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状元郎 > 第二百三十九章 二月二,龙抬头!

第二百三十九章 二月二,龙抬头!

    浮票类似于一个小开本的折页,左右两边都写着考生的座号。右边还写着考生的姓名和体貌特征。

    其作用有二,一是入场时当做准考证使用;二是将其贴在试卷的姓名栏作弥封用。交卷时撕去右边部分带走,作为试卷凭证用于发榜时比对信息。

    小心揣好浮票,众人便离开了县衙,跟着苏录来到街后巷的一处宅子。

    那里原先是小叔家,后来搬进大宅后就空了下来,苏录便在这里对众同窗进行特训。

    还是以讲截搭题为主,苏录将截上题、截下题、截上下题、承上题、冒下题,长搭、短搭、有情搭、无情搭、隔章搭……诸题一一拆解分明,为众人讲解诸般破法。还作诀曰:

    ‘截搭题,断中连,先找题眼后析弦;

    长搭顺,短搭补,无情搭要靠义牵;

    过脉虚,勾连实,比喻因果是舟船;

    记范例,练拆句,考场破题如转环。’

    最后还用一天时间,给他们讲了策论的要点……

    十天时间转眼即过,正月三十特训结束。

    二月初一,所有人休息一天调整状态,准备迎接第二天的考试!

    ~~

    此时的合江城已经变成了书生的天下。街头巷尾、茶楼酒肆、勾栏瓦舍中,到处都是穿白衫戴儒巾的读书人,他们旁若无人地高谈阔论,吃酒作乐。看起来不像来考试的,倒像是来聚会的……

    这些都是考了好多回的老油条了。其实就是苏有才原先那种状态,那点东西反反复复学了十几二十年,已经是书也读不进去,作文也沉不下心来。水平停滞不前,甚至不进反退……

    但他们还是要不停地考,因为不考试就当不成读书人,只能脱掉长袍下地干活了。

    那些还有上进心的读书人,这会儿都在平心静气,为明日的考试调整状态呢,哪还会出门耍乐?

    苏宅书房中,苏满正在跟苏录和苏有才交代一应考试用具……

    爷俩的考篮都是苏泰新做的,其实苏有才是有个旧考篮的,苏满也有一个。但夏哥儿非说自己手痒,还是坚持重新做了两个。

    苏有才倒没啥,笑道:“我原先的考篮不吉利,换一个重新开始也是好的。”

    “……”苏满却看了夏哥儿一眼,心说莫非也嫌我的不吉利?

    不过话说回来,夏哥儿新制的考篮确实升级不小。两个考篮都是三层的方形提梁篮子。

    编织考篮的藤条,经过打刺、洗晒、拗拉、削制、漂染、编织、上漆等十几道工序,都是夏哥儿亲手完成的。

    不仅编制得十分精细,而且四角包铜,提梁上也嵌有铜制花片,盒盖和提梁两侧,还雕着鹭鸶、莲花、如意图样,寓意一路连科一路如意。

    而且跟普通篮子不同的是,夏哥儿所制的考篮六面玲珑透光,从外面一眼就能看到里头的东西。因为按规定,考篮必须编成玲珑格眼,底面如一,以便搜检。

    虽然县试搜检比较随意,但难保碰到有意刁难的搜子,那就太影响状态了,所以还是严格按规定来的好。

    考篮外头罩着防水的油布,以免当天下雨。掀去油布,打开考篮上层是文具,分门别类,整齐置于小格中。

    “魁星点斗笔四支,已经都给你们开好了。”苏满打开笔袋,露出四支红色笔头的毛笔。士子们为博彩头,都会购置此笔入场答卷。

    红笔头既取彩头寓意,又呼应魁星神执笔捧斗、立于鳌头的传说。其实就是四支小白云……

    “墨的话有两种。一是墨盒。”苏满说着拿起个铜制的墨盒,打开后内有吸墨的棉垫。“晚上调好墨汁,注入盒中,开盖即用。省去了考试时现场磨墨、墨色不浓的麻烦。”

    “为了防止墨汁万一结干,所以也放上了墨条和水注,作双重保险。”苏满又拿起一个带着盖子,巴掌大小的袖珍砚台道:“磨墨的话,就用这种轻便的袖砚。”

    “纸是用来打草稿的,每人十张,多了也没用,还得一张张检查有没有字迹,自找麻烦。”苏满接着拿起个油布袋,对苏录道:

    “纸墨笔砚外,还有卷袋。领到考卷后,平放其中,高高搁起,防止折迭和水墨污坏卷面。卷面整洁要求最严,稍有污损,即使文章做得花团锦簇,也必然落榜。”

    “嗯嗯。”苏有才深有感触道:“有一回我就是磨墨时,不小心溅了滴墨水在卷子上,结果就没中。”

