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我修的老物件成精了 > 第52章 家乡的水土,家乡的孩儿

第52章 家乡的水土,家乡的孩儿

    事实证明,灵性和灵性也是不一样的。

    古陶屋的灵性深沉厚重,灵光内蕴。沈乐新烧出来的陶屋配件,灵性活泼跳跃,感觉随时随地都要站起来,自己跳个舞。

    沈乐勉强把它们拼在一起,缝隙里刷上鱼鳔胶,用特制的夹具固定好。前脚干完活儿,转身去喝口水,后脚就听到“趴”的一声:

    一扭头,粘在当中的鱼鳔胶崩开了……崩开了……崩开了……

    古陶屋的碎片岳峙渊渟,固定在原处不动;沈乐新烧出来的配件,往外挣了差不多有半厘米,连夹具都给顶开了。

    粘在当中的鱼鳔胶,拉出了肉眼可见的长长一条,看着简直像撕心裂肺的呐喊:

    “我不要靠近它!我不要和它融为一体!”

    啊这……

    灵性太足也不行吗?要不然,把灵性降低一半,或者降低三分之一?

    沈乐来来回回,又折腾了七八遍。灵性多了不行,多了它自己挣扎,绝不肯与古陶屋融合到一起;

    灵性少了也不行,少了支撑不住,没法蕴养这座古陶屋,让它原有的力量渗透过来。

    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一口气把本地瓷土和灵性瓷土的比例,调整到235:765这么一个扭曲的参数,终于让它们勉强不再打架。

    然后沈乐就发现,它们虽然不打架了,却也不融合,无论如何不肯融合。感觉,就像两块磁铁的南极和南极,北极和北极,死命怼在一起,相看两相厌……

    “所以到底是差在哪里呢?”

    沈乐苦苦思索,皱眉纠结。想了半天,他不得不摸起电话,打给景德镇的瓷妖赵先生,以及他认识的,几位做瓷器修复的老师:

    “请教一下,修复瓷器,是不是最好用这件瓷器原产地的瓷土?”

    “你在开什么玩笑?学校里的课都还给老师了吗?”本校老师,给沈乐上过课的老师,喷起他来是最没有顾忌的,完全不用考虑沈乐现在的能力和社会地位:

    “修复破损瓷器的原则是什么?你重复一遍,原则是什么?”

    “是……原真性原则,最小干预原则,可逆性原则,抢救优先原则……”沈乐老老实实回答。老师继续追问:

    “那你告诉我,你找原产地瓷土,烧制配件,给它粘上去是图什么?”

    “好吧……”沈乐恭恭敬敬地放弃了。没办法,文物修复,博物馆修复是这个样子的。

    宁可用石膏做出它的残损部分,露出大块大块白色,也绝不做出一个看似天衣无缝的瓷器来!

    就是要让参观者看看它原来是什么样的!

    他想了想,再打给另外一位大佬——这位大佬也是博物馆里的修复高手,区别在于,他除了白天上班埋头苦干,下班时间,还经常接私活儿。

    帮各家私人收藏馆,各个有钱人,仔细修复他们到手的文物。这可就不按照文物修复的标准来了,怎么看着漂亮、怎么看着天衣无缝怎么修。

    接到他的电话,大佬也非常耐心,仔细指教:

    “不同的地域,不同的胎土,各种元素含量不同,呈现的色泽不同。比如磁州窑使用河北大青土,含铝量高,胎体灰白粗松……”

    这个知识点,沈乐哪怕是古建筑修复方向的,不是瓷器修复方向的,也能一个磕绊都不打地背出来。

    耀州窑采用陕西富平土,含铁2%-3%,胎色呈灰黄;

    钧窑选用禹州黏土,含硅量达70%,胎骨厚重;

    景德镇以高岭土+瓷石二元配方著称,元代AlO含量提升至19%-23%;

    龙泉窑使用紫金土,含铁4%-8%,形成朱砂底特征;

    德化窑采用优质高岭土,氧化钾含量达5%,胎质透光……

    “一般来说,修复各种瓷器,还是要用同类胎土,最好是原产地的瓷土。”大佬继续指教:

    “就像汝窑,一样是汝窑,河南宝丰汝瓷的三氧化二铝,含量为27.71%,江苏徐州的汝瓷,含量就有28.08%。看着好像0.3的差距,仔细观察,还是能看出微妙差别的……”

    沈乐老老实实地听着。虽然这些知识不用全都背下来,但是,多知道一点,总有哪一天能用得上。

    等到大佬讲完一堂课,停下来不知道换气还是喝水的时候,他再继续请教:

    “那么,需要找到这些文物,原来取瓷土的矿坑吗?还是差不多的就行了?”

