然就通不过。”

    “不管怎么说,也不能由你一人承担,最多你负主要责任,他们至少应该负次要责任。”

    “已经定了,就这样吧。”

    “我费了半天劲,想出的办法,你就这么轻易给否了?”

    “如果出了事,我怎么也躲不过去,何必还要拉着这么多垫背的?”

    “你还是没明白我的意思,我就是想通过这个来约束他们,尽量做到不泄密。这下好了,除了你,谁也没有压力了,我看,要不了多久,周边的生产队都会知道了。”

    “我觉得您那个保证书写得挺好,与队为基础的根本制度没有太大的出入,应该问题不大。”

    “昨晚,我迷迷糊糊地好像看到了一匹战马,从烈火中腾空跃起,这可能是个好兆头,预示着我们这次冲刺能够马到成功!”

    “您是不是想在大门上刻上那匹战马?”

    “还是你了解妈的心思,找个手艺好的来雕刻。”

    “行,过两天我就办。”

    玉强上任后,召开的第一次社员大会,就是讨论“包产到组责任制”方案,他把方案和保证书一字一句地读给大家听,有人说没听清,他又读了一遍。

    进入讨论环节,气氛非常活跃,刘云凤问:“每个组分配的土地亩数以人口多少来决定,如果自由组合后,超过九十三亩或不足九十三亩怎么办?”

    玉强道:“每组九十三亩只是一个参考数,可以上下浮动五亩左右,现在全队二百三十三人,除去一个五保户,人均占有耕地约二点四亩,也就是说,每组人口至少要达到三十七人,最多不能超过四十一人。”

    赵志良问:“各个小组产量标准如何确定?对组长如何进行奖惩?”

    玉强道:“初步考虑以近五年平均每亩产量为基数,确定各组的产量标准,超额完成任务的,超额部分,组长按一定的比例提成,年终总结时评为先进,予以表扬,戴大红花;未达标的,组长按差额的一定比例扣除,并给予通报批评,具体办法由队委会和几位组长共同研究确定。”

    三大头道:“什么乱七八糟的,要我说,就来个痛快的,直接分田到户。”

    玉强也不客气:“你爸是大队领导,要不你来当队长?”

    韩秀霞道:“别听他胡说,能包产到组就不错了,我想问一下,以后冬天要是打水库怎么办?”

    玉强道:“可以将上级分给我们的任务,按照各组土地亩数分解到各组,伙食由队里统一提供。”

    刘大嘴问:“我想问一下保密问题,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时间长了,周边的生产队肯定会闻出味道来,他们要是问起来怎么办?”

    玉强道:“这个问题很重要,请各位都记住,首先我们要管好自己的嘴,不要在孩子或他人面前谈论此事。如果有人问你们,你们就说:‘我们换队长了,新官上任三把火,提出学大寨赶郭庄,实行分组作业,开展劳动竞赛,年终还要评先进,戴红花,给奖励’,大家都听明白了吗?”

    会场人员异口同声回答道:“听明白了。”

    ……

    会议开了两个多小时,大家都很兴奋,热情很高,提了很多具体问题,玉强都一一作了解答。

    举手表决时,除了三大头和他老婆二丫以外,其余人员全部同意。玉强冲着三大头和二丫问:“能说说你们俩为什么不同意吗?”

    二丫道:“我们俩就想包产到户,痛快!”

    玉强道:“这个绝对不行,不予考虑,现在我宣布:‘王家峪生产队包产到组责任制’方案和‘保证书’高票通过!”

    会场立即爆出热烈的掌声。

    玉强接着说:“我们的方案为什么能高票通过?有的甚至想搞包产到户,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王家峪人穷怕了。我们有的家庭,一家六口人只有一床被子,三代人挤在一张床上,三个孩子只有一身棉衣。”

    这时有人站起来说:“你不用说有的家庭,就直接点我的名好了,我不怕丢人。”

    玉强接着说:“我统计了一下,最近五年,我们队最高工值一毛一,最低八分,平均不到一毛钱,外面的人都说‘王家峪红旗飘,一年四季吃回销’,没有姑娘愿意嫁过来。五年来,我们队嫁出去的姑娘二十三人,娶进来的媳妇只有九人。五年前,我们队二十五岁以上的光棍只有十一人,现在达到二十四人,其中有八人都是定了娃娃亲的,就是因为我们这里穷,女方退亲了,这样的日子我们过够了。”

    “玉强,我是全队岁数最大的光棍,我娶老婆的事全靠你了。”有人冲着玉强喊了一嗓子。

    玉强道:“现在,我们要乘‘省委六条’的契机,来一次种田改革,把我们的命脉攥在自己手里,请大家挺起腰杆,鼓起勇气,用我们的双手在王家峪这块土地上画出最美最好的图画,让王家峪人都能过上好日子,让十里八村的姑娘们都朝王家峪跑,让我们的小伙子们个个都能娶上既能干又漂亮的好媳妇!……”

    这时会场出现一阵骚动,一帮小伙子开始起哄——

    “好!”

