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时候,创业就是灵光一现,想到个点子,然后挖坑自己跳进去。
今天说的这个创始人,为了找到真正的痛点,两次创业失败依然不放弃,生逼自己。
他叫吴岳衡,自从离开大学校园开始创业,永远留着最省事的发型——圆寸,永远穿最简单的服装——同一个颜色、同一款式的公司LOGO T恤,给人的感觉好像从来都不换衣服。
经过两次创业失败的试错,他发现了一个大痛点,创业公司是需要“打鸡血”的,说的再直接点,就是激励与荣誉体系。
比如,马云就是打鸡血高手。马云创业早期没钱,怎么搞员工激励?“穷开心”,对工作表现好的伙伴,没有条件进行物质奖励,马云就给他们“加寿”。每次总结会他都会给这位伙伴“加200岁”,给那位伙伴“加300岁”,有位伙伴加的最多,共加了9000岁。
但马云只有一个,现在也早已不是马云创业的那个时代,那么能否用互联网做出一款适用于普通创业者的激励与荣誉管理工具呢?吴岳衡觉得自己找到了真正的痛点。
吴岳衡是一个很有故事的创始人,多次创业养成了一股子韧劲,不服输,找到这个痛点,也有他创业过程中的深刻感受。
毕业就失业,连续创业失败!
吴岳衡从小文科比较好,但最后读了理科,考大学的时候报了工业设计系,考上了合肥工业大学。
但他理科不好,数理化特差,大学几年读下来,连最基本的PS都没学好。
2003年大学肄业。没有毕业证,大学白上了!
然后,成了典型的离开学校就失业!
值得欣慰的是,他很爱读报纸,上大学的时候经常看中国经营报(博客,微博),对商业这一块感兴趣,也一直在琢磨研究。
离开学校就失业,索性自己创业,开了个小公司,帮别人建网站,结果没干几天就干不下去了。后来来到北京,正式正儿八经地创业。
2008年的时候,东拼西凑几万块钱,创立公司,搞3D虚拟技术,做过3D虚拟展会,还尝试在鸟巢未对外开放之前用3D虚拟技术做鸟巢内部的展示。但是最终因为各方面的限制,3D技术搞不下去了。
辗转来到2014年10月,吴岳衡围绕社交电商创业,以“礼尚往来”为产品逻辑,推出了“往来”app,用户可以发起愿望,比如想要一个iPhone,分享至朋友圈后,朋友可以凑份子的形式赠送礼物,相当于一个众筹礼物的形式。
但是在2015年2月上线之后,推广效果十分有限,用户数量等若于无,很快就走到了尽头。
到最后,员工基本走光了,还欠着人家的工资,只剩下两个人陪着他。
找痛点的反思
在这段时间,吴岳衡进行了一番深刻的反思,“往来”没有做成,不是逻辑不对,也不是痛点找错了。
更为主要的是,他自己说的很真切,当初决定做“往来”这种社交电商的模式,是以一种“赛场型选手”的心态来做的,目标是做到BAT这种生态体系级别,结果产品本身已经被做的过重,缺乏使用场景,导致了后来的难以为继。
他自己概括一下就是,创业忌太过天真,切入点不能太重。
除了项目本身的反思,亲身经历过创业的过程,以及创业失利后的人去楼空,吴岳衡切实地从一个初创公司创始人、管理者的角度去思考了一件事,那就是这种初创公司的员工忠诚度和留存度,因为初创公司着实需要有一批忠诚的员工来实现健康稳步的成长。
如何找到价值5000万的痛点:挖空心思搞福利却难获员工忠诚度和满足感
留住好员工,除了与之对应的薪酬和对未来发展的一个美好愿景,需要一套健全的激励机制,做好福利。
在几乎绝望与苦苦煎熬的过程中,吴岳衡除了四处找投资,他没有完全放弃“往来”,而是在“往来”的基础上加入了一些小使用场景,其中就包括企业发福利,也就是e福利。
创业指南 www.Cye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