    “当然差不多就行啊!几百几千年前的文物,别说矿坑,山都不知道哪儿去了,你上哪儿找去?

    ——对了,你测量文物里的元素含量,埋藏在地下多年的,要记住经过调整,才能拿来作为对照,寻找对应的胎土。嗯,有几篇论文你记一下……”

    有老师给指路太好了!

    有老师给书单实在是太好了!!!

    沈乐埋头苦干,努力啃书本。把这些论文、书籍融会贯通,这才重新起身,把旧陶块捧到隔壁实验室,重新测量一遍元素含量。

    嗯,经过数值调整,大概能推算出旧陶块里的元素含量,由此推测大致的胎土产地。至于要不要精确到原来的矿坑么……

    这种问题,问学校、博物馆的老师,就真的不行了。沈乐想了想,硬着头皮打给景德镇的瓷妖赵先生:

    “那个……请教一下……”

    “没空!不想说!忙死了!”

    啪嗒,电话挂断。沈乐握着手机,摇头苦笑:

    果然,果然,出来混都是要还的。他把瓷塔的烧制方案丢给赵先生,顺便把瓷塔大量烧制、用以调理山川地脉,免于劫气淤积的任务,也丢给了赵先生。

    虽然大量生产瓷类法器,有助于赵先生这一脉提升灵性,增强功力,甚至积修功德,多培养一些小瓷妖出来,可是……

    同类产品烧得太多了,真会厌烦到吐啊……

    而且还不是一百件、两百件就能完事儿,照沈乐之前的估计,上千件都是往少里算的……

    虽然这个计划对赵先生有大好处,也挡不了他一段时间内看到沈乐,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

    沈乐苦笑了一会儿,只好拜托顾玉林,给景德镇那边的特事局驻守人员打电话,打听一下赵先生什么时候能休息。

    再拜托人快递去一盒灵果、一盒灵丹,算是打招呼赔罪。等东西送到,打听得对方脸色稍微缓和,再打电话过去请教:

    “修复古代瓷器的时候,如果要唤醒、调和它的灵性,需要找到它原来取土的矿坑,从原处取土烧配件吗?还是只要附近就可以了?”

    “唔,一般来说,只要是附近的就可以了——虽说一方水土烧一方瓷器,可是,一个范围之内的,总归大差不差。”

    讲到自己的专业领域,赵先生立刻精神抖擞,滔滔不绝地开讲:

    “毕竟几千年过去了,景德镇附近的瓷土矿,都挖空几座了——就算是同一个矿,中心和周边,靠近山顶和靠近水脉,灵性也有不同,你能感觉到吧?”

    其实不太能感觉到,但是你既然指出来了,未来可以去仔细感应。沈乐默默点头:

    “如果我的要求比较精细呢?”

    “那就尽量找原矿坑了,或者近一点的。”视频对面,赵先生懒洋洋摊手:

    “要不然,你把东西带过来一下,我帮你看看是哪里产的?没准我正好认识呢!”

    “那太感谢了!我先努力找一找,如果实在找不出来,一定请您帮忙!”

    沈乐感激地俯身行礼。赵先生挥挥手,挂断电话,继续烟熏火燎地忙去了。沈乐深深吸一口气,开始查资料,打电话,询问情况。

    就在他想要亲自出发,去可能的矿坑所在地取土测试,打电话给顾玉林的时候,被顾玉林拼死拦下了:

    “我帮你联系!我帮你找人取样!你还是在家待着吧!!!”

    “怎么啦这是?”

    沈乐愕然。想了想,大概是他之前闹的一场有点大,特事局承担了太多压力。想起来真心有点抱歉:

    “这个,我这次绝不乱跑!我就在国内走走!——我发誓绝对不打架,有人攻击我,我也交给你们处理!”

