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我爹是崇祯?那我只好造反了 > 第四百一十一章 太子爷的强大,全靠左良玉的想象!

第四百一十一章 太子爷的强大,全靠左良玉的想象!

    对于那些在战争中负伤的农民军,朱慈烺则给与了特殊的关怀。

    他知道这些人身受创伤,已无法再承受繁重的劳作,未来的生活将面临诸多困难。

    于是他将这些人分成几拨,打算陆续安置到汉中、四川、陕西、贵州等地。

    这样一来既能让他们得到妥善的安置,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各地的压力,可谓是一举两得。

    几天之后。

    这一日,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棂,轻柔地洒在朱慈烺的书桌上。

    朱慈烺刚刚用过早饭,此时正在认真统计这次参与作战的人员名单。

    书房里静悄悄的,只有笔尖在纸上划过的沙沙声。

    大战已然结束,接下来便到了论功行赏的时候,这对于那些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的将士们来说,无疑是最为期待的时刻。

    然而朱慈烺心里清楚,这次的封赏并非他一人能够决定。

    按照规矩,他必须将名单呈报给内阁和崇祯,然后再由朝臣们共同商议再做决定。

    毕竟在这封建王朝的体制下,一切都要遵循既定的规则。

    倘若他直接在这里大肆封赏,消息一旦传回京城,恐怕所有人都会误以为他要造反。

    因为这次的情况和之前在辽东时截然不同,那个时候崇祯就在他身边,所以他每次都是以崇祯的名义下发各种赏赐,别人一直以为这一切都是皇帝的意思。

    可如今崇祯远在京城,所以这件事肯定不能这么干了!

    不过对于抚恤金和赏银这类东西,朱慈烺完全可以自己做决定。

    按照之前的惯例,凡是在战争中战死的将士,抚恤金都是一百两白银,军官更高!

    受伤的将士,基本上也都是三十两白银起步。

    除此之外,朝廷还会承担起赡养战死将士家人的责任,直到家中的幼子成年或者老人去世为止。

    这不仅是朝廷对将士们的恩赐,更是对他们为国家付出的一种认可和回报。

    朱慈烺希望通过这些举措,能让将士们感受到朝廷的关怀与温暖,也能激励更多的人为国家效力。

    虽然在这之前,大明也都是这样规定的,甚至规定远比朱慈烺做的还要更加到位,但是话说回来,经过了两百多年之后,这些所有的规律早就名不副实了。

    别的不说,在朱慈烺穿越来之前,大明五十多万的将士已经半年多没发军饷了,文武百官也是如此。

    所以面对朱慈烺的这些举措,一众将士自然也是乐的合不拢嘴。

    毕竟在他们的印象中,他们可从来没有过过这种好日子!

    就在朱慈烺忙得不可开交,沉浸在繁琐的事务中时,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书房的宁静。

    随后朱慈烺就看到马宝匆匆地走了进来。

    他快步走到朱慈烺面前,行礼后说道:

    “太子爷,贵州总兵林兆鼎求见,还带来了那些土司兵。”

    朱慈烺听到这话,手中的笔微微一顿,随后便缓缓放下了。

    因为不用猜也知道,这些人之所以会来,应该是为了之前他承诺的那些事。

    大战开始之前,朱慈烺曾向那些土司兵郑重承诺过,等到这次战事结束之后,要把他们全部收编进明军,让他们成为大明的武官。

    很明显这群人此次前来,就是为了这件事情。

    想到这里,朱慈烺这才神色平静地说道:

    “让他们进来。”

    没过多久,贵州总兵林兆鼎便带着一众贵州土司兵走进了书房。

    看到朱慈烺,林兆鼎赶忙率先下跪,恭敬地说道:

    “臣参见太子殿下!太子殿下千岁!”

    身后的一众土司兵也跟着纷纷跪下,他们用略显生硬的汉语说道:

    “参见太子殿下!太子殿下千岁!”

