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我爹是崇祯?那我只好造反了 > 第四百一十三章 双喜临门,那这个孩子就叫‘双喜’吧!

第四百一十三章 双喜临门,那这个孩子就叫‘双喜’吧!

    王承恩犹豫了一会儿,眼神在奏疏和崇祯之间来回游移,心中纠结万分。

    但最终他还是硬着头皮来到崇祯面前,声音有些颤抖地说道:

    “皇爷.”

    没等王承恩把话说完,崇祯就像被点燃的火药桶一般狠狠瞪了他一眼,眼神中充满了忿怒和不耐烦,大声呵斥道:

    “闭嘴!有什么话等会儿再说,朕现在不想听!”

    那声音如同炸雷一般在坤宁宫外回荡,吓得周围的太监宫女们纷纷低下头,大气都不敢出。

    王承恩听到这话,也只能乖乖闭上嘴,像一只受惊的小鸟一般低着头退到了一旁。

    很明显,对现在的崇祯而言,没有什么比周皇后生孩子更重要的事情了。

    在他心中,此刻周皇后的安危高于一切。

    就在所有人都紧张万分,仿佛时间都凝固了一般的时候,坤宁宫内突然传来一声嘹亮的啼哭声。

    “哇哇.”

    那哭声清脆响亮,如同划破夜空的一道闪电!瞬间打破了坤宁宫外的紧张气氛。

    一瞬间,崇祯脸上的焦急之色瞬间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件狂喜。

    因为他的孩子出生了!

    但很快,他又想到了还在产房内辛苦生产的周皇后,心中瞬间又紧张起来,因为他不知道周末后是否安好。

    好在没过多久,一个产婆满脸喜色地从坤宁宫内小跑着出来。

    她一边跑,一边大声报喜道: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皇后娘娘为您生了位公主,母女平安!母女平安!”

    那声音中充满了兴奋和喜悦,仿佛要把这份喜讯传遍整个皇宫。

    听到这话,在场的太监宫女们全都满脸狂喜,那喜悦之情如同决堤的洪水一般瞬间爆发出来。

    他们赶忙冲着崇祯跪下磕头,额头重重地磕在地面上,发出“砰砰”的声响,嘴里齐声喊道:

    “恭喜陛下,喜迎公主!”

    那声音整齐而响亮,在坤宁宫外久久回荡。

    崇祯当下也乐得合不拢嘴,他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眼神中满是慈爱。

    他已经有三个儿子和三个女儿了,所以对生儿生女并没有太大执念。

    不过话说回来,在这个年纪得到一个小女儿,这还是值得开心的!

    想到这里,崇祯大手一挥道:

    “所有人都有赏!”

    周围的太监宫女们听到这话,自然又是一阵千恩万谢。

    与此同时,眼看崇祯心情不错,王承恩又再次鼓起勇气,小心翼翼地向前走了几步来到崇祯身边,然后轻声说道:

    “皇爷,这是从汉中发来的八百里加急,应该是太子殿下发来的,您要不要看看?”

    他的声音低沉而谨慎,生怕再次惹崇祯不高兴。

    “什么?”

    崇祯听到这话,顿时有些诧异地看向王承恩,眼神中充满了疑惑和震惊。

    然后下意识的问道:

    “这种事你怎么不早点告诉朕?”

    语气中带着几分责备。

    王承恩一听,差点一口老血喷出来,心中暗暗叫苦道:

    皇爷,咱得讲道理啊!

    刚才奴婢明明打算告诉您的,是您不让奴婢说啊!

    但这话他肯定不敢说出来,只能忍着心中的委屈恭顺地说道:

    “是奴婢忘了,奴婢真该死。”

    与此同时,崇祯似乎也想到了之前发生的事情,一时间多少也有些尴尬。

    随后这才伸手接过了王承恩手中的奏疏。

    一旁正在掌灯的太监见状,一个个的赶忙也是将手中的灯笼凑了过来,以便让崇祯看的更清楚些。

    借着灯笼的亮光,崇祯开始一字一句地看起了手中的奏疏。

    随着他的阅读,他的脸上逐渐露出了惊喜和兴奋的神情,眼神中更是闪烁着激动的光芒。

    等看完奏疏上面的内容后,崇祯当下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仿佛要把心中的喜悦全部释放出来。

    “哈哈哈果然不愧是朕的儿子!此次明军大获全胜,李自成身死,农民军之祸彻底没了!”

