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七零废品站的鉴宝大师 > 第61章 试探与反试探

第61章 试探与反试探

    潘家园的热闹,像退潮的海水,到了下午便渐渐消散。

    只有一些固执的摊主,还在暮色里守着自己的小方寸地,等待着最后一位顾客。

    瘸腿李和庄若薇找了家路边摊,要了两碗炸酱面。

    瘸腿李吃得狼吞虎咽,他习惯性地把自己的紧张,宣泄在食物上。

    庄若薇则吃得很慢,那双藏在帽檐下的眼睛,不时地扫过四周。

    “你说的那个老小子,我看他不像会自己找上门的主。”瘸腿李放下筷子,抹了抹嘴上的油,

    “像他那种人,八成会派个小喽啰来试探咱们。”

    庄若薇没有说话。

    她知道瘸腿李的判断很准,这是他混迹市场多年的经验。

    “咱们怎么办?”瘸腿李又问,语气里带着一丝焦虑,

    “他要是不来,咱们就这么干耗着?”

    “不耗着。”

    庄若薇终于开口,声音平稳,

    “他会来,但不会这么快。他还需要验证。”

    瘸腿李皱眉:“验证什么?你不是已经露了一手了吗?”

    “验证‘苏纹’这个人,到底是不是他要找的那种人。”

    庄若薇拿起筷子,搅动着碗里的面条,“他要确定,‘苏纹’是真的有脾气,有规矩,还是在故作姿态,欲擒故纵。”

    “那……”瘸腿李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他觉得这盘棋,比他想的要复杂得多。

    “所以,明天,潘家园的规矩,要再加一条。”庄若薇抬起头,直视瘸腿李。

    “什么规矩?”

    “只修死器。”

    瘸腿李一口面条差点喷出来:“什么玩意儿?修死器?你这什么新词儿?”

    “潘家园里,有很多老物件儿,年份够了,也老得差不多了。”

    庄若薇没有理会瘸腿李的惊愕,

    “但凡有点眼力的人,都能看出来。这种东西,如果修好了,价值会翻倍。但它不是‘活器’,也不是‘假器’。他们没法用它做文章。”

    她顿了顿,语气变得更慢,每一个字都像是在敲击着空气:

    “这意味着,我们只做我们想做的活儿。我们不是为了钱什么都接。

    我们有原则。只有这样,才能把‘天工居’的人,逼出来。”

    瘸腿李听明白了。这是在把主动权,从市场转移到他们手上。

    “那……那要等多久?”

    “不知道。”庄若薇坦然回答,“也许三天,也许七天。也许更久。”

    “这么久?”瘸腿李又开始焦虑起来。

    每一天,对他来说,都是度日如年。

    “如果你想引出大鱼,就不能急。”庄若薇放下筷子,那碗面只动了几口,

    “鱼钩没放好,饵料不对味,再大的鱼,也不会上钩。”

    当天晚上,507所的京郊基地。

    陈舟听取了潘家园的汇报。

    “那个中年人,王大军的上线,代号‘裁缝’。”

    一名技术员在全息地图上,调出了那个中年男人的照片,“此人是‘十翼’在京城的外围联络人,负责情报收集和初期甄别。

    看来,‘苏纹’的出现,引起了他的注意。”

    “‘裁缝’,呵。”陈舟冷笑一声,“倒是个贴切的代号。把别人的路子,裁成他们想要的形状。”

    “今天‘苏纹’当场拒绝了他,后续他会有什么动作?”技术员问。

    陈舟没有立刻回答,他走到庄若薇的房间外,单向玻璃后,庄若薇正坐在桌前,手里拿着那块宋瓷残片,一动不动。

    “她今天做了什么?”陈舟问。

    技术员调出视频回放。

    “她修了一只民国老碗的冲线,用的手法很古朴,没有声音。

    而且,她还在现场,指出了那个摊主手里一件青白釉小碟的真伪。”

    陈舟仔细看着回放,特别是庄若薇修补瓷器的手部动作。

    他想起了她在训练场,操作那些精密设备时,那双异常稳定的手。

    “她还对‘裁缝’说了什么?”

