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大雨倾盆,但学子们喷火的双目和坚定地决心即使隔着雨幕也传递给了百官。
“诛奸佞!诛方家!”
水雾弥漫的午门前,诸位大人的小厮随从跑来,给各家的主子打上伞,护着他们回衙门办公,或是回衙门里。
宁亲王被学子们的眼神烫到,大骂:“禁军呢?!还不赶紧给这群人轰走?再不走全拿下关进大牢!取消他们的春闱资格!”
禁军看着闹成一团的学子,也厉声斥责:“速速离去!否则全部拿下!”
那群学子一抹脸上的雨水,大声道:“你们关的住我们的人,但你们关不住我们的心!”
“正气尚存,我们读书人的脊梁,不会丢!”
刘玉容气的跳脚:“反了!我看真是反了天了!”
翰林院的人开口:“我看他们就是仗着自己是考生的身份,觉得我们奈何不得,揪出几个里面叫的最欢的人,关一段时间,看他们还敢不敢了。”
别看他们之前说的厉害,这么多人全都关起来,谁也不敢担这个责任。
听到他的话,其他人纷纷点头,吩咐人去将里面叫的最起劲儿的人抓出来。
赵行一看人过来,心知不好,立马高呼着后退:“他们不肯为正义发声,那我们就努力春闱,待我们高中之后,势必恪守正道!!”
“恪守正道,直气长存!”
刚准备抓他们,没想到这群人跑的比兔子还快,宁亲王顿时骂骂咧咧:“兔崽子们!”
——
弘德殿内萧昱照正焦急的左右踱步,听到下面的人传回的消息,他一脚踢到了朝恩身上:“不是说了小心点?怎么还给人打晕了!”
朝恩苦着一张脸:“做戏做全套,众目睽睽之下,也不好做的太明显了,王大人的伤势看着骇人,实际上应是问题不大啊!陛下如果不放心,让人送去一些跌打伤膏过去?”
萧昱照点头:“送!将宫里最好的棒疮膏给先生拿去!另外,传召大理寺卿、都察院掌院、刑部尚书三人觐见。”
朝恩连忙答应了。
大理寺卿、钱掌院和袁尚书三人刚才都在外面观刑,三人都是行家,自然看的出来打廷杖的人水都放成海了。
那伤不过是看着严重,实际上抹点膏药不出几天就能下地跑了。
也就吓唬吓唬外行的人。
三人匆忙换了衣服进宫,在殿门前撞见,瞬间就猜到陛下喊他们做什么了。
三人一齐踏进了弘德殿内。
萧昱照等他们行完礼,开门见山:“邵大人弹劾的内容,还需要审多久?”
袁尚书肃容:“启禀陛下,此事分为三个案子,一是工部失火案,二是,行宫承重梁被换,三是邵大人指出的方家三条罪证。”
“工部失火案现在已经调查清楚,乃是工部韩侍郎谋划,意图毁去工部档案,行宫承重梁被换一案,根据拿下的工部主事、所副两人指证,也是韩侍郎指使,在审讯时,韩侍郎多次畏罪自杀,皆被阻止。直至康汝良在锦衣卫指出此事与方正坤有关,韩侍郎在诏狱见到方正坤后——”
“经过刑部再次审讯,这才拿到韩侍郎的口供,亲口供述此事乃是方正坤指使,并供认出,长洲县知县和方家勾结,谎报县城修葺款,数十年来私吞国库十五万两等罪证。”
“方津所参与的谋杀两名工匠之事,顺天府已将犯人移交至刑部,经过审讯,方津咬死是他一人所为。侵占良田和走私一事,虽有吴县县丞拿出密账并作证。”
“据县丞所言,方阁老的三儿子在长洲无法无天,强占人妻……逼迫他同流合污参与走私,他不从,被逼家破人亡,妻子受辱自尽,儿女先后被害,他提着一口气一路逃亡进京,只为报血海深仇,此事长洲县衙,上下皆有参与。”
“臣等没有核查,不敢妄信,已让人去姑苏调查,需要时间。”
钱掌院附和:“臣派人监察,事实正如袁尚书所言,只是对于韩侍郎所供认的内容,方正坤矢口否认,但臣等,已搜集了证据,确认是方正坤指使。”
大理寺卿也开口:“臣前两个案子,已复审完毕,韩侍郎罪证确凿,方津罪证确凿,收买亡命之徒杀害工匠,凶手也已捉拿归案,指认了方津。”
三人拿出证人证词和案件审理流程和结果。
萧昱照看完后,下了决断:“既然如此,那就一件一件审!承重梁被换一事和工部失火一事,水落石出,那就先处理这两件事!”
“主谋工部韩侍郎,身为朝廷命官,非但不以身作则,还徇私枉法,纵容属下偷梁换柱、以次充好,贪污受贿,事后为了洗脱嫌疑放火烧档案,数罪并罚,念其事后戴罪立功,供认出主谋并且主动坦白其他罪证,判他秋后处斩!”
“其家眷不追究罪责,但三代子孙不得科举入仕!”
“方津,设计谋杀两名工匠,证据确凿,秋后处斩!家眷流放寒城。方正坤,数罪并罚,摘去乌纱帽,革除太常寺少卿一职,念在其父面子上,从轻处置,拖去午门杖六十!关押回方家,待方家查清后,再流放。”
三人都没想到萧昱照这么干脆的下了判决,愣了一会儿齐声道:“陛下圣明!”
“圣明?哼!真如此圣明,下面的人岂敢这么胆大妄为?朕给你们十天时间,让监察司的人出动协助你们,必须尽快拿到姑苏那边的调查结果!不然让那些学子,让京城的百姓怎么看待朝堂?怎么看待百官,怎么看待朕?”
三人对视一眼,表情变得凝重起来:“臣遵旨!”
等他们走后,萧昱照心绪难平。
先生为了他能做的全做了,就差这临门一脚,他又岂能拖后腿儿?
“禀陛下,宁亲王、璞亲王、秦王殿下求见。”
外面响起小黄门的声音,萧昱照提起精神:“宣!”
三位亲王进门,脸色各异。
宁亲王的脸色铁青,一进门他便开口道:“岂有此理!今日午门前为何会聚集一群学子?还请陛下查一查,怕不是有人别有用心,故意叫来这一群人!”
萧昱照淡定道:“伯爷爷何必这么生气?兴许是碰巧了吧。”
宁亲王看到他这样,眼神沉了沉:“碰巧?这天底下哪有这么巧的事情!哼!此事暂且不论,方家的事情陛下打算如何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