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推测,”
放下手中的文件,李毅安说道:
“他会做出选择的。”
在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李毅安的语气是自负的,这种自负甚至有点儿傲慢了。
“唯一的变数是美国,美国在四年前与哈萨签署了协议,承诺为其提供军事保护。”
四年前,美国与哈萨达成为期50年的《石油美元协议》,确定将美元作为石油计价货币,使美元与石油紧密挂钩,美国则为哈萨提供军事保护。
不仅如此,美国还支持哈萨提高石油利润分成比例,这也就是逼迫联合石油公司割肉了。
这自然激起了联合石油公司的不满,为此,在过去的几年之中,联合石油公司一直在华盛顿与美国政府扯淡,指责其违法。
刚刚从哈萨回来的李明宇想了一下,说道:
“如果易扑拉欣七世向华盛顿求助,华盛顿插手的话,我们很有可能无法追究他的责任。”
“那又怎么样呢?”
李毅安反问道:
“美国是不会为了哈萨和我们撕破脸的,而且我们并没有去动《石油美元协议》,只是为了给哈萨一个教训而已。况且……”
稍微顿了一下,李毅安接着说道:
“就卡特来说,他是什么都不会做的。”
对于这个所谓的“仁宗”,李毅安是有着充分了解的,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伊朗,当伊朗人要推翻巴列维的时候,面对这个美国在中东最重要的合作伙伴、最大的军火客户,同时还是第一大产油国可能落到其它人之手,卡特选择了什么?
要求巴列维放弃权力……
我了个去,这就是美仁宗的做法,总得来说,就是主打一个收缩,为了收缩可以什么都不管不问。
要不然上台第一刀就是砍到中情局,直接裁了800名老牌间谍的工,主打一个只要没有坏消息那就没有坏消息。
碰到这样的家伙,幸亏美国血条够厚,要不然不等里根上台,估计就直接寄了。
所以,碰到这样的对手,有什么好担心的。
“而且这只是哈萨的内政而已。”
摆了一下手,李毅安看着李明宇说道:
“哈利德会做出选择的,毕竟,野心是会膨胀的,至于易仆拉欣七世……就交给哈利德处理吧。”
“阁下,如果他不处理呢?”
“那就把他们全都处理掉。”
李毅安的声音不大,就像是在提着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似的,其实,这才是最冰冷,最现实的一面。
虽然在很多时候,李毅安都表现的非常开明,可是在心里,他非常清楚
政治定律第一规则是什么?
就是要果断!
你只要一犹豫,底下人就会窃窃私语,你只要举棋不定,底下人就会自谋出路。
自古以来手黑的和跑得快的结局都还可以,就多谋少断的最惨!
这是常识,就像巴列维一样,他如果能像神棍一样下手的话,那么,他的王座就会稳稳的。
同理,在国际上也是如此。
你只要一犹豫,那么就会付出代价,你只要举棋不定,联盟就会四分五裂。
当断不断,身受其乱。
所以,有些麻烦总是要解决的。
当然,如果他们能自己动手,那就再好不过,毕竟,能养狗的话,本身就可以解决很多麻烦。
狗嘛!
能主动去咬人,总好过自己去动手吧!
随后,李毅安又和他聊了一些外务上的问题,虽然刚刚从哈萨回来,但是聊着聊着,李明宇还是提到了他上周去欧洲时听说的事情。
“……当时,经济考察团刚刚抵达德国,北威州州长屈恩在欢迎宴会上说,“贷款50亿美元,现在就签,贷款200亿,宴会后谈判一小时签字。
另外,在法国也是如此,因为那边要搞120个大项目,法国希望能够给他们10个,并且愿意提供贷款。而且在考察团还没回来,法国巴黎银行董事长已经先一步到京了,一过去就提出了25亿美元的贷款计划。……”
听着李明宇提到的这些,李毅安微微点了点头,然后说道:
“是啊,资本也要找出路呀。现在虽然俄国推行战略扩张政策,可是为了给资本找出路,他们却向苏联提供了大量的技术、设备和资金,对苏联是如此,况且是那边呢?”
有时候,现实真的很神奇,与想象中的封锁不同,在那边与西方各国接触后,西欧五国非但没有封锁,反而争相借钱给他们。
究其原因是什么?
