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状元郎 > 第二百四十三章 县案首!

第二百四十三章 县案首!

    未末时分,日头偏西,将学宫外那座传胪牌坊照耀地金碧辉煌。

    忽然,考生家长和先生们看到,同样变成金色的学宫大门再次敞开了……

    “又有人出来了!”众人纷纷手搭凉棚,想看看又是谁家的孩子从金光中走出来了。

    却见是一队手持各色旗帜的皂吏,全都穿着簇新的号衣为先导,后头跟着四名书吏,为首的正是礼房张司吏。

    书吏们用托盘捧着一卷红纸,浆糊、刷子、铅垂绳等物,在众目睽睽下来到文庙张贴告示的白墙前。

    书吏们先将原先已经烂掉的告示清理干净,接着在墙上刷好浆糊,最后比着铅垂绳将那张大红纸端正贴了上去!

    原来是一张加盖了县衙大印的红榜,围观众人议论纷纷。“这上头写的啥啊?”

    便有先生大声念道:

    “照得县试头场开阅,童生苏录《而众星拱之子曰诗三百》一文惊现笔力,十年难遇。虽为头场首卷,然其才学超拔,足冠诸童。经本县与县丞、主簿、教谕合议,特擢为本年案首,张榜晓示。阖邑士子当以兹为范,力学精进,共襄文运!”

    “合江知县文林郎卢,正德元年二月初二。”

    “啥意思啊这是?”百姓面面相觑,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猜的那个意思。

    “就是说,今年得县试第一已经定了!”众位先生一脸震撼道。

    县案首三年两个并不算稀奇,可从来没听说过,谁能一交卷就被定为案首,而且还是全场第一个交卷的!

    到现在还没有第二个人走出学宫,说明县老爷就只看了苏录一个人的卷子……

    “这合理吗?”先生们虽然都知道苏录的功绩,但还是觉得胡闹了,不禁大摇其头:

    “就算是非他莫属,也不用这么着急啊。”

    “确实,过犹不及了。”

    “这样会惹人非议的……”

    那些考生亲属听了,也纷纷嚷嚷道:

    “我家娃儿还没交卷呢,怎么就把第一先定下了?”

    “就是啊,装都不装了!”

    “有黑幕!”他们越说越气愤,要不是自家孩子还在里头考试,非得闹腾一场不可。

    “嘘,小声点,苏神童也在呢……”有人瞥向不远处,苏录叔侄三人所立的方向。

    大伯那身六品官服,还是能唬一唬老百姓的。众人这才勉强住口,但心里愤愤难平,不断用各种精彩的小眼神攻击苏录。

    把苏录弄得这个郁闷呀,卢知县搞什么名堂,稳重点儿不行吗?哪怕等到把首场的卷子都批完了,再给自己这个案首呢?也不至于像现在这样,让自己被人横眉冷对。

    这时,终于有考生出场了,而且一出来就是一大片……其实好多人也早答完了。但都知道早交卷不好,所以硬靠到快结束才纷纷交卷。

    走出考场的童生,无一例外都被告示吸引过来。一看才知道,原来自己还在答题的时候,案首已经定了!

    一个个直接不好了……

    “我不服!凭什么没看我的文章,就肯定我不如他?!”有童生心态当场就炸了,大喊大叫道:

    “不行,必须找大老爷讨个说法!”

    “你们激动什么呀?”这时省身斋众同窗也出来了,见状赶紧维护恩丈道:“看清楚案首叫什么——苏录!”

    “就凭这个名字,难道不配当案首吗?!”程万舟尖声道:“有点数好不好?”

    “我们承认,苏神童的注音符号功德无量!”众童生也有话说,有人愤然道:“但一码归一码,他有功就跟朝廷请赏嘛,给他个翰林我们都只会替他开心!”

    “没错,但是不能用考试来酬庸啊!”一个头发花白的童生痛心疾首道:“这是损害我们三千考生,公平何在?道义何存?!”

    “对,我们要公平!”

    “我们要讨个说法!”这下愈加群情激奋,彻底淹没了程万范等人的声音。

    看着聚集的童生越来越多,小叔低声问道:“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要不你先躲一躲?”

    “也好。”苏录从心道。

    他刚准备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就听一声怒喝:“肃静!考场门外,禁止喧哗!”

    众人便见本县县丞曹明远,在一众官差的簇拥下,走出了大门,黑着脸呵斥道:

    “都嚷嚷什么,里面还有人没考完呢!”

    “我们不服,我们要见大老爷,怎么能这样明目张胆呢?!”这时大门口已经聚集了六七百童生了,一起攘臂抗议。

    “我们要公平!我们要见老父母,我们要陈情!”

