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科举女状元,我搅乱朝堂风 > 第395章 民间教育之突破困境

第395章 民间教育之突破困境

    第395章 民间教育之突破困境

    南方来的木材商人身材精瘦,晒得黝黑的脸上满是风霜之色,他带来了一线希望,却也带来了一个坏消息。

    “林大人,南方的木材储备也不多了,今年雨水多,许多树木都被冲垮了,能用的木材少之又少。”商人搓着手,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

    林诗雅的心沉了下去,如同被一块巨石压住一般。

    难道,民间教育的普及之路,就要止步于此了吗?

    她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保持冷静。

    “还有什么其他地方可以采购木材吗?”

    商人摇了摇头,“附近的几个州县都一样,木材紧缺,价格也翻了好几倍。”

    林诗雅立刻派人去市场上打探消息,反馈回来的消息让她更加焦虑。

    不仅是木材,砖瓦、石料等建筑材料的价格都一路飙升,有些甚至被一些商人恶意囤积,哄抬物价。

    她揉了揉太阳穴,感到一阵头痛。

    这背后,似乎有一只无形的手在操控着这一切。

    如果任由这种情况发展下去,不仅学堂的建设进度会受到影响,还会增加巨大的财政负担。

    傍晚时分,林诗雅独自一人站在学堂的工地上。

    残阳如血,将半边天空染成一片橙红,映照在她略显疲惫的脸上。

    工地上已经没有了白天的喧嚣,只有几名工匠在收拾工具,准备收工。

    她伸手抚摸着一块尚未砌好的砖墙,粗糙的触感让她心中五味杂陈。

    这每一块砖,都承载着她对未来教育的希望,也承载着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林大人。”一个低沉的声音在她身后响起。

    林诗雅转身,看到慕容复不知何时站在了她身后。

    他身穿一件普通的青色长衫,静静地望着她,

    “复,我……”林诗雅欲言又止,她不想让他为自己担心,但此刻,她真的感到有些力不从心。

    慕容复轻轻握住她的手,“我知道你在担心什么。”他顿了顿,目光落在远处那片尚未建成的学堂上,“或许,我们可以换个思路……”

    慕容复的话如同一道闪电,劈开了林诗雅脑海中的迷雾。

    她抬起头,目光中充满了探寻,“换个思路?你的意思是……”

    “木材紧缺,我们可以不用木材。”慕容复淡淡一笑,眼底闪烁着睿智的光芒。

    他缓缓地走到一处裸露的泥土地基旁,用脚尖轻轻碾了碾那坚硬的黄土,“这片土地,不也是一种资源吗?”

    林诗雅心中一动,仿佛抓住了什么。“你的意思是……用土坯?”

    “不仅是土坯。”慕容复环顾四周,目光落在远处堆放的碎石上,“还有这些碎石,掺入泥土中,可以做成更坚固的墙体。”

    林诗雅恍然大悟,她之前一直被“必须使用木材”的固有思维所束缚,忽略了身边最常见的资源。

    她兴奋地走到慕容复身边,忍不住握紧了他的手,感受着他掌心的温暖,“复,你真是太聪明了!”

    她立刻将这个想法告诉了工匠们,起初,工匠们都有些犹豫。

    在他们的认知里,建房子必须使用木材和砖瓦,泥土和碎石只能用来铺路。

    但林诗雅耐心地解释,并亲自示范了土坯和掺杂碎石的泥土的坚固程度,工匠们这才半信半疑地开始尝试。

    然而,这个消息很快就传到了那些囤积材料的奸商耳中,他们自然不肯轻易放弃这块肥肉。

    第二天,几个身材魁梧的商人带着一伙打手,气势汹汹地来到了学堂工地。

    “林大人!”一个满脸横肉的商人走到林诗雅面前,语气不善,“听说你要用泥土和碎石建学堂?这简直是胡闹!你这是要拿孩子们的生命开玩笑吗?”

    林诗雅冷笑一声,她早已料到会有这一天。

    她走到工匠们身旁,指着一块刚刚制好的土坯,“这土坯的坚固程度,你们都看到了。我们使用的泥土和碎石,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绝对不会有任何问题。”

    “呵,谁知道你们是不是在偷工减料?”另一个商人阴阳怪气地说,“我们手里的木材和砖瓦,才是正宗的建材!你们这种野路子,迟早要出问题!”

    林诗雅环视周围,高声道:“教育乃立国之本,孩子们是国家的未来!你们这些奸商,囤积材料,哄抬物价,难道要让孩子们无书可读吗?今日,我林诗雅在此立誓,一定要为孩子们建起最好的学堂!哪怕用最普通的泥土和碎石,也要让孩子们有学上!”

    她的话掷地有声,铿锵有力,引得周围的百姓纷纷鼓掌叫好,一些正在上工的工人也深受鼓舞,手上动作也加快了起来,而那些商人则被震慑得哑口无言。

    “你……”为首的商人指着林诗雅,脸色涨得通红,他们没想到林诗雅竟然如此强硬,一时之间竟不知如何反驳。

    林诗雅懒得再和他们纠缠,她一挥手,示意工匠们继续开工。

    为首的商人恶狠狠地瞪了林诗雅一眼,冷笑一声,“林大人,你最好祈祷你这学堂别塌了。”

    说完,他带着手下,灰溜溜地离开了。

    林诗雅望着他们离去的背影,

    “大人,您看……”工匠队长指着新烧制出来的土坯,有些犹豫。

    林诗雅走近,蹲下身,仔细查看,她的手指划过土坯表面,忽然停住了。

    她看到土坯的某个角落,隐约出现了一些不同寻常的纹路。

    她的手指轻轻地按压那些纹路,感受着细微的凹凸感,她眼中闪烁着一丝兴奋的光芒。

    “这是……”她低声喃喃,目光死死地盯住那些特殊的纹路。

    林诗雅的目光紧紧锁定在土坯上的纹路,一种奇异的预感涌上心头。

    她拿起一块碎石,轻轻地在纹路上摩擦,碎石竟然变成了粉末!

