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崖的归顺,如同推倒了一块关键的多米诺骨牌。黑石、黄风、野狼峒那几家本就摇摆的小土司,见最强的唐崖都彻底服软了,哪里还敢有半分异心?纷纷遣使送来降表,赌咒发誓效忠,只求能保住眼下的一点安稳。至此,鄂西山区大大小小的势力,至少在明面上,都已纳入了以施南府为核心的同盟体系。
地盘大了,人口多了,向拯民肩上的担子也更重了。他知道,在这乱世,安身立命的根本,除了能让百姓吃饱饭的新政,更要有能守护这一切的锋利爪牙——强大的军队,而军队的核心,便是精良的武器。
眼下,他的军队装备虽然领先这个时代,但产量严重不足。火器营只有部分精锐换装了线膛枪,“雪魄炮”更是只有区区十门,分散在施南、宜昌等地,难以形成压倒性的火力优势。
“必须扩大军工生产,而且要统一标准,提升效率!”向拯民将阿铁、覃玉召来,提出了整合军工的想法。
他将施南府原有的军工坊、唐崖寨新建的军工坊,以及覃家寨(作为最早盟友,也建立了一个小型辅助作坊)的工匠和资源全部整合起来,成立一个统一的“鄂西军工总坊”。
“阿铁,”向拯民看着这个从巴寨铁匠一步步成长起来的得力干将,“这个总工匠的位置,非你莫属。所有军工生产、技术研发,都由你统一调度管理!”
阿铁如今气质沉稳了许多,但接到这个重任,还是激动得脸色泛红,他用力抱拳:“向师傅放心!阿铁就是不吃不睡,也一定把咱们的刀枪火炮,打造得又快又好!”
“光靠熬是不行的。”向拯民拍拍他的肩膀,“要讲方法,要定规矩。”
他给阿铁指明了三个方向:
第一,批量制造线膛枪和雪魄炮。集中最好的工匠和资源,全力生产这两种核心武器,目标是让火器营全面换装线膛枪,并组建更多、更强的炮兵部队。
第二,研发新式弹药。实心炮弹威力有限,必须尽快攻克“***”(爆破弹)的技术难关。同时,向拯民画出了“手榴弹”的草图——一个生铁铸造的外壳,里面装满黑火药,留出引信,用于近距离投掷,弥补火枪和火炮之间的火力空白。
第三,制定标准,分工协作。不同的作坊可以根据自身资源和工匠特长,专注于生产特定部件,比如施南本部负责最核心的枪管锻造和线膛拉制,唐崖分坊利用其矿产优势,负责铸造炮弹壳和手榴弹外壳,覃家寨分坊则负责生产木制枪托、包装箱等辅助部件。最后统一运到总坊进行组装验收。
这个“标准化、分工协作”的理念,让阿铁和覃玉都眼前一亮!这无疑能极大地提升生产效率和质量稳定性。
覃玉立刻意识到了其中的关键:“拯民兄,要实现分工协作和统一质量,原料是关键。如果各地送来的铁料、硫磺品质参差不齐,造出来的东西必然良莠不齐。”
她主动请缨:“原料采购和验收的标准,由我来制定。我会根据打造枪管、铸造炮弹等不同用途,明确所需铁料、硫磺、硝石、木炭的品级和规格,设立严格的验收流程,确保每一批进入工坊的原料,都是合格的。”
“太好了!”向拯民赞道,“有覃姑娘把关原料,阿铁负责生产,我便再无后顾之忧!”
说干就干。整合令一下,各地的工匠和设备开始有序向施南府主坊和唐崖分坊集中。覃玉带着柳明和几个老账房、老匠人,日夜钻研,制定出了一本厚厚的《军工原料采买验收则例》,里面详细规定了各种原料的色泽、硬度、纯度等标准,以及抽样检测的方法。
从此,任何运进军工坊的原料,都必须经过严格的检验,不合格的坚决退回。这一下,起初还习惯性以次充好的某些原料商人叫苦不迭,但看到施南府态度坚决,甚至因此处罚了几个试图行贿蒙混的商人后,也都老实起来,不得不按照新标准提供优质原料。军工生产的质量基础,被牢牢夯实。
阿铁则沉浸在扩大生产的忙碌与兴奋中。他按照向拯民的指示,对各个工坊进行了重新规划分区。铸造区里,几座高大的化铁炉日夜不息,铜水和铁水奔腾流淌,浇铸出炮管和弹壳的粗胚;锻造区里,健壮的工匠们喊着号子,用重锤反复锻打着烧红的铁条,将其延展成***管的熟铁板;最核心的枪械加工区,则集中了手艺最精湛的工匠,他们使用着阿铁和改进的工具,小心翼翼地钻孔、拉制来复线、打磨零件……
而雪魄,似乎也对这充满了金属撞击声、炉火轰鸣声和独特气味的地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它不再只是远远巡逻,而是经常会溜达到军工坊的外围,找一个能晒到太阳又不会妨碍工匠干活的地方,悠闲地趴下来,眯着眼睛,听着那有节奏的叮当声,看着里面忙碌的景象。
它也不怕那些飞溅的火星和灼热的气浪,偶尔有工匠休息时,还会大着胆子拿些清水给它喝。久而久之,工匠们都习惯了这位特殊的“监工”。
不知从何时起,工坊里流传起一个说法:“白虎镇坊,器物精良”。工匠们都觉得,有这通灵的白虎战神蹲守,他们打造出来的火器,肯定也带着一股灵性和煞气,必然更加精良耐用!这种带着些许迷信的想法,却无形中进一步提升了工匠们的认真程度和归属感。
在这样高效且充满干劲的氛围下,军工生产进展神速。
一批批制作精良、刻有统一编号和简易白虎标记的线膛枪,从组装线上下来,被送往军队。火器营的士兵们抚摸着这些新家伙,爱不释手,训练的积极性更高了。
新的“雪魄炮”也被一门门铸造出来,炮身更加规整,结构有所强化。炮兵队的规模不断扩大。
而向拯民最关心的两个新项目,也取得了突破。
“***”经过无数次失败的试验,阿铁和工匠们终于初步掌握了铸铁弹壳的厚度控制、内部火药装填以及延时引信的制造工艺,虽然可靠性和精度还有待提高,但已经具备了实战价值。
“手榴弹”则相对简单,生铁铸造的外壳,装上火药和引信,虽然粗糙,但近距离投掷的威力足以震慑敌人。向拯民已经着手挑选臂力好的士兵,开始进行投弹训练。
看着库房里堆积如山的崭新武器,看着操场上士兵们热火朝天的训练景象,向拯民心中豪情万丈。有了这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军队,再加上稳固的后方和不断发展的民生,他终于有了在这波澜云诡的明末乱世中,真正立足并施展抱负的底气!
鄂西军工总坊的烟火,日夜不息,那叮叮当当的敲打声,不再是简单的劳作,而是为这个新生势力锻造脊梁的雄壮乐章。这声音传遍鄂西,也必将传得更远,宣告着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正在南方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