    朱慈烺面带微笑的点了点头,然后说道:

    “行了!都起来吧,不必如此客气。”

    众人听到这话,这才缓缓站起身来。

    随后,林兆鼎率先开口道:

    “太子殿下,刚才这几位土司将领找到了臣,说想请臣带他们见一下太子殿下,还说他们已经想好了,他们都愿意成为大明的武将。”

    朱慈烺听到这话,目光缓缓扫过站在林兆鼎身后的一众土司兵。

    他心中明白,能来到这里的都不是一般的土司兵,最起码也是类似明军“千户”级别的人物。

    而能到达这种级别的,一般也都不是傻子。

    在之前的战争中,他们可是亲眼目睹了明军燧发枪的巨大威力,更知道明军仅以两千人的伤亡就打败了将近二十万的农民军。

    在这种情况下,是选择成为明军,享受朝廷的庇护和优厚的待遇。

    还是选择回去继续做土司老爷的手下,任人驱使,甚至在未来的某一天和明军为敌,似乎并不是什么太难选择的问题。

    紧接着,朱慈烺目光温和地看着土司兵们开口问道:

    “你们真的想好了吗?”

    土司兵们听到这话,赶忙齐声说道:

    “回太子殿下,我等真的想好了,我等甘愿成为大明的将士,不愿再回去当土司老爷的奴隶了!”

    这一刻他们的声音坚定而有力,仿佛在向朱慈烺表明他们的决心。

    朱慈烺听到这话,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然后笑道:

    “好好好,你们能做出这样的决定本宫十分欣慰,你们放心,这次你们也都有功劳,本宫不会忘记你们的。”

    “等回去之后,本宫就会向陛下为你们请功。”

    “别的不说,你们这些人,至少也能当个千户,除此之外陛下还会给你们赐爵!”

    朱慈烺这番话并非是在吹嘘,他深知这些刚刚归顺的少数民族对于朝廷的忠诚度还有待考验。

    因此为了更好地拉拢他们,让他们真心实意地为大明效力,多给些恩赏是很有必要的。

    这不仅能让这些土司兵感受到朝廷的重视和关怀,也能在少数民族中树立起朝廷的威望,为今后的统治打下坚实的基础。

    众人听到这话,心中也是颇为兴奋。

    毕竟大明的千户职位可不算太低,有了这个职位,他们就能够过上相对稳定和富足的生活。

    哪怕是见了他们以前的土司老爷也不用弯腰了!

    更何况陛下还会赐爵,这对于他们来说,无疑是一种极高的荣誉。

    一旁的林兆鼎听到这话,心中也是美滋滋的。

    因为他心里清楚,作为贵州总兵,到时候这些土司兵都会由他直接统帅。

    平白无故多了好几万手下,这不仅能增强他对于贵州当地的掌控,也能让他在朝廷中的地位更加稳固,他怎能不高兴呢?

    就在这时,朱慈烺继续说道:

    “这几天你们休整一下,然后就准备返回贵州吧。”

    “另外本宫再派三万兵马随你们一同返回贵州,帮助你们从土司手里索要回你们的家人。”

    “要是土司不放人的话,就按照叛乱处置。”

    说这话的时候朱慈烺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坚定和威严,他深知这些土司兵的家人是他们心中的牵挂,只有帮他们解决好后顾之忧,他们才能安心地为朝廷效力。

    而且这也是向那些土司表明朝廷的态度,让他们不敢轻易阻挠土司兵的归顺。

    林兆鼎听到这话,赶忙躬身说道:

    “请太子殿下放心,臣知道该怎么做了!”

    朱慈烺这才点了点头。

    紧接着,朱慈烺又交代了一些其他的事情,林兆鼎随后便带着土司兵们退下了。

    这些人离开没多久,马宝又一溜烟跑了进来,然后气喘吁吁地说道:

    “太子爷,左良玉求见。”

    左良玉?

    听到这个名字,朱慈烺嘴角突然露出了一丝颇为无奈的笑容。

    他的脑海中瞬间浮现出之前答应左良玉的事情。

    那就是只要左良玉能干掉张献忠或者李自成中的一个,就封他为侯爵。

    要是能把两人同时干掉,就封他为公爵。

    很明显,在之前的战争中,左良玉确实已经快要达成目标了。

    若是朱慈烺当时不让李定国去劝降,没准左良玉还真能当上国公。

    然而世事难料,最终左良玉还是没能达成目标。

    不过朱慈烺也没打算亏待他,依旧准备给他个侯爵当当。

    但现在看来,左良玉似乎对此并不满意,所以打算来找他诉苦了?