    “痛快!”

    “姑娘们快来吧,我们等不及了!”

    ……“大家安静!”玉强接着说:“六个组的组长,将是这个责任制成败的关键人物。所以,我希望那些有胆识、有激情、愿为大家服务的爷们,勇敢的站出来,和我们队委会一起,和同志们一起,为彻底改变王家峪一穷二白的面貌作出贡献!下面请每户派一名代表来签字或按手印,会后请各户自由组合,选出组长,并报我,散会。”

    各户代表签字时,韩秀霞在签字后注明,不代表王红兵,玉强觉得这可能是王红兵事前交代的,所以,也就认可了。

    快到吃午饭的时间了,大家还不愿离开,都在晒场分头组合,由于有六一年协作组的基础,组合工作进展比较顺利。

    彩云找到发福、赵志良和大志父亲一起商量,都同意继续在一个组,并增加王红雷、刘大嘴两家作为新成员,经沟通这两家都表示同意,并确定发福继续任组长。

    彩云见玉强正在和王红奎说话,便走过去问:“王大哥,您觉得玉强说得还行吗?”

    “说得好!没想到他平时话不多,关键时候一套一套的,真是强将手下无弱兵,都是你这个当妈的功劳。”

    “过奖了,玉强没当过领导,还请您多关照、多指导。”

    “玉强有文化,有胆识,又有你这样的母亲,准能干一番事业。”

    晒场的人渐渐都散去,有翠也过来找玉强,一家三口朝回走。

    有翠问玉强:“你知道这些人怎么说你吗?”

    “怎么说?”

    “他们说,陈玉强这小子还真有两下子,一亮相就像是一个能干大事的领导,我听了真高兴!”

    “你不怕了?”

    “大家都这么拥护,应该没什么问题。”

    玉强跟母亲说:“多亏您想得细,他们问的那些问题,您都让我提前做了充分准备,所以,显得很镇定。”

    “古话说得好,‘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就是这个道理。”

    有翠不解地问:“妈,您也没上过学,怎么知道这些?”

    “这都是从玉强他们老师和王红兵那里学的。”

    “王红兵这个人确实有水平,说起话来一套一套的,听了让人很受教育和启发。”

    玉强立即反驳道:“有什么水平?他就是不说人话,故意卖弄。”

    “怎么不说人话了?”

    “你什么时候听他说过麻个?整天到晚就明天、明天的,好像说了明天就高人一等似的。”

    “人家是文化人,当然要这么说。”

    “那些领导们,文化水平不比他高?有谁像他这样?”

    彩云道:“说句公道话,抛开人品好坏不说,单就文化水平而论,他确实比多数农村人都要高。”

    “你看,妈也这么认为,不要不服气。”

    玉强瞪着有翠道:“少废话,以后离他远一点,更不许你要他的东西。”

    “我可没要过他的东西,他都是给孩子的。”

    “给孩子的也不行。”

    “你还好意思说,从来都不知道给孩子买点吃的,别人买了你还不领情。”

    彩云不同意有翠的说法:“好了,小孩别养成嘴馋的毛病,这样不好。”

    “我就想让孩子能够体会到父母对他们的爱,这有错吗?”

    “没错,父母的爱是多方面的,玉强他们小时候我们谁也没给他们买过吃的。”

    “反正我说什么都不对。”

    “不知道三大头和二丫,怎么会想起来搞包产到户?”玉强想尽快岔开话题。

    彩云道:“俩人都不靠谱,别管他们。”

    “我就怕他们捣乱。”

    有翠道:“不会的,二丫说,他们就想分开干,不能分到户,分到组也凑合,总比在一起瞎混强。”

    玉强道:“二丫好像又快要生了,结婚没几年,马上就三个孩子了,太快了。”

    彩云道:“胖子是二丫结婚前怀上的,本来三大头父母都不同意这门亲事,后来没办法,二丫不愿打胎,只好结婚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