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你不能只在吃铁杆庄稼时才爱大清 > 307 小蒋:天下汉奸,尽入吾彀中矣

307 小蒋:天下汉奸,尽入吾彀中矣

    苏州府。

    文武官员恭送两江总督周绍移驾。

    两江总督府将迁至江宁,江苏巡抚衙门定于苏州,安徽巡抚衙门定于安庆。考虑到战时因素,布政司衙门与巡抚衙门同城。

    至此,持续数年的江南省拆分工作终于全部完成。

    “制台,保重。”

    “你也保重。”

    周绍微笑,拍了拍眼眶微红的朱国治肩膀,然后踩着跳板一步一步登上官船。

    “恭送总督大人!”

    鞭炮、锣鼓、还有众多文武的热泪盈眶。

    自上任以来,两江官场人人皆知周总督是首辅的把兄弟,总督的意思就是首辅的意思,总督不开心就是首辅不开心。

    加之蒋青云南巡时杀的人头滚滚。

    周绍在两江的工作做的得心应手。

    ……

    望着官船远去,朱国治也长长的松了一口气,将长期佝偻的腰杆子挺得笔直,督抚同城,谁官低,谁难受。

    如今终于可以大模大样的做巡抚老爷了。

    “来人。”

    “东翁?”

    “眼下两件事,一,恩科,二,钱粮。恩科当从宽,中举就入京,不从者下狱。钱粮要按时北运,需以京畿为重。”

    “是。”

    “还有,注意谣言,对那些妄图迎接吴贼的人不要手软。”

    “是。”

    师爷紧跟两步,低声道:“东翁,朝廷招录那么多举人,将来怎么安排?”

    “嘿嘿。”

    朱国治挥手示意护卫退后两丈。

    然后压低声音说道:“应录尽录,一网打尽,拉到京城找块地儿拘起来。甭管用不用,反正不能留给吴三桂用。慢慢筛,该杀的杀,该流的流,该坐牢的坐牢,剩下的就可以用了。”

    “啊?”

    师爷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朱国治往北拱手:“嘿嘿,首辅大人的智慧,百年罕见,我朱国治佩服。出去了不许乱说,否则掉脑袋。”

    “是,是。”

    朱国治猜的基本正确,唯独漏了一条,滥取举人的原因有二!他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如果他知其二,他会毫不犹豫的去跪迎吴三桂。

    ……

    江南运河。

    周绍和一名三十多岁的幕僚坐在船首。

    “姚启圣,听举荐人说你也是绍兴人?”

    “是。”

    “以何谋生?”

    “以刀笔小吏为生。”

    “我先考考你,眼下,对两江地区威胁最大的敌人是谁?”

    “郑森!”

    “细说?”

    “吴三桂麾下虽然有十几万叛军,其中真正的精锐不会超过3成。他一路打,打到皖南浙北这片时,精锐士卒的伤亡不会太小,吴军需要修整,吴军占领的州县需要分兵驻守。因为南方不是他一家的,所以他还需要提防李定国、提防四川官军、甚至需要提防尚可喜。”

    “继续说。”

    “加之吴三桂此人见小利眼红,见大利惜身,是枭雄,但非雄主。所以,在下判断他不会孤注一掷继续进攻江南。倒是郑森少年英雄,血气方刚,骁勇善战,且有杀父之仇在前,朝廷无法对其招安。”

    见周绍脸色如常,姚启圣继续讲道。

    “在下认为,在所有逆明叛军里,郑森是最特殊的存在。”

    “特殊在何处?”

    “李定国部是大西流贼出身,他们杀戮士绅,奴役士人,摧毁道统,不可能得到地方民心。吴三桂部反清复明的口号纯属自欺欺人,也无法真正取得地方民心。唯一能得民心的是郑森!在下斗胆说一句,东南各省民心向郑!”

    周绍一惊,瞪着姚启圣。

    “恩公,可知数年前闽浙总督陈进被杀之事?”

    周绍点头。

    闽浙总督陈进骁勇善战,手段狠辣,是郑森夺取福建的最大障碍,后来,被其家奴库呈东杀死,携首级投降郑森。

    结果,郑森却杀了家奴。

    理由是库呈东是仆人,陈进是主人,仆人背叛主人就是叛国罪。如果不杀,岂不是怂恿天下奴才去杀自己的主人?

    ……

    “姚启圣,你继续讲。”

    “是。郑森此举释放了一个信号,道统大于天,此乃道利。再加上其父子长期把控海贸,与东南士绅大户合作颇多,此乃财利。还有国姓赐名,名正言顺,此乃正利。有三利,东南士绅必定民心向郑。在下大胆猜测,五年之内,郑森必会对东南发起一次规模极大的进攻。”

    周绍肃然。

    半晌~

    “笔墨伺候。”

    “是。”

    姚启圣磨墨,周绍写下:此人战略眼光极佳!然后,盖上鲜红的私印。

    “谢恩公。”

    “到了京城,你无需参加会试,可直接凭此条见首辅。日后的前程,就看你自己的表现了。”

    “是。”

    姚启圣叩首。

    在刚才谈话时,他有一句话没敢说。

    那就是:

    首辅杀戮东林士绅,郑森杀戮背主刁奴,两相对比,你猜,东南士绅会倾向于谁?你猜,东南士绅会不会暗中为郑森提供情报、粮食、饷银?

    朝廷的刀锋犀利时,尚可勉强压制。

    一旦兵事稍挫,东南数省怕是要一夜姓郑。

    当然,高手谈话无需直白,周总督显然听懂了自己的话外之意。

    ……

    乱世,是凡人的修罗场,是野心家的大舞台。

    明清换代,无数野心家粉墨登场,他们宛如飞蛾扑火一般冲向太阳,大部分灰飞烟灭,极少数涅槃重生。

    武昌、杭州、苏州、南昌、福州、开封、济南,西安、安庆、保定。

    源源不断的新科举人涌向京城!

    就连陕西这样的科举小省都录取了500多名举人,江苏、浙江、江西这类科举大省动则1000起步。

    步行,乘车,坐船,骑驴。

    举子们星夜赶路,日夜兼程,只为尽早做官,有许多倒霉鬼在长途跋涉的途中死掉了。

    相当于老天出手先筛选了一遍。

    确保了所有能够抵达永定门的举人,都是比较健康的!

    ……

    城楼楼子里。

    蒋青云望着熙熙攘攘的举子们,很兴奋的对站在身边的黄宗羲说道:“天下汉奸,尽入吾彀中矣。”

    黄宗羲目瞪口呆。

    “首辅,我、我没听清楚。”

    蒋青云抬高了音调。

    “我说,天底下所有的汉奸都进了我口袋。怎么,你不信吗?坐下,咱们来个永定门之辩!!”

    黄宗羲深吸一口气。

    “既是辩论,老夫就不客气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