    她又拿起一块普通的泥土,重复同样的动作,泥土却完好无损。

    “这……这纹路竟然可以分解石料!”林诗雅激动得心跳加速,她仿佛看到了一线曙光。

    她立刻命人收集这种带有特殊纹路的土块,经过反复试验,她发现这种土块经过高温烧制后,可以将石料分解成细小的颗粒,与泥土混合后,可以制成一种比砖石更加坚固的建筑材料!

    消息传开,工匠们欢呼雀跃,他们再也不用担心材料短缺的问题了。

    原本荒凉的工地再次热闹起来,叮叮当当的敲击声、工匠们爽朗的笑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劳动之歌。

    林诗雅看着这一切,心中充满了喜悦和成就感。

    她抚摸着新制成的墙体,坚硬的触感让她感到无比踏实。

    淡淡的泥土气息混杂着阳光的味道,让她感到无比安心。

    慕容复听闻此事,心中对林诗雅的敬佩之情更深了一层。

    他特意在宫中设宴,款待林诗雅。

    御花园中,灯火辉煌,丝竹之声悠扬婉转。

    慕容复举起酒杯,深情地望着林诗雅,“诗雅,你的智慧和勇气,令我钦佩。”林诗雅回以一笑,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清冽的酒液滑过喉咙,带来一丝淡淡的甘甜。

    她感受到慕容复炙热的目光,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这不仅是对她能力的认可,更是对她付出的肯定。

    宴席间,慕容复不断地为林诗雅夹菜,关切之情溢于言表。

    林诗雅感受到他浓浓的爱意,心中满是幸福。

    月色如水,倾泻而下,将整个皇宫笼罩在一片银辉之中。

    慕容复牵着林诗雅的手,漫步在御花园中。

    微风拂过,带来阵阵花香。

    林诗雅依偎在慕容复身旁,感受着他温暖的怀抱,心中一片宁静。

    远处,传来更夫的敲梆声,清脆而悠扬。

    “咚——咚——咚——”三声过后,慕容复突然停下了脚步,他转过身,深情地望着林诗雅,缓缓开口:“诗雅……”

    新建的学堂拔地而起,不再是摇摇欲坠的木屋,而是坚固的土坯房,阳光照在略显粗糙的墙面上,反射出一种温暖的光泽。

    孩子们欢快地涌入学堂,朗朗读书声响彻云霄,清脆悦耳,如同春日里枝头鸟儿的鸣叫,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曾经空旷的私塾也重新焕发生机,老夫子捋着胡须,看着满屋的学童,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他手中的戒尺不再是惩罚的工具,而是指引方向的明灯。

    林诗雅站在新建的学堂门口,看着孩子们求知若渴的眼神,心中充满了喜悦。

    微风拂过,带来淡淡的泥土气息,夹杂着书墨的清香,沁人心脾。

    她仿佛看到这些孩子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遨游,茁壮成长,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嘴角不自觉地扬起一抹微笑,眼角眉梢都染上了喜悦的光彩。

    “林大人,您真是功德无量啊!”一位年迈的妇人颤巍巍地走到林诗雅面前,感激涕零地说道,“我的孙子终于可以上学了,多亏了您!”

    林诗雅俯身扶起老妇人,温和地说道:“老人家,这都是我应该做的。教育是国家之本,只有让孩子们都接受教育,国家才能繁荣昌盛。”

    越来越多的百姓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他们纷纷将孩子送到学堂,曾经对读书无用的李农夫也改变了想法,主动将儿子送到了私塾。

    然而,林诗雅并没有被眼前的喜悦冲昏头脑。

    她深知,硬件设施的改善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提升教育质量。

    她走访了几家私塾和学堂,发现许多教师的教学水平参差不齐,一些老夫子虽然经验丰富,但知识老旧,缺乏新的教学方法。

    而一些年轻的教师,虽然接受过一些新式教育,但经验不足,难以应对复杂的教学情况。

    傍晚,林诗雅独自一人坐在书房里,手中翻阅着各地学堂的报告,眉头紧锁。

    窗外,夜色渐浓,蛐蛐的叫声此起彼伏。

    她揉了揉眉心,感到一丝疲惫。

    突然,一阵敲门声打破了书房的宁静。

    “大人,慕容公子求见。”侍女的声音从门外传来。

    林诗雅放下手中的报告,起身走到门口,打开房门。

    “复,这么晚了,你怎么来了?”

    慕容复手捧一盏热茶,关切地问道:“看你书房的灯还亮着,猜到你还没休息,就给你送杯茶来。”他走进书房,将茶盏放在桌上,目光落在林诗雅略显疲惫的脸上,“怎么了?可是遇到了什么难题?”

    林诗雅叹了口气,走到桌边坐下,端起茶盏,轻抿了一口,温热的茶水顺着喉咙流下,驱散了身上的寒意。

    “我发现,现在最大的问题不是学堂的数量,而是教师的质量……”

    慕容复走到她身旁,轻轻地将她揽入怀中,“我知道,你想让每个孩子都接受最好的教育,但此事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慢慢来。”

    林诗雅靠在他温暖的胸膛,感受着他有力的心跳,心中稍稍安定了一些。

    “可是,我担心……”

    “担心什么?”慕容复低头看着她,

    林诗雅抬起头,目光坚定,“我担心……我们的时间不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