    “都住口!”曹县丞怒喝道:

    “大老爷早知尔等不服,特命本官誊录此文、张贴出来,尔等大可来撞一撞这南墙!谁要是觉得自己的文章比他强,现在就可以去找大老爷当面申诉!”

    “好,我们就看看,他到底写了什么样的神仙文章!”众童生大声道:“到底能不能‘孤篇镇合江’!”

    于是自动分开一条通道,让书吏将大楷抄写的苏录文章,贴在那大红榜旁!

    先前骂得最凶的那位童生,梗着脖子凑近了白墙,气呼呼地扫过首句‘德立政弘,本立道行;诗旨无邪,百篇归正’时,喉结突然抖动起来。

    继而便不自觉地出声诵读,声音从愤懑转成犹疑,再渐入铿锵:

    “德为政原,若北辰凝而星共;诗以正范,犹圣言简而篇齐……”

    “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不争,政自弘通……”

    念到“星共以德,非共其位而共其道;诗归以正,非归其辞而归其心……”时,他已经头皮发麻,佩服得五体投地了。

    其他童生这下也心服口服了,文章差距太大,根本没有比较的必要。

    对于要不要给这样的文章案首,但凡有一秒的犹豫,都是对自己智商的侮辱。

    而且这是一道前所未见的截搭题,不存在剿袭名家程文的可能。

    也不存在用枪手的可能。枪手若能写出这种文章,也就不用替人做枪了。

    就连那些没念过几天书的家属,都不由自主入了迷,觉得这文章怎么念起来这么好听?

    待念完之后,他们小声问道:“这文章咋样?”

    “好听吗?”有先生反问。

    “好听,跟念诗似的。”家属们纷纷点头。

    “好听就是好文章!”先生们捻着山羊胡叹息道:“本以为大老爷所谓‘十年难遇’言过其实了,现在才知道,其实还是保守了!”

    众童生也面露羞愧之色,纷纷整冠肃容,朝着苏录团团作揖,致歉道:“原是我等坐井观天了,苏案首的文章无与伦比,这个案首当之无愧!”

    “哪里哪里,在下的文章还欠许多火候,都是老父母和诸位大人错爱。”苏录也把刚才的不愉快抛到脑后,笑着还礼道:

    “诸位朋友也考运昌隆,咱们早做同案!”

    “承案首吉言。”数百童生一齐还礼,异口同声道:

    “恭喜苏兄高中案首!”

    “恭喜贤弟高中案首!”

    “多谢!”苏录又向为他解围的曹县丞拱手致谢,曹县丞居然也拱手还礼……

    一场风波后,考生们陆续离开,却也有不少人,立在苏录的文章前久久不愿离去。

    直到天黑了什么都看不见……

    考场里已经没什么人出来了,却还没见到苏有才的身影。

    这时,苏满却终于拖着疲惫的脚步现身了。“二叔还没出来吗?”

    “你哥俩一天跑哪去了?”苏有金皱眉道:“连你弟弟中案首都错过了。”

    “啥?!”苏满吃惊地问道:“这么快就放榜了?”

    “只放你弟弟一个人的榜!”苏有金得意洋洋。

    “大老爷只看了他一个人的卷子,就定下了案首!”苏有马也与有荣焉。

    “我的天,真灵啊!”苏满的反应却有些奇怪,高兴是高兴,但高兴的点让人费解。

    “什么真灵?”苏录问道。

    “祖宗显灵了!”春哥儿想抓住苏录的肩膀,胳膊抬到一半却一阵呲牙咧嘴……

    “你去烧香了?”苏有金问道。

    “嗯,差不多吧。”苏满兴奋地点点头。“这么说,二叔这回也没问题!”

    “快拉倒吧。”苏有金却已经没了信心。“考场里已经没人了,他还没出来呢……”

    ~~

    明伦堂右一间考舍内,有才兄正在秉烛作答。

    他一直到下午,最后才通过‘公鸡头母鸡头,点到哪头是哪头’的方式,决定了用哪一篇。

    等他把第一篇文章写完了,已经是黄昏了,他么后面还有一道题呢!

    这回终于顾不上犹豫了,嘎嘎一顿划拉,打起第二道《君子上达,小人下达》的草稿!

    他刚刚打完草稿,考舍里已经黑得啥也看不见了……

    而且就他一个考生了。

    要不是尤先生事先交代过,一定要照顾好他,监场的书吏早就要撵人了。

    这时苏有才抬头想要根蜡烛,却见书吏已经端着明亮的烛台过来,放在他桌上道:“别急,有的是。一根不够还有一根……”

    苏有才道声谢,赶紧就着那根蜡烛,将文章誊抄上去,最后一个交了卷……

    待到书吏拿到他的卷子离开考舍,苏有才扶着桌子想要站起来,谁知两腿一软,竟然没站稳。

    这才想起自己一天没吃没喝没上厕所……

    ps.第三章还没检查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