是西欧各国正在经历经济危机,资本过剩,开工不足,千亿游资都盯着那个巨大的市场。因为想和他们拉上关系的企业太多,代表团坐汽车已经参观不过来了,只好搭上军用直升机,一上午就走访三个厂子。
军用直升机还是其官方主动提供的。
其实这就是冷战的常态,尽管是冷战对手,西方银行和政府却竞相以优惠条件贷款给苏联,因为这其中有巨大的商业利益——贷款通常与出口信贷绑定。也就是说,西方贷出的钱必须用于购买贷款国的商品,比如德国的工业设备、美国的粮食。这直接拉动了西方的出口和就业。
而且也是政治上的“缓和”政策:70年代是美苏“缓和”时期。通过经济联系将苏联纳入西方金融体系,被认为可以增加其依赖性,从而约束其行为,维护战略稳定。
这种慷慨的借贷在另一个世界,会在明年年底发生了根本性转变。苏联入侵阿富汗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苏实施制裁,包括严格限制信贷。贷款利率变得更高,条件也更苛刻。这标志着“缓和”时代的结束,也加剧了苏联80年代的经济困难。
“阁下,暹罗和那边签署了经济协议,那么我们会不会……”
不等李明宇把话说完,李毅安就直接了当的说道:
“我们和西欧不一样,我们的资本是有去处的,南洋自由贸易区、韩国、东非甚至南非,都需要我们的资本,对于我们来说,现在最重要的是发展,而不是为资本寻找去处,我们欧洲之间的差距还是非常大的……”
这正是SEA与西欧最大的区别。
资本不过剩,开工也是充足的。
究其原因是因为市场足够大——仅仅只是自由贸易区,去年成员国的经济总量为13763亿美元。
如果再加上韩国的571亿,就已经超过了14000亿美元,更重要的是,整个自由贸易区是一个快速工业化的地区,对于资本的需求,远远超过其它任何国家。
虽然SEA金融界为其提供了上千亿元的贷款,但是包括SEA在内的自由贸易区成员还从西欧获得了超过五百亿美元的贷款和金融融资。
不过,与很多国家不同是,南洋自由贸易区所有成员都被国际金融市场视为“AAA级”的借款人。历史上,他们从未拖欠过任何一笔外债,即使在石油危机时期也坚持还款。
对银行来说,这是一个极其安全、几乎零风险的放贷对象。也正因如此,获得的5-10年的长期贷款利率却能低至1.5%-2%。
源源不断的低成本国际融资进一步助推了南洋地区的经济发展,而另一方面呢?
庞大的市场需求,快速发展的超感性经济,让SEA根本就不担心资本过剩。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更需要担心资本不足。
“我们现在大概还有10年的窗口期,接下来的十年,对于我们而言是极其重要的,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十年后,SEA的国民生产总值将会超过美国,成为蓝星第一,而到时候,自贸区的经济总量也将会超过西欧。
而在这个十年中,在我们一方需需要通过国债、融资、贷款等方式获得国际资本的同时,我们还需要向我们的朋友提供大量的贷款,这是金融一体化的必然。
也只有如此,才能够实现未来对西欧经济圈的超越……”
李毅安说的是什么?
当然是超美赶欧了,南洋与欧美最大的不同是什么?就是他们都是赶超型经济体,在过去的三十年里,他们都是处于这种赶超之中。
十年!
说快不快,说慢不慢,如果十年后,南洋经济体能够实现人均8000美元以上人均GDP,再加上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韩国、九州,那么这个经济体,势必将会成为世界上最大,也是最重要的经济体。
与此同时,还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人口接近三亿,而且拥有庞大的内需市场,这必定是全世界市场最大的经济体。
在这种情况下,相比于为资本寻找出路,更重要的是利用各种资本发展自身的经济,这才是最重要的。
同样也是最关键的!
毕竟,这可以说是最重要的窗口期,在未来的十年中,苏联的咄咄逼人的攻势,美国的全面反攻,这为SEA的赶超带来了难得的机遇期,对于美国来说,主要的问题是击败苏联。
而另一方面,从经济上来说,不需要考虑会出现什么贸易竞争对手!也就是传统的德国而已。
十年!
只要抓住这十年,所有的一切都将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