    周围的太监宫女们一听这话,立刻像一群闻到花香的蜜蜂一样,纷纷再次拍起了马屁。

    一瞬间,众人又对着崇祯叩首,齐声喊道: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有一个看起来就比较机灵的太监更是大声喊道:

    “陛下洪福齐天,皇后娘娘刚生下小公主,太子殿下大获全胜的捷报就到了,这真是双喜临门啊!”

    崇祯听到“双喜临门”这几个字,笑着笑着突然眼前一亮,仿佛一道灵光在他的脑海中闪过。

    他越发觉得这个刚刚出生的小女儿可能真的是个福星,毕竟她刚一出生,汉中的捷报就到了,这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这简直就是上天赐予大明的祥瑞啊!

    想到这里,崇祯心中已经有了一个决定!

    那就是他要给这个小女儿取名“双喜”,寓意双喜临门,希望她能给大明带来更多的好运和福气!

    嗯.

    你没有听错,身为皇帝的崇祯,打算给自家公主起名为“双喜”!

    朱双喜!

    怎么说呢?

    还好不是红双喜.

    突然就在下一秒,崇祯的眼神陡然一亮,然后急切地吩咐道:

    “速去派人去把内阁以及六部尚书全部喊过来!这种天大的喜事,朕要与他们同乐!”

    按常理来说,这种事情等到明天早上在朝堂上商议也未尝不可。

    毕竟此时已是夜深人静,大臣们大多都已进入梦乡,然而此刻的崇祯却一刻也等不及了。

    他只觉心中那股兴奋的火焰熊熊燃烧,急需找人一同分享这份喜悦。

    要知道大明王朝这些年来,一直被如蝗虫般的农民军折腾得千疮百孔,祸害连连。

    朝中的大臣们虽然个个饱读诗书,平日里在朝堂上慷慨陈词,可面对这汹涌的农民军却都束手无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局势日益恶化。

    结果谁能想到,如今这棘手的难题竟真的被朱慈烺解决了。

    这对崇祯而言,实在是太让人兴奋了。

    再加上今晚他又喜得公主,当上了父亲,这份双重喜悦如同汹涌的潮水几乎要将他淹没。

    所以他迫不及待地想要召集几位重臣,让他们也知道这些好消息。

    王承恩听到这话,不敢有丝毫耽搁,赶忙躬身道:

    “奴婢遵命!”

    说完之后,他便匆匆转身跑了出去。

    没过多久,数名太监和锦衣卫如同离弦之箭从宫内出发,他们手持灯笼,脚步匆匆,迅速朝着内阁以及六部尚书的家中赶去。

    那灯笼在夜风中摇曳不定,昏黄的光芒在黑暗中闪烁,仿佛在诉说着事件的紧急。

    而此时此刻,时间已经悄然来到了午夜,整个京城都沉浸在一片静谧之中,只有偶尔传来的几声犬吠会打破这份宁静。

    朝中的各位大臣们早已睡下,特别是薛国观等几位老臣。

    毕竟他们年纪大了,身体不如年轻人那般硬朗,平日里又操劳国事,所以睡得都比较早。

    然而,今晚注定他们是没法睡个好觉了!

    薛府。

    内阁首辅薛国观此刻正躺在温暖的被窝里,睡得十分深沉,他微微打着鼾,脸上带着一丝放松的神情。

    突然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焦急的呼喊声:

    “老爷!老爷!快醒醒!”

    那声音尖锐而急切,如同利箭一般穿透了这寂静的夜晚。

    与此同时,正在为薛国观暖脚的丫鬟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声音惊醒了过来。

    这两个丫鬟都是年轻貌美的女子,平日里和薛国观一起睡,用自己的身体为薛国观暖脚。

    古代达官贵人的生活便是如此,就连暖脚也需要侍女伺候,这在他们看来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不过薛国观毕竟年龄大了,反应有些迟钝,好一会儿才从那迷迷糊糊的睡梦中反应过来,随后有些生气地喊道:

    “大半夜的,喊什么喊!”

