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创业指南网 - 助力为您实现创业梦! TAG标签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手机版
你身边最好的创业导师
您的当前位置:创业指南网> 创业视频> 科技苑> 正文

鲟鳇鱼人工繁殖,“水中活化石”游出绝迹危机

来源:创业指南网编辑:admin时间:2019-01-12 01:01

  “水中活化石”游出绝迹危机20180724。它是与恐龙生长在同一时期的鱼;它价高,最贵时一条卖到50万元,仍旧一鱼难求;它能生,一次产卵上百万粒,却要至少等上12年。怎么破解“水中活化石”人工繁育难题,占据市场?《科技苑》马上为您讲述。

鲟鳇鱼人工繁殖,“水中活化石”游出绝迹危机

  凌晨五点,黑龙江,第六次出海。一网下水,几百斤江鱼被捞起,最大的鱼足有三十斤。船头的老张只瞥了一眼,就不再关注,回头紧盯着江面。他说,江中还有个更大的家伙。每年五六月,此地的水温会达到20℃。这时会有种太古就存在的大鱼洄游而来。老张说,为了寻它,他已经出江近百次,却一无所获。

  同样揪心的,还有渔业专家马波。他知道,连续十几天的徒劳无功已浪费太多时间。再过几天,水温上升,大鱼就会离开。船被驶向更远的水域。四百米长的大网再次投入江中,所有人的眼睛,都直直地盯着缓慢回收的大网,没有人说话。

  突然,拉网的渔民喊道:网沉了,有大鱼!

  众人闻言急忙用力帮忙拉网,这神秘大鱼的真面目终于慢慢浮出了水面。这条两米多长的大鱼足有几百斤沉,口中无牙,月牙形的巨口前长着奇特的触须。

  马波说,这是鳇鱼,起源于距今一亿三千万年的白垩纪,是全世界惟有黑龙江流域才有的珍贵鱼类。在1998年,它被联合国认定为了濒危物种。

  鲟鳇鱼本身鱼肉鲜美且极其稀少,曾经卖出过50万一条的天价!而用它的鱼子做成的“鱼子酱”,更是公认的世界三大美食之一!国际市场上,野生鱼子酱一公斤最高能卖到3万元,因此又被称作“黑黄金”!

  可这美味的鱼子也为鲟鳇鱼带来了灾难!早期,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的食欲,对它们大肆捕捞。到20世纪90年代,长期的过度捕捞导致黑龙江里上千斤鲟鳇鱼几乎消失。为了保护野生种群,又满足市场对鲟鳇鱼的需求,专家决定进行人工繁殖。

  选爸挑妈

  在自然环境下,鲟鳇鱼性成熟需要8~12年,这对繁育工作来说,时间太长了,等不起!

  必须得培育出长得快、品质高的新品种。

  经过对国内外十几种鲟鳇鱼的仔细筛选,科研团队最终决定让长得快、个头大的达氏鳇来当鱼妈妈。

  因为它特能生。一般一条200斤左右的鳇鱼,一次产出的卵就有约30斤!

  但达氏鳇天生娇气,特别爱生病,甚至死亡。

  为了避免这种生长劣势,科研团队选择了黑龙江本土的史氏鲟来当鱼爸爸。

  这史氏鲟爸爸很皮实,适应能力强。最关键的是,性成熟要比鱼妈妈达氏鳇早上至少五年时间。

  做B超、剖腹产

  鱼爸爸鱼妈妈选好了,接下来就是给它们人工授精。

  一般的鱼人工授精是直接把鱼妈妈的卵挤出来。

  可这鲟鳇鱼却不一样,得先动个小手术。

  因为鳇鱼妈妈的身体构造比较特殊。

  鳇鱼的产卵巢是U型管结构。管子长,鱼卵多,就造成了U型中间部分的卵无法排出。

  而这部分卵靠人工挤,是根本挤不出来的!

  科研人员从人体微创手术中得到了启发,开发出了鳇鱼的侧切手术。

  手术前还得先给鱼妈妈做个细致的B超检查呢!

  六七个工作人员合力才将沉重的鱼妈妈搬上手术台,细心的工作人员还为它准备好了柔软的毡布,以保持鱼妈妈皮肤湿润。

  然后在输卵管前端,切开一个2-3cm的小口,就能把U型管中间部分的卵全部挤出。

  之后只要将伤口缝合,手术就大功告成啦!

  鳇鱼愈合能力强,基本一个月左右伤口就能愈合。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两代科研人员,经过近30年不懈努力,终于在2017年,培育出了世界上首个鲟鳇鱼养殖新品种。

  它完全替代了野生苗种利用,在保护鱼种同时,还带来可观经济效益!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鲟鳇鱼养殖和鱼子酱出口国,占世界产量80%以上,正主导着国际鲟鳇鱼市场。

  为我国努力奋斗的科研人员们鼓掌!

>>>>完整章节全文在线阅读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