    想到这里,朱慈烺开口说道:

    “让他进来。”

    不多时,左良玉便迈着沉稳的步伐走了进来。

    来到朱慈烺面前,左良玉当下躬身行礼道:

    “臣左良玉,参见太子殿下。”

    朱慈烺则是点了点头说道:

    “起来吧。”

    左良玉站起身,还没等他开口,朱慈烺便率先说道:

    “怎么?你是不是还对本宫之前的安排有意见,觉得是本宫断了你封国公的功劳?”

    左良玉听到这话,赶忙摆手,脸上露出惶恐的神情说道:

    “太子殿下,您误会了!臣可不敢这么想啊!”

    “臣承认,之前臣确实有些想不明白,但后来一下子就想通了!”

    “臣知道太子殿下这也是为了臣好,臣感激还来不及,怎么会埋怨太子殿下呢?”

    这话左良玉说得情真意切,那真诚的眼神仿佛在向朱慈烺表明他的心意。

    可朱慈烺却听得一脸莫名其妙,自己什么时候为左良玉着想了?

    但紧接着,他就听到左良玉继续说道:

    “臣之前是什么样子,臣自己清楚,朝廷的那些文臣武将也都知道。”

    “臣在过往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做过一些错事,行事风格也有些鲁莽,因此如果仅凭一场战役就封为国公,那些文臣武将们肯定会拿臣以前的那些破事说事。”

    “他们会在陛下面前弹劾臣,各种流言蜚语也会扑面而来。”

    “到时候估计臣这个国公还没当满一个月就会被弹劾下台,到时候别说国公之位保不住,估计能保住这条小命就不错了。”

    “相反,要是太子殿下只封臣一个侯爵,臣倒觉得那些官员不会因此针对臣,反倒能平平安安的。”

    “太子殿下真是圣明啊!”

    左良玉说着,又重新跪下给朱慈烺磕了两个响头,那声音清脆响亮,仿佛在表达他对朱慈烺的感激之情。

    朱慈烺看着眼前的左良玉,一时间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

    因为他真的从未如此想过,这一切完全都是左良玉自己个脑补出来的!

    可这种事情,朱慈烺肯定是不能说出来的。

    于是,他假装轻咳一声,然后缓缓开口:

    “真没想到你竟能看出本宫的想法,既然如此,那也不瞒你了!”

    “没错,本宫确实是这么想的。”

    说到这里,朱慈烺微微顿了顿,目光如炬地盯着左良玉继续说道:

    “毕竟你左良玉以前干的那些破事在朝廷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光是弹劾你的奏疏少说得有几百封!”

    “本宫依稀记得有一次你在某地擅自劫掠百姓财物,弄得当地民不聊生,百姓们怨声载道,此事甚至传到了陛下的耳中。”

    “还有一次,在与敌军交战的关键时刻,你竟为了保存自己的实力而临阵退缩,差点坏了朝廷的大事。”

    “好几次陛下都想杀你,只是看在你还算善战的份上才饶了你。”

    “可即便如此,当时你要是真杀了张献忠和李自成,本宫肯定要信守承诺封你为国公,但你这个国公肯定坐不长久。”

    朱慈烺一边说着,一边观察着左良玉的反应。

    只见左良玉低着头,身体微微颤抖,额头上也冒出了细密的汗珠。

    因为朱慈烺说的这些事情左良玉全部干过,而且干过不止一次!

    朱慈烺心中暗自冷笑,最后接着说道:

    “本宫不想让你落了个不得善终的下场,想让你继续为大明效力、为本宫效力,所以这才临时下令让李定国去劝降农民军。”

    “如此一来你的功劳反倒没有那么大了,到时候封你个侯爵,众人才能无话可说。”

    “至于你以前干的那些破事儿也都会一笔勾销,无人再敢提及,你可明白?”

    左良玉听到这些话的时候,心中的感激之情如同决堤的洪水瞬间涌上心头。

    他连忙又重重地磕了几个头,每一次磕头都发出“咚咚”的声响,仿佛要将自己的忠诚和感激都通过这声响传递给朱慈烺。

    “太子殿下圣明!臣左良玉叩谢天恩!”

    左良玉的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然后又重重的磕了三个响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