    哥几个看一眼苏有才,心说还回回不重样呢……

    不过明天就进场了,大伙儿都不会刺激他的。

    “万一试卷出现污染差错,”苏满拿起个小竹筒和一把锋利的小剪刀道:“就先试着小心刮掉,实在刮不掉。竹筒里有浆糊,剪纸贴上,好歹不会被直接判污损。”

    顿一下,又嘱咐道:“另外,浆糊还用来贴浮票。一定要在浮票下先写好名字和考号,不要觉得有浮票就不用写了。万一浮票粘不牢靠,掉了就麻烦了。”

    介绍完文具类,苏满又抽出第二层,这一层主要是吃食。

    “每场只考一天,朝入夕出,不必带太多的吃食。吃喝一定要节制,不渴不饿就够了……在号子里解手很麻烦的。”苏满打开一个个油纸袋,展示给两人道:

    “所以给你们准备的食物少而精,一份是耐饥的糕饼点心,一份是剥好的桂圆肉,一份是冰糖,可以作零食。还有一点参片,实在精神不济了,可以咀嚼一片顶一顶,以助文思。”

    “另外还有一份切好的火方,等明早蒸好了带上,中午吃也不会太硬。”苏满道。

    “这些吃食着实不少,我们又不是夏哥儿,一顿可吃不了。”苏有才道。

    “没让你们全吃完,自己把握。”苏满无语道。二叔真不像考了十二回县试的主,还没秋哥儿镇定呢。

    最下面一层是用来放置雨衣、油布和水壶的……

    水壶是锡制的,类似于后世的军用水壶,只是更扁长一些,壶口用软木塞子密封。不能带茶水,因为凉了之后会导致腹泻,所以一般考生都会带凉白开。

    但干娘晚上会煮好薄荷盐梅水,非但提神醒脑,而且生津止渴,这样可以少喝几口,少上茅房。

    苏录最后拎了拎满装的考篮,差不多十来斤重,笑道:“还好不算太沉,拎着也不会太累。”

    “所以要用藤编的,这样考篮最轻。”苏泰咧嘴笑道:“前年给大哥做的那个,光篮子就十斤重。”

    “这算啥。”苏满却淡淡道:“要是到了乡试会试,得扛着几十上百斤的东西进场呢。”

    “那还得好好锻炼身体呢。”苏录笑道。

    “倒也不用,出俩钱就有号军帮你扛进去。”苏满笑笑,正色道:“还有最重要的浮票,一定要随身带好,不然进不了考场。”

    ~~

    当晚爷俩便早早睡下。

    翌日寅时中便起来洗漱,穿戴整齐。按照规矩,入场考试必须穿官衣戴官帽,也就是书院的那套装束。

    所以苏录还是平时的打扮,苏有才却已经多年不穿这身了。

    老板娘伺候他穿上了白袍,戴上了儒巾,系好了腰间的丝带,柔声细语道:“二哥放轻松,你只是去了却遗憾的,此外没有任何的任务。”

    “嗯。”苏有才点点头,强笑道:“放心吧,我就没在第一场被淘汰过。”

    “……”老板娘心疼坏了,苏郎这是用了多大的勇气才迈出这一步?

    她忍不住伸出双手,环住苏有才的腰,给了他一个爱的抱抱,羞羞道:“别担心,你是最棒的。”

    “嗯嗯!”苏有才重重点头,这才放松下来。

    小田田不禁暗叹,狗粮真是防不胜防啊。

    于是她去隔壁叫哥哥,却见苏录在定定看着那本《三秋笺怀册》……果然是有其父必有其子。

    苏录将那本《三秋笺怀册》翻到二月二的一页,这一页画的是白衫士子入考场。黄峨题诗曰:

    ‘苍龙见东陆,金鳞跃禹门。

    墨海涌华章,早撷五云飞!’

    这首诗一反黄峨平时娇俏的小儿女态,写得大气磅礴,十分宏阔!

    今日恰是二月二龙抬头,首句便以此兴发,短短二十个字便描绘出一副神龙起陆、鱼跃龙门的宏伟画面,让苏录心潮澎湃,整个人都要燃起来了!

    诗后还附着一行小字和一块心形的香片:

    ‘小妹恨未能执袂送君赴棘闱,愿此香片系助郎君澄心醒神,笔落惊澜!’

    苏录便拿起香片贴身收好,昂首阔步走出了房间。

    家里人一个不落,已经全都在明堂等候了,大伯娘半夜就起来,整治了一桌好菜,给爷俩饯行。

    饭后,老爷子又带着两人给挂在墙上的东坡先生画像上香,虔诚祷告,祈求祖宗显灵,保佑不肖子孙高中!

    全家人这才将父子俩送出了大门,还放了两挂鞭为他们壮行!

    倒也不用担心扰民,因为此时县城里到处都是鞭炮声,那都是给考生送行的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