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家猪上山就为找个野新郎。在湖南省宜章县的莽山中,生活着有一种特别的猪——“莽山黑豚”。它特别之处就在于,母亲是几百里外的湘西黑猪,而父亲则是山上的野猪。何勇养的黑猪,就是用这个办法繁育出来的。他说这大山里原来没人养黑猪,几年前,他第一次来到这个瑶家寨子——跳石子。
莽山因为生态保护得好,经常有野猪出没。他从老乡那里听说,以前山脚下村民家养的母猪,曾经跑到山里和野猪呆在一起,后来带回一窝猪仔,当地人称“家野猪”。这种“家野猪”的肉质非常鲜美,可惜现在已经吃不到了。
于是何勇就想,我能不能如果弄几头母猪来跟山上的野公猪配种,生下的杂交猪肉来卖呢?可真的行动起来,何勇却犯了愁,该挑选什么品种的猪来和野猪配种呢?他最初尝试了藏香猪和花猪,可它们都因为难以适应当地山中的环境而出现了各种问题。最后,他在专家的推荐下,选择了湘西黑猪。
湘西黑猪的生长环境和莽山地区很接近,而且它还有另一个优势,能生养。而野公猪抵抗疾病和在野外寻找食物的能力都很强,两者优势互补,成功繁育除了身上长着黑黄两色条纹的小野猪。一般圈养的小猪出生后,都要在温室里呆到三个月大,才会出来活动,而何勇的这些猪仔却是野外生,野外长,个个野性十足。它皮厚毛长,又抗寒又抗冷的特点,在野外生存能力很强,就算下着雨,它们也会在外面照常活动。
平时,何勇将这一千多头猪全部放牧在这四千多亩的大山里,任它们四处游荡。记者有些好奇,这样到吃食的时候,何勇是怎么把他们召集回来的呢?
“我一敲锅,它们就会回来。”
一敲锅就回来?这可信吗?见记者不信,何勇亲自演示一下。果然,何勇将锅一敲,不过几分钟的工夫,小猪们就像一股风一样,成群结队地从山林里冲了出来。这莽山属于原始次生林,山路崎岖,平均海拔八百多米,能在这么高的山上来去自如,这群黑猪可不简单。
常年在野外活动练就了它们强劲有力的身躯,前脚短,后脚长,弓起来的背部是从野猪身上遗传下来的一些优势特征,这让它们爬山的功夫非常了得。不过,这些小猪仔也从野猪身上继承了一个让何勇头疼的习惯——打洞。Www.Cyewang.Com
野猪有打洞的习惯,在山上掏个洞,既能哺育幼崽,也能遮风挡雨。何勇养的这些猪,也继承了这个习性。原来野猪数量少,打几个洞对一座大山来说影响也比较小,可何勇这上千头猪,如果都去打洞,那山体肯定就毁了。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何勇给猪们建起了窝。经过多次野外观察,何勇依照野猪洞穴的高矮、大小,搭起了一排半人高的小矮棚,他把这叫仿生猪窝。猪往里一钻,大小正合适。
不过记者却有些奇怪,既然要搭猪窝,干吗不搭得高大宽敞点呢?何勇却说,建大了,猪还不愿意住呢!这是到底是为什么呢?想知道?请收看本期科技苑视频:母家猪上山就为找个野新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