    “不是这事儿。”顾玉林一张脸蜡黄蜡黄的,两个黑眼圈深深嵌在脸上,二十来岁的小伙子,可怜眼袋都耷拉了下来。

    他恳切地看着沈乐,只差五体投地,当场给沈乐磕一个:

    “你不知道,最近这段时间,情况越来越糟了。我们特事局这群人,东奔西跑,眼看快要忙不过来了!”

    “到底怎么啦?”

    沈乐看看他的脸色,确实像是连续996了半年,或者,干脆007了两个月的样子。

    算了算,他宅在家里干活,都没两个月那么长时间,顾玉林是怎么把自个儿糟蹋成这样子的?

    “就是……灵气复苏嘛。”还是老问题,不过,老问题在程度加深以后,也出现了许多新问题:

    “人的体质能够更好,更容易修行,灵草灵花长得更好,各种动物更容易成妖。有你的瓷塔调理地气,戾气化散,确实也不容易有怪异,但是……”

    但是会被灵气复苏影像,更容易出现的,不止是人类和各种妖怪啊!

    还有一类,还有一类才是更常见的,更容易出问题的……

    “一天天的,不是这里闹,就是那里闹。”顾玉林表示心力交瘁:

    “关键人总是要死的啊!动物也总是要死的啊!灵气复苏之下,各种怪异的概率,都大幅度提高啊!

    ——你都不知道我们这段时间忙成什么样了!”

    “啊,有这么严重吗?”

    沈乐茫然:“我根本没感觉啊……”

    他一天天的在家干活,老板娘上门送餐,或者他走过去吃。街面上清清静静,也没有看到什么异状……

    “您当然感觉不到啊!”顾玉林血泪控诉:

    “您这块地盘,一天天的有多热闹,有多少化形的妖怪开店做生意,什么小东西能成型!别的地方就不行了,荒郊野外,老城区,工厂……

    前几天,就前几天,写字楼里还冒出来一个,我们安抚好久才安抚下来……”

    沈乐已经替他感到头疼了。谁都不想突然多出一块工作量的,奈何灵气复苏、天地异变容易,修行者的培养有个过程。

    在这之前,有点什么异动,就全靠特事局的人,还有其他修行者来顶了……

    顾玉林苦兮兮地看着沈乐:

    “原来我都是你的专属联络人了,现在人手不够,又把我拎过去,这些天东奔西跑没一天停的……

    您千万不要乱跑了好吗?!您在家待着,有什么事情,我们还有后备支援力量……”

    “可是我只会劈个雷、扔个火球啊!”沈乐惊悚。我不会驱魔啊!也不会役鬼!

    我连画符,都不会画你们需要的那种,除非你们赶紧把对口符篆送到我面前!

    “够了!够了!”顾玉林大松一口气:

    “我们也只是需要兜底的武力支援!您一个人兜底,顶我们好几队人马,我们大量人手,就可以腾出去处理别的事了……”

    沈乐安抚了他几句,承诺绝对不乱跑,绝对在家待着,不给顾玉林增加工作量。

    至于瓷土矿的取样和检测问题,大可以丢给其他专业人士去做,沈乐只需要等结果就好……

    结果很快就等来了。按照沈乐提供的数据,三份瓷土被快速送到他手中,等待他研究适配性:

    “挺近的嘛……早知道就自己走一趟了,反正没几步路……”

    这三份瓷土,全部来自越地——确切地说,是如今上虞、余姚、绍兴、宁波等地。

    从珠溪镇出发,也就方向盘一打,早上出发,晚上返回到家的事儿。

    沈乐把三大箱瓷土摆成一个等边三角形,捧着旧陶块们,小心翼翼放置在中间,闭目感受这些未成型的灵性流动:

    “感觉到了!这份来自东钱湖附近的,和旧陶块们的气机最亲近,灵性最吻合!”

    所以……果然是家乡土吗?

    家乡水,家乡土,烧制出来的来自家乡的明器,护着家乡孩儿们的魂魄……

    沈乐捧起几块旧陶块,小心放进那箱瓷土当中。第一次,所有的陶块都快速震动起来,急不可耐地往箱子那边异动,往瓷土里钻:

    “等等!你们慢点儿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