    技术员调出对话录音:“‘我爷爷说,手艺人,修的是东西,养的是人心。人心要是脏了,再好的手艺,也是糟蹋。’这是原话。”

    陈舟的嘴角,极轻微地动了一下。

    他转身回到会议室。“‘裁缝’会试探,但不一定亲自出面。他会派其他人来。

    潘家园的规矩,庄小姐说的那个‘只修死器’,要怎么配合?”

    “已经安排下去了。”技术员回应,“瘸腿李那边,会把这个消息散布出去。

    同时,我们会在潘家园的各个角落,安排‘托儿’,带着符合条件的‘死器’,去找‘苏纹’。”

    “记住,不能太刻意。”陈舟警告道,“要让那些‘死器’出现得自然,让‘苏纹’表现得自然。

    ‘裁缝’是个老狐狸,任何一点破绽,都会让他起疑。”

    “是!”

    第二天,潘家园。

    “苏纹”的名声,像风一样,在圈子里传开了。

    “听说没?潘家园来了个女把头,手艺是祖传的,能把瓷器裂缝给你修得‘冲线不见’!”

    “嗨,这算啥。我听说的厉害着呢,那姑娘眼力毒,随便一摸,就能摸出你东西的来路,是哪个窑口,哪个师傅烧的,甚至连师傅是瘸腿还是独眼,都能说个一清二楚!”

    “那老周家的破碗,愣是给她修活了,真是神了!”

    伴随着这些夸张的传言,“苏纹”只修“冲活儿”,不修“磕活儿”的规矩,也跟着传遍了整个市场。

    那些指望她能把残缺宝贝修复如初,卖个好价钱的人,碰了一鼻子灰。

    瘸腿李在潘家园里,扮演着一个称职的经纪人。

    他忙得脚不沾地,一边四处散布着关于“苏纹”的“传说”,一边又用各种理由,拒绝那些想让庄若薇修补“磕活儿”的人。

    “哎哟,老板,您这乾隆的玉壶春瓶,磕了这么大个口子,我们苏师傅可不接。

    她只修裂纹,不补缺的。”瘸腿李满脸堆笑,语气里带着一丝遗憾,又带着一丝傲慢。

    “这什么怪脾气?钱都不赚?”有人抱怨。

    “不是钱的事儿!”瘸腿李一瞪眼,

    “我们苏师傅说了,东西有东西的魂儿,缺了就缺了,是它的命数。强行补上,那是糟践!她只修那些被不小心冲裂的,那是能救的。这叫规矩,懂吗?”

    这话传出去,果然更给“苏纹”镀上了一层神秘的光环。

    “怪哉,怪哉!”有老行家捋着胡子,感慨道,“如今这世道,居然还有这般有规矩的手艺人!”

    而就在此时,几个“死器”适时地出现在了瘸腿李和庄若薇的摊位前。

    一块青铜残片,上面有道细微的裂纹。

    一个明代瓷碗,胎体已经老化发脆,一道冲线贯穿半个碗身,仿佛随时都会碎裂。

    一个汉代的瓦当,上面有道高能震裂的豁口,内部结构已被破坏,这种裂痕是无法修复的“死活儿”。

    庄若薇照单全收。

    她不看价格,不看品相。她只是沉默地接过那些“死器”,然后,用那双灵巧的双手,一丝不苟地,将那些看似无法修复的裂纹,用“冲线不见”的暗钉锔,一一修复。

    只是,当她触碰到那件汉代瓦当的时候,她的身体,不易察觉地僵硬了一下。那上面残留的,是与宋瓷残片相同的,那种高能震裂的豁口。

    这是507所的考验。也是那个“裁缝”的试探。

    “苏纹”的身份,越来越深入人心。她不仅仅是一个手艺高超的修复师,更是一个有着神秘背景和古怪规矩的“高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