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零售行业的一些便利店开始出现颓势——邻家关闭北京所有门店,131便利店出现资金断裂,全时生活多家门店停业。正当人们对零售行业实体店的未来感到担忧时,雷帝触网在10月15日报道,腾讯和高瓴两大企业近期为便利蜂投资约为16亿美元,分别持股8%的消息。虽然腾讯、高瓴、便利蜂三方对此消息还没有明确的回复(腾讯回复不予置评),但这个消息一出,又让我们更加坚定了国内零售行业实体店依然有利可图的立场。
据估算国内零售行业是一个市值30万亿的市场,但是从电商出现后,实体店就一直受影响,在客源转移和资本不足的情况下,多个便利店品牌出现了关闭部分门店的情况,这也让准备做零售行业实体店的人,不由的停下脚步,谨慎观望。但是,从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来看,目前依然有超八成的消费是发生在线下。这足以说明,即使电商分流,但零售行业实体店也依然是生机无限。
便利蜂研究院副院长、首席研究员何涛曾说,“相比起用电商的方式做渗透,用数字化思维去重构实体零售,是一个有着巨大增量的机会”。这句话体现在便利蜂的身上就是三点:1、注重品质。2、做品类生态。3、重视体验和效率。
品质无论放在哪个时代都是经商重点。无论是商品品质还是服务品质,顾客都比较看重,而且一旦找到有品质的商家,消费者极易对其产生情感依赖,就算是不顺路和排队,也阻碍不了消费者到店购物的脚步。一些百年老店就能很好的诠释品质这个问题,它不打广告,不加盟抢占市场,门店位置偏僻,也能让消费者心甘情愿为它宣传,到店消费。
便利店内的丰富商品,能极大地提高消费者和门店的交易次数, 便利蜂在意识到这点后,站在用户的立场,使店内的商品结构尽可能的满足消费者的日常需要。要做到这点除了使店内的商品种类齐全,便利蜂还利用算法快速更新店内的商品结构,做到千店千面,每一个店根据周围消费情况安排商品。Cyewang.Com
便利蜂认为,“线上和线下不重要,体验与效率的平衡才重要” 。线上获得客源的成本已经高于线下获得客源的成本,与其继续利用线下商店搭建实体店基础、依托外卖配送满足消费者方便、快捷的愿望,不如在两者之间平衡——将便利店开到消费者的生活圈内,让消费者能最短时间从便利店获取自己想要的商品。因此,即使被打上了“急速扩张”的标签,便利蜂也依然疯狂开店,只要位置合适,不论大小。
便利蜂2016年年底成立,不到两年时间,就获得了16亿美元的投资,这在许多便利店生存艰难的时刻,更加体现了它经营的高明之处。除了便利蜂本身的资本够硬(首期储备资金10亿美元),注重品质、做品类生态、重视体验和效率也是它的生存之道。