    那声音中带着一丝愤怒和不满。

    可下一秒,大门“砰”的一声一下子被人推开,那巨大的声响在寂静的房间里回荡,震的薛国观眼皮直跳。

    看到这一幕的时候,薛国观更加愤怒了,他眉头紧皱,双眼圆睁,脸上的皱纹都因为愤怒而扭曲在一起。

    直觉得这下人真是越来越没规矩了,居然敢直接闯进来!

    还是平日里对他们太过宽容了,今日定要好好教训一番!

    只是没等他发作,管家突然一脸紧张的说道:

    “老爷恕罪,实在是事情太紧急了!门外有公公前来传旨,说是陛下深夜召见!让老爷速去见驾!”

    什么?

    听到这话,薛国观瞬间瞪大了眼睛,那原本愤怒的眼神中充满了不可置信。

    他的嘴巴微微张开,半天都合不拢,仿佛听到了什么天方夜谭一般。

    要知道最近一段时间他们直接大臣想要见崇祯一面都难,结果现在崇祯突然莫名其妙地大半夜召见,这是什么情况?

    难道发生了什么大事?

    薛国观心中充满了疑惑和不安,急忙问道:

    “有说是什么事吗?”

    管家听到这话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丝无奈的神情:

    “小的刚才问了传旨的公公,但他什么也不肯说。”

    薛国观一听就知道肯定是出了大事,而且召见的肯定也不止他一个人。

    当下他二话不说,赶忙就准备下床。

    旁边的丫鬟们见状,随即也赶忙上前服侍,她们小心翼翼地为薛国观穿上衣服,又穿上了靴子。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薛国观又抿了一口热茶提神,那温热的茶水顺着喉咙流下,让他原本有些混沌的头脑清醒了几分。

    随后他便急匆匆地走了出去。

    与此同时,门外的太监们早已等得急不可耐了。

    他们站在寒风中不停地跺着脚,嘴里呼出的热气在空气中形成一团团白色的雾气。

    双方见面之后,那太监赶忙说道:

    “薛阁老,您可算起来了!快,随咱家进宫去吧!可不能让陛下等太久了!”

    说完这话,他指了指身后的轿子,示意薛国观赶紧上轿。

    很明显,他们也考虑到薛国观年纪大了,走路可能会不方便,所以专门准备了轿子。

    薛国观见状也不好说些什么,只是点头说道:

    “有劳公公了。”

    随后他便坐上了轿子。

    轿子微微晃动了一下,便缓缓地抬了起来,朝着皇宫的方向走去。

    与此同时,这样的场景也发生在其他内阁大臣以及六部尚书的家中。

    那些大臣们同样被这突如其来的召见弄得措手不及,他们在睡梦中被惊醒,匆匆忙忙地穿上衣服之后就跟着太监们进了宫。

    又过了一会儿,内阁大臣与六部尚书全部汇聚在了内阁之中。

    不过此时此刻,众人都是一脸茫然,他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神中充满了疑惑和不解。

    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莫名其妙大半夜的,皇帝怎么会突然召见他们?这完全不符合常理啊!

    薛国观捧着太监送来的茶水喝了一口,那温热的茶水让他紧绷的神经稍微放松了一些,他想借着茶水让自己更精神些,以便应对接下来可能发生的事情。

    就在这时,一旁的工部尚书周士朴突然看向薛国观问道:

    “薛阁老,您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怎么大半夜的陛下突然要召见我等?是不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那声音虽然不大,但在寂静的内阁中却格外清晰。

    薛国观听了他的话,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丝无奈的神情。

    “此事本阁老也不知晓,不过想必陛下深夜召见,定是有大事相商,且耐心等着就是。”

    刚说完这话,薛国观突然发现礼部尚书王家彦的脸上似乎带着异样的神色,好像是知道些什么?

    想到这里,薛国观直接开口问道:

    “王大人,看你的样子是不是知道些什么?要是知道的话提前和大家透个口风吧!”

    这话一出口,在场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王家彦。

    被众人这么盯着,王家彦有些尴尬地笑了笑。

    但就是这一笑,却让在场的其他人都提起了几分精神。

    因为他们看出来了,王家彦肯定知道内情。

    一瞬间,几个人赶忙将他围了起来,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和急切道:

    “王大人,你要是知道什么,就赶紧告诉大家吧,省得大家干着急!”

    “就是,你可不能藏着掖着啊!”

    “早点知道陛下为什么召见,大家也能提前做好准备,不至于御前失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